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等差数列前n项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320350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等差数列前n项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3等差数列前n项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3等差数列前n项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3等差数列前n项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3等差数列前n项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等差数列前n项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等差数列前n项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教材分析教材开始设计了“高斯的算法”作为本节课的引入,让学生体会高斯算法的精妙之处,从而引入了 “倒叙相加求和”的思想,引导学生利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从而自然地引出倒叙相加求等差数列前 n项和的方法,推导出等差数列前 n项和的公式;在此过程中,是学 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 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二、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等差数列,对数列的相关知识还比较陌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可以在一开始引入的时候多花一些功夫,比如还可以用“大妈跳

2、广场舞”的例子,让学生从几何直观去体会公式的由来。此外,在运用公式时,由于一下出现了五个基本量,学生会难以接受,此时可抓住“知三求二”的关键:已知末项an ,选用Sn二卫 竝;已知公差2 n(n 1)dd,选用 Sn 二 nai -2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数列前 n项和公式的两种形式, 能熟练应用等差数列前 n项和公式,体会 等差数列的和与二次函数的联系。2. 过程与方法从“广场舞大妈”入手,通过借助几何图形,进行直观感知,了解倒序相加求和法的基本原理,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主动发现问题,经历推导等差数列的前 n项和公式的 过程,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

3、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提高推理代数的能力。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等差数列的问题进行研究,在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想和有关的问题中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特点。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学会熟练地运用公式, 能根据公式中五个基本量中的三 个合理地选择正确的公式进行计算,体会等差数列的和与二次函数的联系。难点:等差数列的前 n项和公式的推导获得,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等差数列的问题进行研究。五、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景,探索新知大妈跳广场舞,每个方阵的排列方法是第一排1人,第二排2人,第10排10人,

4、问每个方阵有多少人?2、问题探究,推导公式:学生可能会用1+2+3+10=55人进行计算,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有没有简便的算法 呢?学生提出:我们可以考虑将第2个方阵和第1个方阵拼接在一起,但拼接的方法是:第1方阵的第1排与第2二方阵的第10排拼接,此时这一排是1 + 10=11人第1方阵的第2排与第2二方阵的第9排拼接,此时这一排是2+9=11人以此类推,得到一个新的方阵,这个方阵共10排,每排11人,共10X 11=110人,而这个人数是两个方阵的人数,所以用这个人数除以2,可以得到每个方阵是 55人。教师:如果这个方阵是 100排呢?能不能利用这个原理进行求解?学生:可以,利用首项与末项拼

5、接,乘上项数,再除以2可以得到人数。教师:所以我们可以得到求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设等差数列Sn f的前n项和为Sn,已知首项a1,末项an ,以及项数n,则Sn =竝2又因为 an =a(n 1)d(d为公差),所以我们又可以将公式化为Sn(a1 - 31 (n -1)d) na n(n -1)d 弟Sn门印(板书)2 2我们在记忆公式时可以利用图形进行记忆:二n(313n)(补成平行四边形)2a1tSn = n31 n(n )d (割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2/ / n/X/a1(n -1)da ai (n- 1)d3、公式运用,巩固新知例1能不能利用这个公式来解决100人的方阵的人数问

6、题呢?学生:S100 J00(1 10叭 50502教师:为什么你选用的是第一个公式?两个公式有什么区别?n(印 +an)n(n 1)d学生:Sn这个公式是已知 a,an,n , Sn = nai 是已知ad,n ,2 2都需要知道ai, n;不同的是前者需要知道an,后者还需要知道 do教师:就是说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中共有5个基本量a1,an, n , d, &,运用公式之前要观察已知条件里是有末项an还是有公差d,恰当地选用公式。而我们发现,其实只要知道这5个基本量的其中3个,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 这就是我们“知三求二”的重要方法。 练习1:先判断下列各题中的条件适用于哪个公式,并完成相

7、关问题:(1) a = -4, a$ = -18, n = &求 Sn ;(2) a = 14.5, d = 0.7, n = 32;求 Sn ;(3) a = 20, an = 54, Sn =999,求d, n;1(4) n = 37,d , Sn = 629,求 a1, an ;3(5)5 1an ;a1, d , Sn - -5,求 n,6 6(6) d =2, n = 15,an = -10,求 a1, Sn (7) a -20,求 Sn(8) a2 a5 a12 - a =16,求 06练习2 (1)课本P46 A3为了参加冬季运动会的 5000米长跑比赛,某同学给自己制定 了 7

8、天的训练计划:第 1天跑5000米,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跑 500米,这个同学7天一共 跑多长距离?(2)课本P46 A4 一个多边形的周长等于158cm,所有各边的长成等差数列,最大边的长为44cm,公差等于3cm,求多边形的边数。4、课堂小结,反馈提升(1) 回顾公式的推导,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2) 倒叙相加法,数形结合的思想;(3) 掌握两个公式并灵活运用。5、作业布置(1)必做题 a - -4,印0 =3, n =10;求 & ; a T4.5, d = 0.7, n = 32;求 Sn ; an 二 20, d =3, Sn = 65,求 n ; ai 二-1,求 S21(2)选做题

9、思考:对于公式Sn二nai (n 型=d n2(ai-d)n,你发现了什么?它的结构类2 2 2似于你学过的什么函数?(3 )课后练习1、 等差数列 右J中,So =120 +気=()A.12B.24C.36D.482、 1+4+7+.+ ( 3n+1)=()A n(3n+8)B (n +2)(3n+8) C (n +1)(3n+8) D n(3n-1)2 . 2 . 2 . 23、 等差数列 也中,a;+a:+2a3a8 =9,an c0,S10 =4、 一个等差数列 Sn的前四项和为21,末四项和为67,前n项和为77,求项数n的值。六、板书设计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等差数列的前 n项和n(a1 an)Sn 二2(知 an)、例题三、练习n(n -1)dSn = n a1 亠(知 d)2七、教学反思学生对于公式的推导过程兴致较高,但推导出公式后记忆难度非常的大,尽管有图形帮助记忆但效果仍不理想,另外,一开始运用公式的时候速度较慢,但经过几次训练之后速度有明显提升,应加强学生的课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