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设计研究结题报告书模板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323084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设计研究结题报告书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础教育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设计研究结题报告书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基础教育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设计研究结题报告书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基础教育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设计研究结题报告书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基础教育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设计研究结题报告书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设计研究结题报告书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教学设计研究课题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设计研究结题报告书模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过程中年度工作清单1、准备阶段2010.102010.12。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撰写立项申请书,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2、理论研究阶段2011.12011.6。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制定课题报告并召开开题会,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程序,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认识、教科研水平。3、2011年3月24日,召开专项研究启动及开题报告会。使课题组成员熟悉本课题,对本课题中不够科学准确的地方教学修正。4、设计学生调查问卷。为了使课题研究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使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0XX9月课题组成员分别在陈袁滩中学初一年级和青铜峡

2、市一中高一年级进行了问卷调查,针对问卷反映的问题,课题组主要成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确定了课题实施的主要方向。5、实践完善阶段2011.72012.12。在对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1建立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2形成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有效教学模式。3并付诸于教学实践,完成各子课题的实践、研究与反思,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研究过程,达到研究目的,取得研究成果。6、形成成果阶段2013.12013.7。通过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研究成果,并推广使用。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申请工作。主要完成一下工作 :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研

3、究报告;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做好结题工作;申请课题鉴定,召开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组织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推广研究成果。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书结题报告摘要300字以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使教师在验证正确理论的同时,加深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理论认识,形成自己内化的理论素养。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行动研究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研究工作: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撰写立项申请书,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在对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在

4、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探索:1建立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2形成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有效教学模式。3并付诸于教学实践,完成各子课题的实践、研究与反思,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研究过程,达到研究目的,取得研究成果。通过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研究成果,并推广使用。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申请工作。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XX 主编 梅桃源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XX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XX 主编 梅桃源有效教学指导20XX 主编 闫贞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2008 主编 石光泉结 题 报 告 正 文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立项课题课题结题报一、 本课题问题的提

5、出及成因分析一课题问题的提出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学是根本,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学习能力是打开地理课程之门的钥匙,是学生的智力、能力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是地理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又成为教师提高教学效益、形成特色教学的途径。课堂教学中地理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学生丰富地理知识,提高地理技能的过程。发展是学生的权利,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如何

6、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倍受教师关注。因此培养我市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探索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形成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必须关注的课题。在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同时,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现实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从教师构成看,初中地理教学中,非专业教师站主流,专职地理教师比例不高,专业知识欠缺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我市教师专业素质的差异表现明显,制约了我市高中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些教师由于某种原因工作压力大,表现出了职业怠倦、封闭、固守、满足现状,观察他人优势的敏感度下降,在教学行为上出现了明显的教学惯性,创新发展不够,对自己现有

7、的教学水平没有明显突破。部分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对地理学科教学思想的认识浮浅,对学生读图、析图、填图、绘图的能力,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没有目前清晰的路径。教师每天忙于应付日常工作,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的反思、梳理不够,即使在日常教学中有好的想法、做法,也成为过去的就过去了,缺乏总结与提炼。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只见教材,不见课标的现象,有的教师至今没有认真系统的研读课标。由于脱离课标,使教学活动陷于盲目。课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理解不到位,加之每位教师对课标不同的理解,对课标中具体知识点、能力要求的细化处理不同,在教学中的准确把握却难以做到。从学生层面看,

8、认为地理学科是副课,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自觉提高地理学科学习能力的意识淡漠,造成地理学习能力欠缺等问题。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强,教育教学质量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发展受到制约。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研究预计有哪些突破一研究现状述评: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基础教育教学中有一定的研究,多针对以专业地理教师教学的研究。目前在我国西部农村中学中,专业地理教师比例偏低,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无论从理论认识层面还是教学实践层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进行探索与研究。二、本课题研究创新之处通过次课题的研究,探索以非专业教师为主的农村

9、中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形成地理学科素养探索一条可行之路。本课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通过本课题的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提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利用和分析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中高考要求的能力,对发展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三、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使教师在验证正确理论的同时,加深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理论认识,形成自己内化的理论素养。使教师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调整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10、,提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利用和分析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中高考要求的能力,对发展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四、本课题研究的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1、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科研能力: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步骤、研究方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2、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通过多种渠道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为今后的地理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基本掌握学习地理的能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通过研究增强教师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意识,在课堂教学

11、中关注学生地理阅读能力、地理认知能力、地理分析能力、地理应用能力、地理创新能力、读图用图能力、地理概括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信息整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了解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形成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有效教学模式,初步完成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评价意见,为我市今后地理教学工作提供借鉴,为上一级地理教学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4、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先教后学、先学后教、温故知新的有效途径,尝试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力求实现高效教学。5、反思、整理、总结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形成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内推广使用。五

12、、思路和方法基本的研究思路是:本课题着重研究探索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形成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有效教学模式,初步完成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评价意见,提高中学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和教师专业的发展研究方法: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行动研究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评估研究任务完成情况,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最后根据研究整理出本课题的结论。在研究各阶段辅以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访问、测查、座谈会等形式;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六、本课题研究的

13、过程和实施步骤研究工作计划三年完成,从20XX10月开始到20XX10月结束,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1、准备阶段2010.102010.12。组建课题研究小组,撰写立项申请书,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2、理论研究阶段2011.12011.6。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制定课题报告并召开开题会,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程序,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认识、教科研水平。3、实践完善阶段2011.72012.12。在对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建立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形成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有效教学模式,

14、初步完成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评价意见,并付诸于教学实践,完成各子课题的实践、研究与反思,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研究过程,达到研究目的,取得研究成果。4、形成成果阶段2013.12013.7。通过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研究成果,并推广使用。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申请工作。主要完成一下工作 :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研究报告;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做好结题工作;申请课题鉴定,召开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组织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推广研究成果。 七、我们的研究工作专项研究,青铜峡市专项研究小组认真实施,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专项研究启动及开题报告会。2011年3月

15、24日,我们在青铜峡市五中,召开了课题研究的启动会和开题报告会。参加会议的有课题负责人、青铜峡市五中课题组成员、政史地学科教师,会上课题组负责人向各位教师做了开题报告,宣讲了本课题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研究预计有哪些突破、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课题研究的对象、课题研究的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思路和方法、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通报了每位成员在研究工作中的角色和任务,明确了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其他的课题组成员我们采用电子邮箱、QQ等方式,将课题申请书发到每位教师,请他们明确自己的研究任务,对课题有更加充分的了解,为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奠定基础。2、理论学习提高认识。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在20XX56月,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学习了大量关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文献、文章,使课题组成员对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理论认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课题组主要成员结合课题研究工作撰写了培养中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方面的学习体会文章。由于工作需要,我们把学习体会上传到青铜峡市教研网地理教学博客中,供课题组成员学习交流,实现现实研究与网络平台的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