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要求规范.11.19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32078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要求规范.11.19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要求规范.11.19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要求规范.11.19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要求规范.11.19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要求规范.11.19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要求规范.11.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要求规范.11.19(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中华人民某某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X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the engineering of nature reserve建标XXX-20122012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X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the engineering of nature reserve建标XXX-2012限国内印发主编部门:国家林业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某某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2年XX月XX日XXXX2012 前 言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X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6126号的要求,规X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

2、结林业行业标准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XLY/T5126-40施行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根底上,制定本规X。本规X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自然保护区工程的总平面设计、保护管理工程设计、科研监测工程设计、公众教育工程设计、根底设施工程设计、配套工程设计和生态旅游工程设计。本规X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国家林业局负责日常管理,由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某某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建设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至国家林业局开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地址: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邮政编码:1007

3、1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X主编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某某本规X参编单位:某某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本规X参加单位:某某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本规X主要起草人员:王志臣 赵克金 X增力 王新凯李 忠 曾德梁 安丽丹侯 盟陈蓉伯 滕晓华本规X主要审查人员: 国家林业局2012年X月目 次1 总 如此12 总平面设计23 保护管理工程设计64 科研监测工程设计215 公众教育工程设计256 根底设施工程设计277 配套工程设计318 生态旅游工程设计39本建设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46附件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X条文说明47 / 1 总 如此1.0.1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应为控制工程投资,满足

4、土地征占用要求,满足施工图设计实施方案编制、主要设备定货、招标与施工准备要求,满足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三同时要求创造条件,促进工程管理正规化、制度化、规X化,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1.0.2 本规X适用于国家级和地方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的工程设计。1.0.3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必须遵守中华人民某某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某某国森林法、中华人民某某国农业法、中华人民某某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某某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某某国草原法、中华人民某某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某某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某某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某某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某某国野生植物保

5、护条例、森林防火条例、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方法、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方法、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方法、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1.0.4 对已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世界遗产名录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自然保护区的工程设计,除符合本规X外,还应符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协定规定的技术要求。1.0.5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除符合本规X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1.0.6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应按照批复的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各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和对自然保护区与周边地区的自然、社会条件、工程项目建设条件、自然保护区内原有规程设施状况等综合调

6、查的根底上,按照因地制宜、讲某某效的根本原如此,组织勘察、设计工作。应通过比拟、论证,选定安全、经济的合理方案,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主要保护对象,编制自然保护区工程总平面设计和各类工程项目设计。1.0.7 自然保护区类型执行GB/T 14529,自然保护区的规模执行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标准,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按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批复或批准建立文件执行。1.0.8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必须同自然景观和谐一致,有利于生态系统、物种和自然遗迹的保护,表现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和保护对象的栖息环境,不得设计不协调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装饰性设施。2 总平面设计2.1 一般规定2.1.1 按

7、照自然保护区区界、功能区划分、各类建设项目内容、外部衔接道路和内部交通、防火路网等,经过实地勘察、论证、比拟后,选择优势方案编制自然保护区工程总平面设计图。2.1.2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只能布设必需的科研监测、观察与保护性工程设施,并须有严格的控制条件和管理措施。对防火瞭望塔台、野生动物观测点等工程,在条件许可下应布设在核心区外。缓冲区可以布设科研观察、必要的保护性工程。实验区除布设保护性工程外,应适度集中布设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社区可持续开展的工程项目。2.1.3 自然保护区的区界和功能区划必须以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或批准的总体规划中自然保护区面积X围与功能分区为准。实验区内的进一步区

8、划,总体规划中已经区划者,从其区划;总体规划未作更细区划时,在总平面设计方案设计中,应在不破坏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和自然环境,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进展区划。2.2 总平面设计方案 自然保护区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应在大于或等于1:5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进展。底图上包括自然保护区边界、自然保护区内部功能区划与与外部的衔接条件、区内原有的工程设施、居民点、社区可持续开展工程项目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局、管理站、管护点、苗圃、码头、瞭望塔台、野生动物救护站、检查站、哨卡等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已经选址者,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

9、布设;未经选址者,应按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在图上选址含比拟方案。并作为交通运输路网的控制点。实验区内有居民点、社区可持续开展工程项目时,应在满足社区群众生活和生产的条件下,在现有路网的根底上,适当布设控制点。实验区内设有生态旅游项目时,应根据批复的生态旅游规划,确定根据景区、景点的布局,综合考虑其停车场、旅游服务点等的选址,作为布设路网的控制点。管理局局址设在保护区区内时,以管理局址为自然保护区内交通运输路网的主要控制点;管理局局址在保护区外时,主要控制点为自然保护区的入口处。2.2.2 交通运输路网、防火路网、防火隔离带网应统筹布设。1 在总平面设计方案中,为连接各控制点的交通运输路网、防火

10、路网、防火隔离带网应统筹布设,点、线、面结合,相互协调。为增加防火通道,可在某些路段间布设联络线。对原有道路应充分利用。2 防火路网、防火隔离带网的密度,应按批准的总体规划的要求,或按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地形、植被、火险等级等条件确定。3 保护区路网应与外部公共交通相衔接。4 保护管理站通往管护点以与管理站、点通往瞭望塔台的路段布设摩托车道。接近缓冲区、有人为活动的实验区内应布设巡护步道;设在保护管理站点之外的野外监测、观察点必要时可布设巡护步道,并与保护管理站点相衔接。5 路网中除巡护便道和巡护步道外,为通行汽车的道路。其等级按本规X7.1.3的规定确定,并选用相应的技术指标。6 在不影响主要

11、保护对象生境的前提下,防火隔离带可利用河流、山脊、道路布设。7 道路的路线布设,宜采用包线设计,防止高填深挖,并注意路段系统排水的要求。8 通往瞭望塔台的摩托车道,假设在塔台端布线困难时,可改设人行坡道台阶衔接。9 自然保护区内有公共交通公路穿行时,应视其穿行的具体情况加以限制或利用。假设其穿行于缓冲区时,可在两端设置检查站和宣传栏板,告示穿行的管理要求,并在公路两侧设置防火隔离带;假设其穿行于实验区时,保护区的路网可与其衔接。10 假设自然保护区采用分期建设,路网布设应考虑与后期工程的协调衔接。2.3 现场勘察与总平面设计图2.3.1 按照总平面设计方案,组织现场勘察工作。并按各专业的勘察技

12、术要求进展。2.3.2 根据实地勘察,通过方案比拟和论证,采用安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形成自然保护区总平面设计图。2.3.3 各工程项目的勘察工作,根据工程规模与难易程度,可按各设计阶段的勘察要求,分阶段进展勘察。也可采用一次外业,分阶段设计。3 保护管理工程设计3.1 确界立标3.1.1 自然保护区应设立明显的界桩、界碑、区碑和标牌,以示区界、指示方向、形象标识、阐述规章制度、提示警告和表达信息等。3.1.2 自然保护区区界与核心区界、缓冲区与实验区之间的区界上必须树立界桩,自然地形明显、人为活动较少的地段隔5001000m设置一个,自然地形不明显、人为活动较多地段隔200300m设置

13、一个,转向点处必须设置。自然保护区区界与进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道路相交处必须树立界碑。自然保护区主要管理机构驻地或主要景区,可树立建立区碑。自然保护区的出入口处、保护区内居民点和人为活动频繁处必须树立标牌,亦可根据管理需要,在相应地点树立标牌。3.1.3 界桩为长方形柱体,柱体平面长0.24m、宽0.12m,露出地面0.5m,埋入地下深度根据具体情况确定。3.1.4 界碑规格为250cm150cm20cm,埋入地下不小于0.5m。 区碑可自行设计,规格和风格须表现和标识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3.1.6 标牌牌面规格为0.68m1m、1.36m2m、2.4m3.5m不同规格,支柱直径不小于1

14、0cm,支柱长不小于320cm,埋入地下不小于100cm。3.1.7 界桩顶部应标注自然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全称与标桩序号。界碑的单面或双面应注明自然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全称。区碑上应注明自然保护区名称、批准机关与时间。标牌上的文字,主要是昭示规定、规如此,宣传规章制度,提示人们须知事项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碑、桩、牌上的文字应用中英文书写,如果保护区位于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地区,且该少数民族群众普遍使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还应加注少数民族文字,中文书写宜采用等线体,英文书写宜采用印刷体。3.1.8 制作界碑、界桩、区碑、标牌可用石材、钢筋混凝土、金属或经防腐处理的木材等巩固材料。碑、桩、牌

15、是设计和设置应与自然环境协调,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和自然遗迹。3.2 管护点3.2.1 各管护点按其管理X围,在靠近缓冲区的实验区内、居民点或人为活动频繁地区选址。管护点的设置应根据保护资源、监测、瞭望等管理任务、自然地理条件和人为活动特别是居民点的分布状况确定。3.2.2 管护点采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60m280m2。应采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外观形式。设保护管理值班室、休息室;配备交通工具和无线通信工具。3.2.3 管护点的设置应与相关的气象、水文、科研监测设施统筹安排。管护点与相关的监测设施合建含野外监测人员办公、休息时,可适当增加其建筑面积。3.3 检查站哨卡3.3.1 检查站哨卡应设在人和车辆经常进出自然保护区的道路路口处。进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交通路口必须设立检查站;在人员进出频繁地段或岔路口应设检查哨卡。3.3.2 检查站哨卡采用砖混结构。检查站的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