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32315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市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宋四家”之一黄庭坚,诗书俱佳,与苏轼并称“苏黄”。黄庭坚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多重意义:对其形式语言的模仿借鉴,是书

2、法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其书理的发现运用,是书法学习的中级阶段:对其天人合一精神的领悟贯通,是书法学习的高级阶段。这三个阶段,姑且称之为由“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再到“本我之境”。这里的“无我之境”是指深入学习对象,意识不到“我”的存在。学习任何一门艺术或任何一种风格,对其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为深入了解和学习书法对象,习书者需要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需要澄心静虑,下大力气研究书法传统,深耕艺术经典,做到李可染先生所言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认真体悟经典艺术特点。在这个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因为只有达到信仰的程度才会深入其中。专一不二是为“无我之境”。进一步

3、的学习则是了解与掌握书法经典的方法和原则,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即达到“有我之境”。这是对方法论的学习和掌握,大致属于“遗貌取神”,“神”就是艺术本体的方法和原理。例如,黄庭坚书理,体现在章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黄庭坚草书的章法是“大九宫”原理,是穿插争让的“嵌合”之法。推而广之,凡是一流书法作品在形式上都符合“大九宫”原理和“嵌合”之法。黄庭坚的书法结字上灵活多变,他把每个字内部的矛盾关系欹正、疏密、宾主、参差、虚实、向背、繁简等,夸张出来,又能处理妥当,创造了独特的结字法。黄庭坚的笔法也充满律动和涩势,中锋行笔,笔画圆劲而有弹性,如千里阵云,力透纸背,对后世影响很大。上述对黄庭坚书

4、风的研究与熟练运用,属于“有我之境”。因为这个阶段不再是生吞活剥地搬用形式,而是开始回味审视所学对象,并运用其原理形成新的形式。不过,这个阶段还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自我的独创性还未形成。“本我之境”是出乎对象之外,发现与形成独特的艺术“自我”,即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面貌。通过艺术历程中漫长的“无我”“有我”阶段,有作为的艺术家一定会形成独特的“自我”,即“本我”。“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是黄庭坚关于书法原创性的宣言,显示出他卓尔不群的铮铮风骨。黄庭坚最终从自然中获得书法创造的原动力。他在山谷题跋中写道:“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漏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5、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黄庭坚找到了书法艺术与自然规律相通之关键“同是一笔法”,也就是从自然界发现书法创造的原动力。实质上,艺术家只有回到自然,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才会获得艺术创造的本源,从而通过“天人合一”的体验,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节选自刘宗超书法研习三境界,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黄庭坚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这三阶段分别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和本我之境。B. 无我之境指对艺术对象的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这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C. 有我之境指对艺术本体的方法原理的学习和掌握,这阶段运用原理形成新形式。D. 本我之境

6、指出乎对象之外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有作为艺术家表现出自我。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谈到黄庭坚及其书法学习的三阶段,对下文的深入论述起总领作用。B. 文章第二段引用李可染先生等言论,论述了书法学习基础阶段如何进行模仿。C. 文章以黄庭坚书理为例,从章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解析了有我之境的含义。D. 文章指出黄庭坚的书法因为达到了本我之境,所以能从自然之中获得原动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从模仿借鉴、书理运用到领悟天人合一精神,这过程仅仅适用于书法艺术。B. 只要深入书法学习对象,达到信仰的程度,就能自然达到书法的本我之境。C. 如果学

7、习黄庭坚书法时理解并熟练运用其书理,就能达到书法的有我之境。D. 艺术家回到自然就能获得艺术创造本源,从而通过体验创造新的艺术风格。【答案】1. A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A项, “黄庭坚学习书法”张冠李戴,据原文“黄庭坚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多重意义:对其形式语言的模仿借鉴,是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其书理的发现运用,是书法学习的中级阶段:对其天人合一精神的领悟贯通,是书法学习的高级阶段。这三个阶段,姑且称之为由无我之境 到有我之境,再

8、到本我之境 ”,应该是“学习黄庭坚书法”。故答案为A。【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D项, “因为,所以”因果倒置,“从自然之中获得原动力”是“达到本我之境”的原因。故答案为D。【3题详解】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观点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错在“仅仅适

9、用于书法艺术”,据文意应该是适用于任何艺术;B项错在“就能自然达到书法的本我之境”,达本我之境还须经过“有我”磨练、追求“自成一家”等过程;D项错在“回到自然就能获得艺术创造本源”,忽略“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条件。故答案为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

10、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8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以下主要障碍:一是全球货币政策酝酿变局,金融市场波动性与溢出效应上升:二是人民币金融产品不够丰富,市场体系有待健全;三是合规审查背景下人民币跨境流动通畅度有待提高:四是CIPS业务不及预期,基础设施建

11、设相对滞后。展望2018年,报告指出,尽管贸易摩擦升温,关联储继续加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新旧动能转换加速,货币政策灵活有效,减税降费、放管服改善企业营商环境,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平稳,金融风险有效缓解,资本项目及金融市场加速开放。这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德国、法国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国际化投下信任票。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中国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A股纳入MSCI、CIPS二期正式运行,这些积极迹象的不断出现,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回归2.0快车道。(摘编自人民网2018年

12、7月15日人民币国际化正回归20快车道)材料二:近日,建设银行正式对外发布“一带一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人民币作为新兴国际货币的地位逐步稳定,境内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扩大人民币使用、深化人民币交易能力的兴趣继续提高:2018年人民币参与度预计将进一步提高,63%的境内企业、4716的境外企业和57%的金融机构计划增加人民币跨境结算活动,40%的境外企业和54%的金融机构计划增加人民币存款。报告指出,在离岸市场上,建设银行积极推进人民币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在主要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做市报价能力,人民币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1

13、7年末,建设银行英国、瑞士、智利人民币清算行运营稳定,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其中英国人民币清算行清算量累计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人民币清算。展望未来,建设银行将继续积极把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新趋势和新机遇,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大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摘编自2018年5月28日金融时报)材料三: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新的思路。短期应该以稳定汇率为主。“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持续贬值,引起大量资本外流,这延缓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此,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应暂缓推进。同时,中行要加强短期热钱的进出管制,防止短时间内国

14、际投机资本的大进大出,引起境内居民恐慌性挤兑外币,给人民币汇率下跌造成更大的压力。中期需有序推进金融改革。目前世界上主要国际货币均是开放资本兑换项目与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中国在经济形势逐步企稳后,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具体路径应该是:先推进汇率完全浮动,后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长期要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决定一国货币国际地位的根本在于该国经济、金融的硬实力。因此,保持中国经济、金融稳步发展,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深度调整期,在这个阶段,国内各项经济、金融改革必须以合理的经济增长为核心,遵循一定的

15、次序,不可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急功近利。(摘编自2018年7月31日新一代经济学人)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根据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报告可知,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客观上存在一些障碍,展望未来不难感知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令人担忧。B. 建设银行发布的报告指出,2017年人民币在离岸市场上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建行将要加强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C. 由于“811汇改”后人民币持续贬值、大量资本外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延缓,因此我国当务之急是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人民币汇率。D. 人民币国际化中期目标是有序推进金融改革,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

16、可先推进汇率浮动后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因为举措得当,2018年我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B. 德、法与越来越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信任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交易等迹象的出现,标志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回归20快车道。C. 建设银行英国、瑞士、智利人民币清算行运营稳定,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说明在离岸市场上,建行人民币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D. 人民币国际化的近期追求是深入夯实经济基础,因为保持中国经济、金融硬实力,决定人民币国际地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与基础。6.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2018年国际货币论坛与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