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门户与企业信息集成知识研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325604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门户与企业信息集成知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企业门户与企业信息集成知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企业门户与企业信息集成知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企业门户与企业信息集成知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企业门户与企业信息集成知识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门户与企业信息集成知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门户与企业信息集成知识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集成平台-企业门户的研究火根 小东 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研究所( 310027)摘要本文讨论了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信息集成问题,对分散的应用环境下实现企业信息集成的企业信息门户(EIP)的概念、特点与其功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基于CORBA/ 的三层C/S体系结构实现EIP的信息和应用集成的方案。最后指出,基于信息共享和交流的EIP最适合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关键词信息集成 企业信息门户 CORBA/ C/S结构 互联网1 引言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各种硬软件平台的企业信息系统相继应用于企业产品设计、生产、财务、人事、销售

2、等一系列的环节。MRP、MRPII、ERP、CRM、SCM等系统的应用,使信息加工的层次不断深化,围不断扩大。在经济全球性竞争的今天,如何将这些不同平台、不同应用系统所产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集成,使企业能够提供“随时、随地、随意”的信息利用和服务,已成为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Intranet/Extranet用于组织和利用企业部和外部(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等)信息,提供了一种企业部环境和供应链环境下信息集成和访问的手段,但它并未能将数据从广泛的数据源中自动地调集出来,并以个性化的形式提交给用户134。企业门户(Enterprise Portal,EP)能够通过超越现有分散的应用环境实现企

3、业信息集成这个目标,把原来不同的部部门的分割、不同的企业外的分割,通过系统的集成使其相互关联到一起,形成广泛的,相互关联的企业应用环境234。事实上,企业门户(EP)代表着电子商务的新浪潮,它在企业系统的构架层次上,为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跨越多种分散的、部和外部的信息处理过程的系统链,完全淡化了传统的企业外分界。企业门户还可将电子商务应用的外部事务处理与企业的CRM、ERP与各种应用信息系统集成为一体,使企业无缝地集成各种老的“遗留系统”,并在电子商务应用中全面调动企业资源23。尽管如此,但企业门户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期,是当今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讨论的热点,而且对企业门户的定义、功能、模型、关键

4、技术,以与它在电子商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事实上,企业门户的实践超前于其学术研究,各种EP产品相继推出,最具代表性的是Sybase公司的EP 2.0软件。因此,应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探索我国企业的EP模式,特别是用于Internet环境下信息集成的企业门户的研究,从而指导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自主的EP软件。2 企业门户概念与其特点尽管美国美林(MERRILLLYNCH)公司的一份关于企业信息门户(EIP)的研究报告引爆了企业信息门户市场,推动了EP的研究和开发,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EP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CTR的报告研究了用EP集成Internet/Extrane

5、t/Intranet资源的策略3。 Sybase等一些重要的国际著名软件厂商已正式进入这一领域。企业信息门户研究开始向信息(Information)门户和商业(Commerce)门户两个方向发展,它们统称为企业门户(EP,EnterprisePortals)。EP不仅仅是在原来的文件管理系统或ERP应用和主机系统之上的一层Web界面,最重要的是它集成了整个企业所需的所有数据和应用,为同企业相关的管理者、雇员、供应商、用户、分销商等提供一个唯一的企业信息接入点。一般地,EP是联系企业外的枢纽。作为Internet窗口,它向外界宣传企业品牌,向世界展示企业形象;作为Intranet中心,它是企业部

6、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平台、应用导航中心;作为Extranet关键节点,它连接客户、合作伙伴、生产商、供货商和分销商。EP创建的是一个跨部门和企业外边界的无缝的信息流,集成企业现有的业务应用,组织容和信息,让客户和合作伙伴全面地访问企业信息系统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不难看出,EP首先是要支持广泛的数据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包括ERP系统、主机数据、LotusNotes、数据库、文字处理和表格文件等。通过从后台系统(如ERP等)抽取业务信息、建立索引、并映射到基于Internet和Intranet的容。其次,EP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可扩展的系统用于存储和组织数据。由于后端数据库是动态的、异构的,这

7、意味着自动抽取数据源并递交给桌面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连接,需要一种灵活的、可扩展的信息抽取机制和个性化的界面定制工具。总之,EP应解决企业面临的两个最重要的基本问题:(1) 搜集和组织大量的、未相互连接的数据。这些数据通常是典型的业务数据,分布在企业各处。(2) 这些数据以一种易用的、可定制的、基于浏览器的界面呈现给用户。企业门户与Internet门户(如:YAHOO、SINA等)有很多一样之处,它们都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广泛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别:(1) 定位不同。Internet门户面向普通网民,提供大众信息;而EP是以企业信息交流为主;(2) 协作要求不同

8、。EP需要提供一定的协作功能,一则提供企业部协作,如:文件共享、日程安排等;二则提供B2B的联接,连接合作伙伴、生产商、供货商和分销商;(3) 集成要求不同。EP要求集成企业数据、企业应用,直至关联检索、数据报表和分析(Reporting & Analysis)等;(4) 信息开放程度不同。EP要求提供更高的安全机制,能够根据数据重要性做到外有别、部门有别、职位有别;(5) 通讯要求不同。EP为便于相关人员与时获取企业信息,需要提供全方位的通讯支持,包括BP机、手机短消息(Mobile Phone SMS),WAP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3 EIP的功能模型EIP(Enterprise I

9、nformation Portal)根据企业中每个员工的角色(Role)和个人工作需要来管理数据和应用。信息集成、应用集成和知识集成是EIP从低到高的三个不同层面。因此,一个好的EIP系统应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这不仅反映在信息共享上,还应该反映在对协同工作和知识共享的支持上。EIP的功能模块包括:(1) 个性化管理。提供门户配置功能,包括定义门户的外观、角色、协同机制、安全策略等,以个性化的方式满足使用者的需要;(2) 容管理。主要处理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环境下企业分布式数据或信息资源的发现、过滤、索引,建立信息仓库(Information Reposito

10、ry)并进行发布。用户可通过分类信息导航树定位所需的信息或访问特定的信息频道。对事先已订阅某频道的用户,一旦该频道有新的信息,系统应自动地通知用户。(3) 应用和数据集成的执行机制。用户以一种统一的、随时随地的方式访问他们所需的应用和数据,包括各种数据库和非结构化的文件(WORD、EXCEL、EMAIL等)。用户应该能够执行从简单的桌面工具(Email、日程安排、合同管理等)到复杂的企业业务管理(ERP、CRM、SFA、SCM等)的多种应用程序;(4) 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管理协同活动,例如针对某个项目或工作组进行讨论;进一步,应支持知识共享;(5) 智能搜索引擎。当用户用导

11、航器寻找不到所需的信息时,智能搜索引擎显得尤其重要。基于领域知识的Agent学习技术是设计智能搜索引擎的关键;(6) 安全机制。在一个B2B环境中,为使数据不被非授权者访问或破坏,系统必须有一个安全机制。4 EIP的信息集成EIP要实现对现有信息系统(遗留问题)的集成,从各个异构的信息子系统自动获取有关信息,建立信息仓库,并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共享和优化利用。由于信息的分布性是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信息集成的基本特点,而WEB和CORBA技术是当前解决分布、异构问题的最有效的技术。WEB为分布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资源的表示、发布、传输、定位和访问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基于WEB技术的信息集成和访问是

12、通过“三层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实现的。第一层表示对象在客户端浏览器的具有统一风格的视图;第二层(中间层)是服务器对象;第三层是数据库和“遗留系统”的应用程序。客户不能直接和第三层数据源相互作用。客户端(视图对象)通过中间层服务器对象从多种数据源(SQL数据库、HTML文档、WORD文件和“遗留系统”等)提取数据并进行“封装”,以响应客户请求。中间层服务器对象可以是CGI程序、ASP(NT 环境)或PHP(Unix环境)、ISAPI等。CORBA技术通过对象请求中介(ORB)实现客户对象调用服务器对象上的方法。ORB截听这种调用,并负责寻找可以执行这种请求的对象,传递参数,调用方法,最后向客

13、户返回结果。客户和服务器无需知道对方在网络上的位置和所能提供的服务,这些信息由ORB提供。借助ORB,CORBA客户应用程序能在运行时动态定位提供相应服务的服务器应用程序。因而,利用CORBA不仅能实现信息的集成,而且能实现应用程序的“即插即用”,实现应用程序的快速封装和共享。由于基于ORG的三层体系结构与基于WEB的三层C/S体系结构在结构上的一致性,因此可以综合这两种结构形成基于CORBA/ 的三层C/S体系结构,如图1 所示。XMLDBMS CGIInternetTCP/IP应用CORBAIIOP企业事务处理CORBAIIOPORBCORBA视图对象第一层第二层 (服务器对象)第三层 遗

14、留系统企业对象 图1. 基于CORBA/ 的三层C/S体系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完美地实现EIP息和应用(包括遗留系统)的高效、无缝连接。第一层属于客户,可以使用浏览器、Java应用程序和Applets小程序。第二层是能够为 和CORBA客户服务的中间层服务器;在这一层,CORBA/ 的组合可以支持几乎所有的服务器平台;CORBA对象扮演中间层应用程序服务器的角色,可以用JavaORBlet来构造;也可利用WEB中间件(如:ISAPI)实现与第三层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对话。第三层属于传统的服务器,利用CORBA可以访问这一层上的任何东西,如Lotus Notes、Word文件和电子等。由于CORBA是

15、用接口定义语言(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IDL)来描述对象和操作的,因此从应用集成的角度看,基于CORBA的实现尚未脱离代码而上升到语义的层次,无法实现应用系统在知识层次上的重用;正因如此,从协同和知识管理(KM)的角度看,采用AI中基于多Agent系统(MAS)的有关技术也许可以解决EIP中的这些问题,这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5 结论企业门户能满足用户在互联网时代基本的日常办公、业务处理和电子商务的需要,在全面强大的通讯支持下,提供一个广泛的信息交流平台,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通讯设备访问企业信息资源,并进行相应处理,全面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映速度和竞争实力。企业门户最重要的特性是它与遗留数据、商业事件和打包应用的紧密集成。企业门户将成功的商业过程扩展到了网络上,而不必重新规划或重新设计已存在的程序。企业门户也为这些来自不同资源的信息提供了一个无缝的、个性化的窗口。信息集成、应用集成和知识集成是EP从低到高的三个不同层面。本文提出了用基于CORBA/ 的三层C/S体系结构实现EIP的信息和应用集成的方法,但从协同和知识管理(KM)的角度看,这种方法无法实现应用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