高中地理经典学习方法技巧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325617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经典学习方法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经典学习方法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经典学习方法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经典学习方法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地理经典学习方法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经典学习方法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经典学习方法技巧(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学习技巧方法同学们对地理这一门学科并不陌生,但高中地理学习对每位同学都是意义重大且极具挑战性的。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它所研究的空间围可以大到全球,也可以小到一个点;研究的领域涵盖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通过有效的学习,能极帮助我们充实常识、活泼思维、提高素质,是培养高素质现代公民的必修课。不同模块之间容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很大,这给同学们学习地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如果学习方法不能及时转换会造成心理上的茫然和学习上的束手无策。为了帮助同学们有准备地走进地理课堂,这里我以模块为单位主要从学法和心态两个方面慢慢道来,其间多为个人实践所得,希望能够给同学们一些启发,帮助大家及时走出困境,顺利完

2、成学业。在正式学习高中地理容之前,必须对学科及将来的各种考试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一、理解地理学的特点,明确学习思路1地理学科特点地理学科的特点表现为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其突出的工具是地图和图像图表,其突出的规律、原理是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地理变化过程,地理学研究的思想方法中突出品质是批判性和战略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构造,而且说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提醒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空间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色。空间性落实到具体的地区就是区域性。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地理研究的现实意义就更为突出,高考正是通过概括区域特征、比拟区域差异、

3、分析区域开展条件和解决区域问题来考察区域性的。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地理试题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特色的学习方法。2高考会考对地理考察要点地理高考和会考都努力表达地理学科特色,考察核心知识主干知识,强调知识点间的联系和知识构造的质量,考察学生的能力,表达地理课程改革的思想,选材广泛,材料新颖,创设全新情境,表达公平,联系实际,解答现实问题,具有时代气息,关注热点问题,考察人文素养,重视培养人文精神。地理试题所考察的主干知识既有根底性的知识,也包括了根本原理性的知识。根底知

4、识是学生地理素养的表现,也是对书本知识的再现。地理高考坚持以“理为主,重视核心的地理知识,强调理解根本的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强调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根本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原理,考察学生是否具备理解地理事物开展变化过程的能力。能力考核目标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展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拟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在上述四项能力中,尤其获取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值得格外注意。考试力图表达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课程要提供应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根底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

5、学生的生存能力。地理课程要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开展等容。使所学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开展有用。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展评价的。考试也非常关注这些方面。在近年的文综高考中,第36题是地理学科的综合题。非常典型地表达了地理高考的要求。该题一般都有一幅地图,考察区域地图和其他图像图表的阅读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进展空间定位,考察区域根底知识,考察自然特征及其成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考察人文特征及其条件农业、工业、资源开发、人口、城市、交通,

6、考察人地关系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3不同的地理容,学习方法有不同的要求地理学科是跨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学科,其中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学习方法。自然地理局部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人文地理强调宏观整体分析,人文地理局部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展评价与反思。区域地理重点是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区域地理局部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图和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区域的分析方法。地理高考越来越脱离教材本身,要求以教材为根本载体,重在进展地理思维方法、地理根本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学生根本的、宏观的知识构造的建立成为地理知识学习的主要目标;案例式的分析法成为流行的学习方法之一,

7、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已成为学习中要解决的问题。二、建立空间概念是地理学习的关键空间性考察主要包括水平空间、垂直空间构造和立体空间关系。地理学根据空间的差异性,把空间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等不同尺度来研究。空间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地理思维根底,如把握一地或某一地理现象的位置,明确半球、海陆、经纬等等位置。许多同学地理学不好就是没有清晰空间概念。对时空变化不敏感,对具体位置和相互位置关系把握不清。学习中能把许多地理知识记忆得十分清楚,但是不能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图上。没有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就还是没有真正掌握的地理知识。地理空间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空话,要具体落实在学习过程中。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

8、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培养,就可做以下设计:第一步,选取个条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W、120E),让自己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并想像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第二步,在了解、大洋的根底上,让脑海中想像,十条线穿过的、大洋,重要形、气候区等,此时,在脑海中形成的经纬仪就已经成为平面的地球仪;第三步,在学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根底上,进一步丰富十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这时,脑海中的地球仪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了。建立中国的空间概念,能够进展中国空间定位

9、是很重要的。学习中要抓住我国四至点与主要经纬线,明确中国围和位置;抓住界限地理事物,明确相对位置。如山脉界限三大阶梯、主要界限山脉;河流界限例如,黄河、长江沿线等以及其他一些主要界限:岭淮河一线、长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流区与外流区、我国1月平均温0C等温线、年降水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中国人口线、京哈京广线、陇海兰新线铁路沿线等等。中国的空间定位要求落实到两个层面上,一是落实到省级行政区地层面上,而是落实到地形区的层面上。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以中国政区图为根底,不断建构中国空间图。包括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河湖图、中国资源能源图、中国农业图、中国工业图、中国人口城

10、市图、中国交通图、中国分区图等。建立世界的空间概念要求落实到十三个地区的层面上。结合主要的经纬线,深入掌握世界政区图、世界气候图、世界自然带图、世界交通图、世界分区图等。三、运用地理工具是学好地理的桥梁文字和地图、图表、图片等地理学表述的双重形式,构成了地理学的形象特征,地理高考会考突出考察了学生是否具备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和评价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地理试题几乎是每一个题组都有一幅图表,这些图表多数比拟新颖,对学生读图表的能力要求较高。地理技能主要包括地图根本技能;时间计算;等值线判读;地形剖面图绘制;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圆形百分比图的阅读与绘制;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图表分析;原理示意

11、图、景观图分析;分布图阅读与分析;资料阅读与信息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技能等等。等值线图重点是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等值线图的读图要求主要是五个方面:读数据;判断等值线疏密、走向和递变规律;判断弯曲特征及成因;判断极值区特征及其成因;绘制剖面图等绘图技能。图表类型很多,包括经纬网图、等值线图、分布图、原理示意图、模式图、构造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等。统计图表三科综合的切入点之一。统计图表类型多样,高考中常见的有曲线图、折线图、点状坐标图、圆扇形百分比图、柱状图、饼状图、统计表格等等。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特点和功能不同,高考中多在教材中原有图根底上作变式处理统计图的转换或考察新图。统

12、计图表按要素多少可以分为单图单一要素图、叠加图多要素图和组图多幅图组合三种。叠加图和组图要会分解成单图,在阅读单图根底上,分析要素间相互关系和多幅图间的联系。单图的阅读包括:1读出图名,明确图表容;2阅读坐标横坐标、纵坐标;观察坐标设置是否严格、明确单位、读出数据。3抓住特征点与特征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转折点,分析数据特点和变化趋势。4提取已有知识信息,分析图中各要素间相互联系,发现隐含信息。5注意整体和局局部析、宏观与微观分析叠加图和组图的阅读要明确:不同单图的各自优点不同;组图扩大信息含量和读图难度;分解法和叠加法训练是平时训练的重要方法;要经常使用比拟法。四、联系实际,关注现实问题

13、我们通常把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理论既可能是某一个学科某一方面的理论,也可能是多学科多个方面的理论。理论联系重在强调理论的实践意义,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和在实践中对理论的科学开展,这反映了理论和实践的互动作用。它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容:综合使用各种理论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从实际问题中推导出理论和原理。根据理论和原理的要求,对实际问题进展综合性的描述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就中学而言,学生在课堂教学学到的主要是系统的、完整的、能够表达学科主要特点的根本知识、根本理论等等,我们称之为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正向的,既先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并能运用学到的

14、东西解释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论的认识。就综合能力考试而言,理论联系实际更多表达的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综合题往往由实际问题引出,结合现实生活和社会现象中具体问题设问,命题者既可以通过设置新的问题情景,要求考生在理解题目(了解实际)的根底上,考察考生能否做理论上的归纳、分析、解释。也可以给出一个或多个根本理论或原理,要求考生找出适用于该理论的实际问题。命题追求“学以致用,不仅是对学习结果和学习思维过程的检测,也是对学习意义的深化。地理命题一贯以此为重要目标。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在中学地理学习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最低表现为用一般的原理来定性地解释地理现象和说明一些地理问题,高

15、一层次是把多方面的主干知识联系起来说明问题的能力,更高层次是善于将原有的主干知识新获得的地理信息相结合加以分析运用的能力。该项能力在考试中尤其显得重要,也是考核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地理学源于人所生活的环境,反过来又指导人们如何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门科学。应时时刻刻关注周围的生活,注意将生活现象引入到学习中来。如对沙尘暴、火山、地震、台风、洪涝、城市绿化的现实解释,对我国能源、交通、农业、工业开展的具体分析等。例: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答复12题:1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的数量2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以下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A落叶阔叶树林B.常绿针叶树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此题通过城市环境的治理问题,将地理学的根底知识和水体污染问题、可持续开展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希望引起广泛的关注。第1题充分说明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的现实情况。在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