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一个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317651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一个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一个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一个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一个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一个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一个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一个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范文模板参考资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一个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2010年05月摘 要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原本就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困境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了种种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并非仅仅是扩招、金融危机这些表面上的因素造成的,而有其经济学根源。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结合众多学者的分析,指出了大学生的失业,是由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柠檬化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造成的自愿失业、以及因信息搜寻成本而造成的摩擦性失业的综合性失

2、业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关键词:大学生; 失业; 经济学; 信号功能; 柠檬市场ABSTRACT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hina had the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More and more scholars in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faced by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research and analysis carried out.They pointed out the various rea

3、son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However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students were not just caused by enrollment and financial crisis these superficial factors,they were caused by some economic factors.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

4、ics,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many scholar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employment faced by college student was caused by higher demand and market specialty irrational,Lemon of the graduate job market and the Dual Labor Market. On this basis, this article on how to address the plight of students m

5、ade the employment of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Keywords:College student;Unemployment;Economics;Signal transmission function;The“lemons”market目 录第1章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第2章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经济学原因2.1 供求不对称导致的结构性失业72.1.1 专业供求不对称造成的失业72.1.2 学历供求不对称造成的失业 82.1.3 地区供求不对称造成的失业92.2 日趋柠檬化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导致大学毕业生质量下降92.3 大学学历作为能力

6、信号的功能减弱122.4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导致大学生选择自愿失业142.5 职业搜寻成本与心理预期导致大学生就业艰难142.6 企业,高校,毕业生三方博弈导致大学生把失业作为理性选择16第3章 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措施3.1 改变高校招生结构,使之与市场需求更吻合173.2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大学毕业生质量173.3 完善就业信息平台,降低职业搜寻成本,促进二元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183.4 加强引导工作,纠正大学生错误的就业观18第四章 结论 致谢 20参考文献 21第1章 当前我过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形势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劳动力就业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属于

7、“高阶劳动力”的就业范畴。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好坏,不仅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和生源质量,而且从长远看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由于九十年代末的大学扩招,使我国的大学生数量从1998年的780万,到现今的3000多万,每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从1998年的不到100万人,到现在的600多万。大学生数量的增多,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初步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过渡,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高等教育规模大国。同时,高等教育的普及,对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提高,大学生数量进一步增多,许许多多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其中,大学生就业难就是当中最为显著的一个。表

8、1 历年高校毕业生招生就业统计表 (数据资料来自有才网)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的大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因而,几乎每年均有30%的大学生难以就业,长期积累,据不完全统计,受次贷危机影响,截止2009年,仅2007,2008两年毕业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多达250万,加上2009年需就业的611万,2009年就有将近900万大学生加入求职大军,而实际就业的不过600多万,至少有250万以上的大学生失业。在2010年,需就业的大学生数量将毫无疑问的突破1000万,届时,又将有多少大学生失业呢。如此庞大的就业人口,依中国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是难以吸收的,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长期内还将继

9、续存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将成为困扰我国政府的一个长期国策,分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成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对策,是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造成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第2章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经济学原因 在就业过程中,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到底是扩招惹的祸,是政府的政策失误?还是大学生自己的问题,即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抑或是社会的引导错误?下面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原因进行分析。2.1 供求不对称导致的结构性失业 经济学将失业分为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所谓周期性失业指的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难

10、以避免的、由于转换职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我国现今大学生就业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结构不平衡所造成的。2.1.1 专业供求不对称造成的失业 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各学科毕业生数量和劳动力市场对该学科的需求量不匹配。如果我们对学科进行如下分类:A.

11、 农学:包含的对口行业有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B. 工学:包含的对口行业有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C. 理学:包含的对口行业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D. 综合学科1(包括哲学、经济学、管理学):包含的对口行业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国际组织;E. 综合学科2(包括: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包含的对口行业有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F. 综合学科3(包括:法学、医学):包含的对口行业有卫生、社会保

12、障和社会福利业;则我国学科与专业的结构失衡得到如下: 表2 各学科历年毕业生数量(单位:人)年份农学工学理学综合学科1综合学科2综合学科3200464729868222225030523627545486314776200575569116392718689570445972710639961420068445314682202158259426479385944808442007996271708751266149111546910393915601962008115904181304045645012770121194108633237(该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表3 劳动力市场对各

13、学科毕业生需求量(单位:人)年份农学工学理学综合学科1综合学科2综合学科3200451396778848180171372612239922591520056608610790702482518387182487828292200610862911802393525918658698001428041200711320815025374348820448409435432738200813542615972113071120561389626535110(该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对各学科毕业生的需求量和学科毕业生数量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

14、理学,综合学科2和3,社会需求量仅仅是学科毕业人数的一个零头,而这些学科中的大部分人,要么选择从事别学科工作,浪费了国家大量的教育成本,要么选择失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造成这一现状的罪魁祸首是高校和劳动力市场。在“211”“985”工程相继提出的情况下,许多本来学科结构比较单一的高校,为了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盲目的设置学科,不仅降低了高校毕业生总体质量,也造成了一些学科毕业生人数过剩。而劳动力市场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使在入学时社会需求量极大的专业,在毕业的时候已经成为“冷门”。如在2003年前后的时候,计算机成为当时最为火爆的专业,全国共有505所学校开办有计算机本科专业,共有在校学生近30万人,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技术逐渐成为必备技能,计算机逐渐成为一门公众学科,计算机专业也不复当时的火爆,于是在计算机专业火爆时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毕业的时候所面对的是一个对此专业需求不火爆的市场,他们该何去何从?2.1.2 学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