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319231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拉桥大桥施工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项目简介*长江马路大桥起始于江北岸合安高速马路*接线处,穿越*市区,在*市东门汽车轮渡处跨越长江天堑及南北岸部分区域,终点与318国道新改建路途相交,全长5.9km。该项目已由国家计委以计基础20011186号文批准建设。*长江马路大桥的主桥施工标段划分为A标(北)和B标(南)。A标段起止桩号为K20+118.5K20+638.5全长520m,.1.1.1 结构布置*长江马路大桥主桥为50+215+510+215+50米五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全长1040m。主桥采纳全焊扁平流线形封闭钢箱梁,倒Y型双塔,空间双索面扇形钢绞线斜拉索。钢箱梁采纳主梁梁高3.0m(桥

2、中心线处),梁上索距15m型式。斜拉索每个索面16对斜拉索,在梁上锚固标准间距为15m,在塔上锚固间距为2,与索塔的连接采纳钢箱式锚固,与主梁的连接采纳锚箱式锚固。斜拉索在塔上张拉。索塔采纳钢筋砼倒Y形形式,锚索区上塔柱为单箱双室整体多边形截面,塔体空心结构。索塔总高179.126m,桥面以上塔高与主跨比为。主桥两座索塔均采纳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状复合基础,双壁钢围堰外径32m,内径29m,壁厚米。钢围堰高度A标为51.0m。承台为直径29m的圆形承台,高6.0m。承台顶面高程-3.25m。承台下为18根直径3.0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呈梅花形排列,桩间中心距为。封底采纳水下C25号砼厚7.0

3、m。主桥边跨及协助跨处各设一个协助墩和一个过渡墩,其中协助墩为双柱式实心结构,基础为8根直径3m的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过渡墩为分别式实体结构,基础为4根直径2m的钻孔灌注桩。1.1.2 主要技术标准桥梁等级:四车道高速马路特大桥设计行车速度:100km/h桥面宽度:31.2m,四车道桥面标准宽度26.0 m,中间设2.0m宽中心分隔带,两边各设0.5m防撞护栏。主桥斜拉桥两边增设锚索及检修宽度。荷载标准:汽车超20级,挂车120桥面最大纵坡:3.0%桥面横坡:2%设计洪水频率:1/300地震烈度:基本烈度度,按设防通航水位:最高通航水位16.930m,最低通航水位通航净空:最小净高24m,主通航

4、孔双向航宽不小于460m,边通航孔单向航宽不小于204m 桥址区自然条件1.2.1 地理位置桥位位于长江*河段振风塔以下, 鹅眉洲分流口以上部分。该处江段单一, 顺直, 稳定。桥位处两岸江堤堤距1660m,河床断面表现为北岸边坡较陡,南岸边坡较缓。其中深泓区中线靠近北岸,距北岸约580m,宽约1100m,平均水深约35.9m,最大水深距北岸大堤347m,水深为38.9m。漫滩主要分布于南岸,宽度约560 m,平均水深约4.9m。1.2.2 气象, 水文条件桥址区位于亚热带潮湿季风气候区,温柔潮湿,四季分明,光照足够,雨量足够,冬夏温差较大。春季以风和日丽为主,夏季燥热,秋高气爽,冬季天气晴朗,

5、寒冷干燥。*月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2.5。*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多年最大风速20m/s,瞬间极大风速24.2 m/s。长江*段的平均水面比降,九江至*段为0.0203 ,*至大通段的为0.0189 。依据19251998年统计资料,*站多年平均水位8.27m(黄海高程),历年最高水位16.84m,历年最低水位。枯水期水位在6m左右,相应水深北墩为27m。桥位处20年一遇, 100年一遇, 300年一遇各典型年洪水作用下,斜拉桥北墩四周的冲刷坑最大深度为14.9, , 。300年一遇冲刷坑范围为上游50m,下游147m.。长江*段位于长江下游非感潮河段,依据

6、实测的洪, 中两级水位的流速, 流向资料,桥位旁边河段流速分布较为匀称,流速相对较小。中水期,桥位处流速为,水流流向与桥轴线法向的夹角在左4右之间。洪水期,桥位处流速为1.833m/s,水流流向与桥轴线法向的夹角在0左7.5之间。1.2.3 地质条件北塔地面高程在-19,覆盖层厚度为11 m,覆盖层上部为细砂, 砂砾石层,下部为砂卵石层,卵石层厚23m,卵石粒经一般为58cm,最大为12cm,弱风化基岩厚度为0,弱风化基岩顶面高程为-32.9-35.0m,微簇新基岩顶面高程为-34.3-39。下覆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宣南组红色碎屑,其主要岩性为粉细砂岩, 含粘土团块的粉细砂岩及粘土质粉砂岩, 疏松

7、砂岩。前者属软岩,在主塔墩处占比例8587%,自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20Mpa;后者属极软岩,占比例1315%,自然单轴极限抗压强度1Mpa。主塔墩基础施工3.1 主塔墩基础概况及施工方案概述:m,位于长江主河道北侧,距北岸堤顶限制桩385 m左右。多年平均水位8.27m,相应水深29.3m左右。主塔墩基础为深水基础,采纳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桩复合基础,双壁钢围堰外径32m,内径29m,壁厚1.5m。顶面高程取15.0m,底面高程为-44.0m,由于北塔处覆盖层较浅,仅11,覆盖层下部有一层约2m厚的砂卵石砾层,设计钢围堰底部穿越该层,刃脚进入弱风化层,钢围堰高度51m。封底采纳水下25号砼,

8、厚度7m。承台为直径29m的圆形承台,承台顶面高程-,底面高程-,承台厚6.0 m。采纳30号砼,砼体积3,属大体积砼。承台下为18根直径3.0m的大直径超长钻孔桩,从基岩面算起的钻孔长度为64m,桩间中心距为6.0m。依据主塔墩墩位处的地理环境, 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主塔墩基础的结构型式,主塔墩基础的施工方案拟定为:1、 岸上钢围堰加工,水中定位船,导向船就位,安设钢围堰锚锭系统;2、 钢围堰浮运, 下沉, 接高;3、 钢围堰着床,达到设计标高,清基;插打钻孔桩的钢护筒;4、 搭设施工平台,浇注封底砼;5、 施工钻孔桩;6、 钢围堰抽水,分三层浇注承台砼;主塔墩基础施工在整个桥梁施工的关

9、键线路上,受洪水影响大,长江流域每年510月为汛期,洪峰多出现在68月,钢围堰只有在2002年5月1日前,完成封底并完成了45根结构桩,其反抗巨大水流冲击的平安性能才能有充分把握。确保平安度洪。3.2 钢围堰定位, 接高, 下沉及封底施工*长江马路大桥A标(北塔墩)钢围堰总重达1325T(不含填壁砼重),采纳双壁自浮式结构,竖向分为9节段。每节段平面分为12环块进行加工, 拼装。钢围堰制作, 加工, 焊接由钢围堰制作单位进行。钢围堰采纳在塔位块件拼装的方式拼装和下沉。即钢围堰在岸上制作并整体组拼底节刃脚段,底节沿滑道下水,底节被浮运至墩位,然后在底节上逐步拼装块件并逐步在堰壁灌水而下沉至河床,

10、接着在块件拼装过程中在堰内吹砂且在堰壁内逐步浇注砼,最终依靠重力(自重加压重)穿过覆盖层着岩。3.2.1 定位船, 导向船系统的布置底节刃脚段在工厂总装完毕后,采纳简易滑道整体下水,然后用拖轮将其整体浮运至塔墩位处定位。为了保证双壁钢围堰按设计要求精确就位,围堰定位系统设定位船, 导向船锚锭系统及其他协助设施。*长江马路大桥桥位处江段单一, 顺直, 稳定,无回流,水流单向流态。围堰定位系统采纳双定位船组+双导向船组的方式固定围堰。在上游距桥轴线约120m处与导向船平行设置两艘300T 方驳定位船,其作用是确定调整钢围堰顺水方向位置。定位船利用上游方向的10只20T钢筋砼主锚牵拉,并辅以4只5T

11、霍尔式铁锚作为侧锚,使定位船牢牢地固定在桥位上游的位置上。导向船采纳2艘500T大型驳船,用万能杆件拼成空间桁架将二艘联成一个整体,便于钢围堰精确定位和施焊, 纠偏, 调同等一系列作业。另外在两导向船一对对角各布置一台20T桅杆吊,以满意钢围堰施工过程中的吊装须要。施工用锚(系)缆与钢围堰连接宜采纳缠绕方式,以避开应力集中;钢围堰与导向船宜采纳柔性连接,并在钢围堰与导向船之间设置橡胶护舷,以避开船只与钢围堰的干脆碰撞。钢围堰定位船, 导向船系统的布置详见方案图 3.2.2 钢围堰接高, 下沉和着岩稳定在首节钢围堰隔仓内对称干浇厚的25号常规砼,振捣密实。并向夹壁内加, 抽水以调平围堰,预留肯定

12、的干舷高度,使其处于待拼次节钢围堰的状态。以后的每节钢围堰均由12块单元在拼装船组上完成拼装焊接成整体后,用两艘300马力拖轮顶推拼装船平台及钢围堰至墩位导向船组下游位置,并临时锚锭。将300T大型浮吊就位,打算起吊钢围堰,钢围堰起吊时要求钢丝绳同时受力,起吊后钢围堰保持水平。起吊平稳后,缓慢撤出拼装船并回岸边打算拼装下节钢围堰。拼装船撤离后,缓慢操作300T浮吊,使吊装钢围堰渐渐靠近已就位围堰位置,并调整吊装围堰至适当高度,以便其顺当就位于已安装钢围堰上空,牵好缆风绳,使上, 下围堰初步对位正确,然后缓慢下落吊装钢围堰于就位钢围堰上,下落前需使上, 下限位板密合。就位并微调达到要求后,搭设临

13、时工作平台,供应电源,交钢围堰制造商打算施焊。钢围堰入水后调平靠隔仓加水进行。每接高一节,即匀称灌水下沉,并预留相应的干舷高度,以便接高下一节时施焊作业。当围堰接高下沉至刃脚尖距河床0.5m左右即暂停灌水下沉,细致探明河床状况,并对全部缆绳, 锚链, 锚锭和导向设施进行细致的检查,记录并调整。然后通过导向船组及其锚锭系统严格限制钢围堰倾斜, 偏位,以实现钢围堰的精确定位。钢围堰落床后,依据河床冲刷状况,在围堰外四周抛填片石笼或钢筋石笼以削减冲刷,河床以下采纳吸泥下沉,用砂石泵, 吸泥机抽出刃脚下覆盖层,同时浇注钢围堰两壁间水下砼,以扶植围堰下沉。钢围堰填壁砼应分仓, 对称, 等速进行,每次浇注

14、高度不大于5m。填壁砼最终应浇注至设计标高,即-3.25米。为防止涌砂,吸泥下沉过程中,用抽水泵刚好向围堰内补水,保持围堰内, 外水位相平或围堰内水位略高于围堰外水位。钢围堰刃脚嵌入岩面后,由于北塔墩处基岩面凹凸不平,弱分化基岩面高差3.7m,钢围堰尚未最终稳定,随时可能倾斜和偏位,需对钢围堰实行有效的稳定措施。在钢围堰刃脚加工时,预先在基岩较低处内壁刃脚上匀称设置多个倒牛腿,在围堰上部内壁设置4个支撑钢管套箍和反向加力架,将支撑钢管放入钢管套箍内,钢管上端用钢板封口,在其上与反向加力架之间放置液压千斤顶,调整千斤顶以整平围堰。调平后,用型钢代替千斤顶,支撑,上下端分别与钢管顶及反向加力架韩牢

15、,取出千斤顶,然后由潜水员将钢板登垫在刃脚端倒牛腿与基岩间,并用钢板塞紧,最终用麻袋装砼,封堵刃脚缺口部分。由于北塔墩处覆盖层较浅,仅10,因此,从平安性角度考虑,钢围堰着岩后,应在钢围堰的上游,抛填足够数量的砂包或钢筋石笼,反抗水流冲刷,以坚固地稳定围堰,确保结构平安, 牢靠。在围堰下沉过程中,我单位将建立一套人员, 装备齐全的钢围堰观测体系,在钢围堰着床过程中,对水深, 河床地形态况, 水流速度, 着床坐标, 深度进行细致观测;在围堰吹砂下沉过程中,跟踪吹砂施工,进行堰内外即时观测;在围堰着岩后,每半月对河床进行观测,为钢围堰精确, 平安着岩, 防止钢围堰下沉过程中的涌砂倾斜, 限制钢围堰着岩精度, 驾驭钢围堰着岩后的冲刷状况供应具体而精确的依据。3.2.3 钢围堰内清基, 下放钻孔钢护筒钢围堰着岩稳定,封堵合格后,即可进行清基工作,清基采纳一台空气压缩机(40m3/min)配置二根250mm吸泥管进行。吸泥管可采纳导管加工而成,两台吸泥管可分别由桅杆吊悬吊。为便于所清的淤泥, 覆盖层及部分风化岩碎块排出钢围堰之外,吸泥管的上端可联结“L”型管。吸泥管口一般离被吸物2545cm,太低易堵塞吸泥口,太高则吸泥效果差。再吸泥过程中要利用桅杆吊常常移动和升降吸泥管位置,并摇动管身,以能不断吸出淤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