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语言教学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325149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语言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之语言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之语言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之语言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之语言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语言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语言教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之语言教学案一、知识储备1.炼字的相关知识A.实词动词:其作用是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形容词:其作用是描摹景物更细致,刻画人物更形象。叠词: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加强感情的表达效果,可以模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拟声词: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颜色词:可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数量词: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B.虚词(副词、连词)疏通文气,开和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炼句的相关知识一般考察关键句,解读时应考虑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注意诗句中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

2、修饰语的应用,另外还要注意相关修辞手法。诗眼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句。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诗词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一种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句子,是该诗的主旨所在。如何分析诗眼或关键词?要有多要素意识:最生动,最具活力;最能营造意境;最易统摄全篇;最能表现作者情感。要有多层级意识:要有多角度意识:内容角度、艺术角度。内容角度:主要从句子意思,描写情境,上下文意,诗作标题与作者情感等艺术角度: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结构方法等4.语言风格方法指南炼字型答题步骤简明解释这个字在具体诗句中的含

3、义。B.把该字还原到诗句中,展开想象和联想描述这个字(与整个诗句)所展现的景象。C.简明指出这个字营造了怎么样的情景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诗眼型答题步骤点明哪一句(词)在全诗中是关键(如果点出,此步不必考虑)。B.简明分析句(词)在全诗结构上或在突出诗歌主题或表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C.抒发或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语言风格型答题步骤A.准备简明指出语言特色。(参见第一轮复习书备考资源)B.结合全诗,用诗歌中相关语句(或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具体分析这种特色。C.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三、典例精析例1:眼儿媚南宋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

4、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1)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答:_答案:“锁”字在诗中是“笼罩”(包围、环绕、围绕)的意思,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阴云四布、雾压朱楼的情景,表现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例2:壬戌清明作清屈大均1)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答:_答案:含蓄委婉(或:深沉蕴藉)。颔联: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来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含蓄地表达了深沉悲怆的情怀。尾联:“龙蛇四海归无所”,比喻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年年寒食节

5、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情,反清无望的幽愤之情表达得深沉蕴藉。四、实战演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巴陵夜别王八员外贾至(1)本诗是一首别致的送别诗。王八员外被贬长沙,而送行之人又是因事被贬巴陵的贾至。一句“离恨空随江水长”道尽了个中情韵,请赏析“空”字的妙处。答: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1)简要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答: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过融上人兰若綦毋潜【注】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

6、“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1)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答:_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注】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时。榆关,即今山海关。(1)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答:_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夜归周密【注】筇:此代指竹杖。(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_6.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

7、成后面题目。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菩萨蛮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1)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风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_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青玉案北宋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注】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1)“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妙处。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