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同条件试块留置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316036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砼同条件试块留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砼同条件试块留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砼同条件试块留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砼同条件试块留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砼同条件试块留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砼同条件试块留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砼同条件试块留置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编制意义及编制依据11.1编制意义11.2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留置计划24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制作、养护及送检44.1材料与工具投入计划44.2试块取样要求54.3试块制作64.4试块养护64.5同条件养护试块送检75 质量保证措施75. 1 组织措施75. 2技术保证措施85.3第三方见证取样和见证送样91编制意义及编制依据1.1编制意义为真实反映本工程结构实体混凝土的强度、指导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工作, 特编制此方案。方案包含混凝土试块的留置计划,控制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 留置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1.2编制依据1、XDG-2011-86号地块住宅、商业、地下车库

2、及相关配套设施(B块82、 85#)工程建筑与结构施工图2、XDG-2011-86号地块住宅、商业、地下车库及相关配套设施(B块82、 85#)工程混凝土浇筑方案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5、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7、其他相关法律、法规。2工程概况项目位于滨湖区太湖新城吴都路南侧、贡湖大道东侧、南湖大道 西侧、和风路北侧。本工程地下均为2层,老年用房地上23层、康 复护理院地上9层、裙房地上2层;老年用房高度为78.6

3、00m、康复 护理院高度为34. 500m、裙房高度为9. 000m。地上建筑面积为28262. 09木工程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建筑层数为23层/9层,建筑耐火 等级为一级,建筑地下耐火等级为一级,人防等级为核五六常五六, 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0.000相当于黄海 高程 5. lOOmo3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留置计划3.1每层梁板结构的混凝土、或每一施工段(划分施工段时)梁、板结构 的混凝土、或在同一结构部分每浇筑一次混凝土但不大于100n?的同材料、同配 比、同强度的混凝土,应根据需要留设同条件养护试块。3.2留置组数根据以下用途确定: 用于检测等效混凝土强度; 用于检

4、测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 用于检测受冻前混凝土的强度; 用于检测预应力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每种功能的试块不少于1组。3. 3同条件养护试块应放置在钢筋笼子中,间距100mm,挂于所代表的混凝土母体结构处,与母体结构同条件养护。根据木工程情况,并经监理确认后,其同条件试块留置如下:序号匸程部位强度等级抗渗试件种类试块留置数量备注1地下室底板C35P8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 同条件试块1 组2地下室外墙(负二层)C35P8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同条件试块1组3地下室外墙(负一层)C35P6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同条件试块1组4地下室顶板C35P6(覆土面)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 同条件试块1 组585#楼柱

5、墙(B2至2F)C60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同条件试块1组685#楼墙柱(3F-7F)C50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 同条件试块1 组785#楼墙柱(8F-12F)C40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同条件试块1组885#楼柱墙(13F-17F)C35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同条件试块1组985#楼柱墙(17F-屋面)C30P6 (屋面)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 同条件试块1 组1085#楼梁板(B2-7F)C35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同条件试块1组1185#楼梁板(8F-屋面)C30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同条件试块1组1282#楼柱墙(B2C50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至2F)同条件试块1组1382#楼柱墙(3F至5F)C

6、40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同条件试块1组1482#楼柱墙(6F至屋面)C30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 同条件试块1 组1582#楼梁板(B2-2F)C35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同条件试块1组1682#楼梁板(3F-屋面)C30P6 (屋面)同条件试块每次浇筑做 同条件试块1组4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制作、养护及送检4.1材料与工具投入计划1、150X150X150标准塑料试模10组共30个;2、插捣棒3柄;3、铁抹子3把;4、尖铲3把;5、润滑油或脱模剂5kg;6、温度计3支;7、接料桶3个;8、宽大木板3块;4.2试块取样要求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制作、养护、检测混凝土同条件 养护试件

7、。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符合下列要求: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结合无锡市建设工程质 量、安全监督管理站要求,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共同选定。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 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 位置,并应采取同样的养护方法。2、从事混凝土取样、试件制作和试验的工作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3、预拌混凝土强度试件的制作应在混凝土到达工地40min内完成;每个试 样应随机地从一运输车中

8、抽取;混凝土试样应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量的1/4辽/4 之间采取。每个试样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宜 少于 0. 02m3o4、试件尺寸所有同条件养护抗压试件均采用150X150X150标准尺寸。5、试模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应定期对试模进行自检,自检周期宜为三个月。部件名称技术指标试模内表面光滑平整,不得有砂眼、裂纹及划痕试模内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3. 2 Um试模内表面平整度100mm 不大 J,0. 4mm4. 3试块制作1、在制作试件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符合上表要求,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 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隔离剂;2、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确定混凝土成型方法

9、,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 混凝土宜用振动台振实;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3、试件用振动台振实制作试件时,混凝土拌合物应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 应用抹刀沿试模壁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高出试模口。振动时试模不得有任 何跳动,振动应持续到混凝土表面出浆为止,不得过振。4、用人工插捣制作试件时,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装料厚 度应大致相等。插捣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 捣棒(长600mm,直径16mm,端部磨圆)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 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振动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用 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5、刮除试模上

10、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6、试块制作后应在终凝前用铁钉刻上制作日期、工程部位、设计强度等, 不允许试块在终凝后用毛笔等书写。7、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拆模时间可与实际构件的拆模时间相同,拆模后,试 件仍应保持同条件养护。4. 4试块养护同条件养护试块在制作完成后,待终凝后放置在靠近相应构件的地方,与对 应的结构部位保持相同的养护方式。为保护同条件养护试件,可预先制作好铁 笼,将试块放入铁笼内,再将铁笼悬挂或搁置在相应结构旁或结构上。不得单 独养护试块而不养护构件。等效养护龄期同条件试块(即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块)养护时间 以日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的累积温度达到600Cd为

11、准,零度以下的温度不计 入累积温度。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拆模检验用同条件 养护试块养护时间应为达到设计强度的75%的时间,常取7天;达到设计强度 的100%的时间取14天。为方便施工,梁板拆模时间相同。4.5同条件养护试块送检1、当同条件养护试块同对应的结构一同养护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即累计 温度达到600Cd时(0C以下不计入累计温度),或者等效养护龄期达到60 天时,在见证人员的监督下,由试验员送到试验室进行强度试验。2、在常温条件下,75%强度试块养护7天时即可送检试验室,确定强度; 100%强度试块在养护14天时送检试验室,确定强度,指导拆模。3、在冬季施工时

12、,75%强度试块养护14天时可送检试验室,确定强度;100% 强度试块养护28天时送检试验室确定强度,指导拆模。5质量保证措施5.1组织措施为保证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制作质量,保证试块的代表位置准确无误,保证 试块强度真实反映结构的强度,项目部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专职试验员负责同 条件试块的制作及养护工作。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5.2技术保证措施1、编制每一次混凝土浇筑时的取样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2、对混凝土取样员进行岗位培训,并定期对取样员进行技术考察;3、混凝土在入模前必须来回翻倒数次,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4、混凝土试块在养护过程中必须同相应结构以相同方式进行养护;5、混凝土严格按计划试压时间进行试压。5.3第三方见证取样和见证送样为确保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绝对真实性和代表性,木工程在进行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取样和送样时,要求达到90%以上的见证率,从而保证试块的客观真实性。见证取样和见证送样员均为有证的监理担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