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31849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语文书教案【篇一: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有板书设计)】 1 观潮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前置作业: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借助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第一课时) 2.边读边批注,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钱塘江是天下奇观。(第二课时) 3.积累好词佳句。背诵3、4自然段。(第二课时) 4.收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汹涌澎

2、湃 势不可挡 气势磅礴 万马奔腾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四年级语文 学科 第单元第 课时 1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读后自我感悟。 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 总结学法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组内解疑。 3 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

3、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 作业: 1抄写生字。 2 朗读课文。 2 四年级语文 学科 第单元第 课时第二课时 课前三分钟 一、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 谈话,板题。 2 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 导入3、4自然段。 二、自读课文,感受壮观 。 边读边批注,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 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提示: 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 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

4、? 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 组建合作小组 4 组内合作学习 5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 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感情朗读。 四、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四年级语文 学科 第单元第 课时 3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五、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

5、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小组讨论,然后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六、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1 观潮 潮来前:笼

6、罩薄雾风平浪静 潮来时:闷雷滚动一条白 线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过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教学后记: 4 四年级语文 学科 第单元第 课时 2*雅鲁藏布大峡谷 学习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前置作业: 1.收集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感受它的美、险、奇。 2.自学课文,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你知道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你还想知道那里的什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山明水秀 重峦叠嶂 水天一色 高耸入云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

7、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四年级语文 学科 第单元第 课时 5【篇二: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教案】 1、观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热

8、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课文3、4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出示钱塘江大潮的录像)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

9、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板书) 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 指名学生回答。 二、整体入手,自主读文。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 (2)把不懂的生字读音弄清楚,读准确。 (3)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2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4.读准多音字: 4检查生字:课件出示新词,指读齐读。 5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6朗读全文,力争把课

10、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读通课文。 1、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纠正读错的字音。 2、练读难段,自由读,指名读。 3理清文脉。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四、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附:板书 1.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11、) 第二课时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品词析句,精读深悟。 1学习潮来前 :潮来前江上是什么样的景象,人们的心情怎样?请默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用_画出写潮来前江面景象的句子。 (2)用画出人们的心情的句子。 (3)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 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

12、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 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重点体会:人声鼎沸 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13、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象开了锅的水一样。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 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 体会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比较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14、。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文字资料):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5)播放录像。(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

15、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的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学习第五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 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三.诵读积累,拓展运用。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