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32230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年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可编辑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最近笔者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在桃江县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得到几点启示: 农业发展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一、 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使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现实情况表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否则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就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转化。现阶段农业先进县并不是缺少技术、缺少科技成果而是有技术缺乏推广途径和手段技术干部大都停留在上面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只有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才能把科技成果送到千

2、家万户和各个生产环节使科技成果的研制者、传播者、接受者能够融为一体。二、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提高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从桃江农业发展实践看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中所起作用表现得越来越大。去年全县通过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杂交水稻、 “双底 ”油菜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推广免耕农作制度推广畜禽、 鱼配套饲养技术等科技措施增加经济效益约万元。据个科技推广较好的村调查每工日的纯收入由过去的元提高 到现在的元务农的纯收入能高于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稳定农户科学种田、科学经营的积极性。三、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逐步完善在户为基础”的条件下发

3、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改革传统农业提供示范。如何在家庭联产承包形式不变的条件下把科技网络向村、组、 户延伸这是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提出的要求。倘若我们以科技服务为桥梁把以 户为基础”的生产单位同社会化生产联系起来大面积推广科研试验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既可以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又可以为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农业科技服务在粮食高产区处于滞后状态一、虽有体系但机构配置本末倒置。主要是 两个不顺”:一是体制设置没有理顺。县一级成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目前无法协调四站 (粮油站、经作站、土肥站、植保站)、一所(农科所)、一校(农校)之间的关 系。教育、科研、推广、生产体系

4、之间各网一面缺乏配套性协作。二是人员配置没有理顺。全县县乡两级共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人其中县一级农技人员占乡镇一级占。村没有配备农技员技术推广工作则由村级班子负责传递。这种倒宝塔型人员配置结构既与农技推广相脱节又与网络延 伸相抵触。这两个不顺”使科技传递出现 断层”网络分布出现 断面”专 业指导出现 断线”等服务滞后现象。二、虽然运转但措施配套脱节错位。一是少数地方搞农技推广各自为阵单项技术之间缺乏有机结 合。有的科研人员热衷于室内研究不愿从事大田试验。科研成果被闲置的情况也很突出。二是技术与投入脱节。近几年农技部门经费不足的困难比较突出有的正常农技活动 也被压缩。三、虽有服务但层次很低囿于表面

5、。一是服务项目缺乏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系列化服务二 是服务质最缺乏高效、低耗、优质的规范化服务三是服务方式缺乏技 农贸一体化的多样化服务四是服务体系缺乏技术、资金、物资三配套的标准化服务。这种低层次的服务往往形成星与点之间的辐射盲区放弃了内 围死角少数农技推广单位甚至把主要力量放在不是搞技术推广而是 搞经营上即使搞了些科技推广项目也是高价收费超出了农民的承受 能力给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消极作用。建设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实途径一、针对多成份、多 门类的农业经济格局调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把科技服务的主攻点放在村一级。根据桃江县实际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应当建成头轻(县一 级)、腰硬

6、(乡一级)、腿粗(村一级)、脚大(科技示范户)的宝塔 型结构。这是近期内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笔者的思路是:第一调整县级重点是 减肥”。理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站、所、校之间的关系使挂帅的有 实权充分发挥其指挥协同职能对功能相同职能相近的重叠机构可以 作适当调整和合并把富余的科技人员下派到乡镇去采取三不变”轮换制的办法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搞示范、 搞承包对出类拔萃的农技人 员可直接分配到乡镇担任农技推广的领导工作。第二充实乡一级重点是补齐。乡镇农技服务要采取 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技术人员的配备原 则上要保持在以上在科技力量调配上要注意向边远地区倾斜农技服 务内容可由生产过程中的服务逐步向产前、产后全过

7、程方面发展。不能一步到位的可分阶段按规划实施。经济实力不足的宜走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不宜向农民摊派 抽薪。第三强化村一级重点是完善。组织上要健全村农技综合服务队配齐农技员也可根据本村特 点配置畜技员、鱼技员等。为减轻群众负担有技术的村干部可以交叉任职。在技术指导上以面对面、手把手的辅导为主也可用示范户的办法一户带十户十户带全村。二、针对多层次、多内容的农业技术工作机构分解职能从实处起步把服务的立足点放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上。县一级农业职能机构有数十个若加上乡(镇)一级机构更多 如何搞好各部门分工很值得研究。有计划地分解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防止无效劳动很有必要。笔者设想科研机构的主战场就在引进科研成

8、果、试验科研成 果、比较科研成果等方面做文章研究课题可分解到人完成时间也可一 并落实。农技工作部门则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上。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抓住能启动全县农业生产大踏步发展的 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重点突破、 推广也可选择投 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并与现有重大科技成果相结合的项目 进行推广促进科技推广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三、针对低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结构改进农业科技指导方法把科技培训的着力点放在田间示范传递上。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农业劳动力普遍存在低文化、低素质的 问题难以适应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要 求。如何提高科技在农村的接受程度现阶

9、段除了加强农村劳力的培训、 教育外比较现实的途径是要把科技培训着力点放在田间示范传递上。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队伍使之遍及全县所有村组。二是农技人员要与农民实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用田头讲座、田头诊断、田头示范等形式把技术直接送到千家万户。县农业技术学校应把培训重点优先放在村农技员和 “两户 ” 队伍上并逐年轮换以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四、针对多机制、多功能的农村经济服务实体把经营的出发点放在无偿或低偿服务上。农村经济服务组织应端正指导思想处理好服务与经营的关系立足 “围绕服务搞经营、办好实体促服务”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对常规、普及技术实行无偿服务开方配药、适用技术实行低偿服务高难技术实行有偿服务。同时乡(镇)一级要合理配置好服务与经济的力量在自食有余的情况下力争使多数民办技术人员从事农技服务、推广工作。湖南桃江县委政策研究室 :六的云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超过次数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