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训师培训计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324707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训师培训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训师培训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训师培训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训师培训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训师培训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训师培训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训师培训计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内训师培养计划 为了更好的加强企业内训师的培养,将精益讲师的培训与企业内训师相结合,使其两者成为更好的互补,为了达到预期效果现就第一批企业内训师按精益模式培养制订如下计划: 一、扩充现有精益课程内容,除原精益课程中的精益概论、tpm、5s外,增加新入职员工的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员工行为规范、6s等课程内容; 二、扩大现有精益初级讲师的范围,逐步的将企业内训师按照精益的标准进行评定,使得精益讲师的评级制度与内部讲师的评级制度相融合; 三、企业内部讲师的成长三部曲 聆听课程 小组复讲练习 公开课实战(讲师团研修) 1、聆听课程:认真聆听老师(其他老师)有关技术、管理、心智课程,讲师专业课程

2、包含讲师心态、礼仪、讲课技术、成长路径等,及时将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请教老师或其他技术专家。人力资源部掌握候选人员参加听课的情况,对不能参加者,确认其原因并提交不参加教育说明书。 2、小组复讲练习:根据老师课件认真备课,小组内反复复讲,听取回馈,及时改善,不断成长。 3、公开课实战:小组过关后在公开范围内讲课,公开课实战既是复讲练习的延伸,同时也完成转训工作。 4、企业内训师每次讲课情况须填写内部讲师授课记录单,可 汇入精益人才培养档案,作为人才评定和讲师晋级的基础材料。 5、讲师团可定期研修,彼此听课,互相借鉴、建议,不断提升。 四、企业内训师的激励机制 1、为了激励企业内训师更好的发挥作

3、用,人力资源部制定了企业内训师津贴管理制度,为进入第一批转化培养模式的企业内训师,仍按原管理规定进行激励;进入第一批企业内训师精益模式培养的讲师将按精益讲师评定程序进行评定,并按评级后的标准进行激励; 2、逐步在企业内训师中推广精益讲师的评定方法,建立健全培训师体系,依据其贡献对其在职务晋升、工资方面作为参考系数; 3、依据讲课的内容、场次、授课技巧等方面的评定,将精益讲师评定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授课津贴都不同; 4、集团人力资源部定期根据内部讲师的培训需求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以满足其快速成长的需要; 五、企业内部讲师的管理机制 1、企业内部讲师必须严格按照成长三部曲完成讲师

4、从年轻走向成熟的过程; 2、讲师升级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批,正式晋级后也需一定课程的支撑,如晋级当年内未完成规定的学时、授课质量下降,将会被降级,需重新进行成长训练; 3、精益讲师为各部门进行的培训列入企业二、三级培训管理中,不再重复管理、重复上报数据,均有兼职培训员按要求定期进行汇总上报; 4、为现有的初级精益讲师和第一批按精益标准评选的企业内训师建立档案; 5、将现有的初级精益讲师和部分企业内训师进行分组,每组每月都要举行各类讲授活动,由人力资源部进行监督管理。篇二:内训师蜕变计划 内训师蜕变计划 前言: 许多企业具有相当超前的培训意识,企业内部培训计划也随着公司发展而逐步建立。大量培训

5、实践证明,即使是最合适的外部培训师也不可能深入地了解公司的文化、制度和存在的问题,这必然使培训效果产生折扣,而要使培训工作更加立足于企业实际,满足企业特定的需求,建立自己的培训师队伍是必要条件之一,是培训工作的根本。 培训对象:客户经理(xx人) 培训课时:5天 培训规划: 此培训分成两部分,一为4天的理论与课堂现场演练,一为1天的成果展现与评测。将全方位、多角度、由内而外的提升内训师的综合授课能力。 1、 理论方面,针对内训师必须掌握的授课技巧和课程开发两方面进行深入的讲述, 充分把握各类培训方式的独特角度,讲解实用性强,技巧易于应用,调动学员的 培训激情和专注力,感悟及参与,令其记忆深刻,深受裨益,轻松成长; 2、 现场的演练将穿插在课堂中间,采用反省、体验、感悟式现场点评,通过授课、 演练、研讨、活动等综合手法,让学员进行系统学习、现场掌握修炼方法,即时 产生行为改善,获得职业生涯自我提升和发展; 3、 成果展现与评测是作为学员培训结束后的个人学习总结与培训效果的展现,并通 过老师的专业点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现学以致用的培训效果。 培训实施: 第一部分:课堂培训内容(4天) 基本篇(第1、2天) (一)导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