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地球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317535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最新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地球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最新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地球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最新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地球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最新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地球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最新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地球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最新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地球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地球我们共同的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的运用轮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现歌曲。教学过程:一、导入: 学生在歌曲美丽的黄昏的伴奏为背景音乐开始学习。教师可提问: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它是几拍子的歌曲?二、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1)解决歌曲旋律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弹琴),出是卡片唱准下面的音。12 3 143 3 2 1(2)解决轮唱难点(3)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曲谱:可采取个人学习或小组学习的方式。

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及三拍子的韵律感。(4)学习歌词教师可提问:你感觉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你想用什么样的歌声演唱?(5)学习轮唱教师解释轮唱的含义,并作示范。教师可根据学生能力分步骤进行:二部轮唱、三步轮唱。三、器乐练习:讲学唱的歌曲用打击乐器与他人合作演奏。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乐曲森林与小鸟教学目的:通过欣赏乐曲,培养学生正确的聆听音乐的习惯;能够正确区分乐曲的两个段落,并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记忆模唱乐曲的第二主题片断。教学过程:1 .初听全曲:你听到了什么?2 .分段欣赏:(1)欣赏第一部分:这段音乐描述了什么情景?为什么?(速度较慢、节奏较为舒展,表

3、现了森林早晨的情景。)(2)欣赏第二部分:A、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为什么?(速度较快、节奏紧凑 ,表现了森林中各种鸟在鸣叫。)B、小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旋律伴奏。(3)完整欣赏歌曲:请你为乐曲起个好听的名字。3.拓展教学:这首乐曲的名字叫森林与小鸟。它表现了小鸟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自由快乐的生活。请问同学们,鸟儿在什么样的森林中才无忧无虑的生活?才能唱出快乐的歌?我们现在生活的地球出现了哪些危机?作为少年儿童的我们应该怎样做?请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一些资料,共同交流。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歌曲绿荫复习歌曲美丽的黄昏教学目标:通过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揭示本

4、单元的中心议题“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的思想。欣赏歌曲绿荫,感受乐曲优美的情绪,增强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复习歌曲美丽的黄昏,并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演唱或演奏。教学过程:一、小组汇报:1 .地球面临的问题。2 .那些问题是由人类的影响造成的?3 .我们该怎样做?二、教师展示相关的材料。三、欣赏歌曲绿荫:1 .初听乐曲:地球需要绿荫、小鸟需要绿荫、我们人类更需要绿荫。2 .再听乐曲:请问这首乐曲的速度?情绪?3 .教师出示歌词:跟着音乐哼唱歌曲旋律。四、复习歌曲美丽的黄昏1 .全体齐唱2 .全体练习二部轮唱3 .小组练习并演唱二部轮唱4 .全体练习三部轮唱5 .小组练习并演唱三部轮唱或

5、轮奏五、总结下课六、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留给我教学目的:通过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的方式,运用以掌握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学会歌曲留给我,指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并为歌曲设计演唱方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有关环保主题的录像片段。二、学习歌曲留给我1 .初听歌曲: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 .再听歌曲:你喜欢歌曲的哪一乐句?3 .小组学习歌曲的旋律。4 .分小组汇报5 .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旋律:注意用声方法。6 .演唱歌词: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正确的演唱歌词、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教师弹琴伴奏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四、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练习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五、汇报设计结果并表演。六、总结下课七、教学反思: #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