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312632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理湘教版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 第三章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生产的概念和特点农业生产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农业生产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地域性,二是季节性和周期性。地域性是农业生产的空间概念,诸如提到“南蔗北菜”“淮南淮北”等空间的都应为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为时间概念,判断方法是看有没有隐含时间的词语,如有则为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抢季节”“不违农时”是农业必须遵循的原则。要点提示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即农业生产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季节性和周期性是指农业生产有明显的时间变化,即农业

2、生产活动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并有一定周期,因此农业生产必须“不误农时”。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密切结合的物质生产过程。所谓自然再生产过程,指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必须依靠一定的空气、阳光、水和各种养料,经过自身的“加工”,使其生长、繁殖,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过程。所谓经济再生产过程,指农业生产还必须依靠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即需要有一定的投资才能获得必要的产品,也就是需要一个经济再生产过程。因此,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生产与布局。2农业区位因素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在不同的

3、历史阶段,影响农业的主导因素不同。(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有气候、土地、地形、土壤、水源等,如表3-3所示。表3-3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世界农业发达地区我国农业发达地区气候光照光照长短、强弱决定着农作物地区分布光热与降水条件配合较好的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光热与降水配合较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南部沿海地区,台湾岛、海南岛等地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而水分比较少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热量影响农作物产量、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积温)水分年降水量小于250 mm,干旱地区一般不能发展农业土地农业生产资料接近水源、接近城镇的土

4、地具有比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南方的水田农业接近城镇的土地发展城郊农业、高效农业地形平原耕作业、地平土厚利于水利化和机械化山区林业、牧业、副业、立体农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土壤肥沃的土壤、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温带肥沃的冲积平原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钙质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水稻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水源充足的灌溉水源是农业生产稳产、高产的保证,也是干旱区能否发展农业生产的制约性因素临河、湖等灌溉水源充足的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南、北的水田农业和旱田农业,西北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误区警示 水分越多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植物的生长

5、发育需要水分,不同的作物需要不同的水分条件,过湿和过干都不利于作物生长。世界农业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配合较好的热带和温带地区。(2)影响农业生产的技术经济因素影响农业生产的技术经济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其次还有政策、交通、市场、地价,可运用资金及饮食偏好等。就种植业来说,一般经济作物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要大于粮食作物,种植水稻的劳动力需求又要大于种植小麦。农业技术装备主要指农业机械,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农业生产技术包括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对

6、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如表3-4所示。表3-4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技术条件机械机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化肥促进了农业的产出良种使单产量提高冷藏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方法点拨 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的方法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热、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表3-5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珠江三角洲三季稻、海南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热

7、量河西走廊的粮棉和南疆的棉花水源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地形城郊的乳牛、花卉、蔬菜市场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土壤以色列的无土蔬菜的栽培技术(3)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对农业的区位影响最为突出。农产品价格对农业经营规模及农业区位的影响,如图3-7所示。图3-7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扩大农业的市场范围;对产品容易腐烂变质的园艺业、乳畜业等农业而言,交通运输因素影响更明显。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区位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空间。农产品消费状况:西欧乳畜业发达,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另

8、一方面欧洲人以乳制品等动物性食品为主食的消费习惯也是促使其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环保是人们生活的新理念,因此“绿色农业”的“绿色产品”因其低毒、少害而广受欢迎,促进了绿色农业在发达国家蓬勃兴起。我国近年来绿色农业的发展也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误区警示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自然条件,因此自然条件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自然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基础,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人类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或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而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9、是决定性因素。知识拓展 绿色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也称可持续农业,即绿色农业。即“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能维护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一种生态健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社会公正的理想农业发展模式。二、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

10、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体现。2农业地域的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异,二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使得各地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表现为不同级别的农业区域。不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分工形成了商品性农业生产,因此,农业的商品化生产是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而农业地域分工则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世界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如表3-6所示。表3-6世界农业生产类型农业生产类型主要特点主要分布举例自给型农业经营规模小,依靠传统农具

11、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农产品主要自给自足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亚洲大部分地区的水稻种植集约型农业(劳动集约型)(资金集约型)(技术集约型)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比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劳动集约化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集约化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集约化混合型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西方国家谷物与牧草轮作澳大利亚小麦牧羊混合农业商品化农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产品商品率高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新开发地区如美国中部平原北部地区的小麦、玉米区地中海式农业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中海气候区如地中海沿岸法国的小麦、葡萄的生产热带种

12、植园农业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产品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热带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和巴西:橡胶种植园;南美洲和非洲:咖啡种植园;马来西亚:油棕知识拓展 世界上,小麦、水稻、玉米主要产区及其形成的原因。小麦、水稻、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其中小麦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的半湿润、半干旱区,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因为小麦是一种旱作作物,其生长对热量和水分的要求不高,适合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种植。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此外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沿海、南欧和北非也有分布。水稻的分布以亚洲为主,有“亚洲粮食”之称。

13、因为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人口稠密的条件,而亚洲种植水稻这种高产的作物,有利于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此外亚洲有种植水稻的传统,水稻也是亚洲人喜爱的主食。玉米是一种高产的“粗粮”,在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都有较多的种植和分布。因为其生长需要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条件。三大主粮主要分布区如图3-8所示。图3-8世界水稻(C)、小麦(A)和玉米(B)分布图总之,不同地域因其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差异以及不同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经济等条件的差异,所以农业生产具有地区差异性,即“地域性”,这就要求在农业生产布局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使各地的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3水稻

14、种植业(1)水稻种植业自身的特征喜温、喜湿的高产粮食作物。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2)水稻种植业的分布水稻种植业是亚洲季风区最具特色的一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平原和丘陵地区。(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小农经营。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故为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亚洲水稻种植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稻谷主要用作口粮及饲料用粮。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田地规模小,劳动力丰富,主要凭经验精耕细作,加上经济水平低,故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

15、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所以水利工程量大。综上,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如图3-9所示。图3-9误区警示 (1)亚洲水稻单产高,商品率也高。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亚洲水稻种植业是集约农业,大量的劳动力在田地里精耕细作,所以单产高。但由于主要水稻种植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因而稻谷主要用作口粮及饲料用粮,故商品率不高。(2)日本的水稻种植业也具有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日本农业已实现现代化,主要是发展了适合小地块、水田作业的小型农机具,机械化程度高。(4)我国水田和旱田的分布特点我国东部地区的耕地由于南、北方自然条件的差异,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差异,经过长期的开垦,形成了南方水田、北方旱地的分布格局。我国东部地区受锋面雨带推移规律的控制,南方降水时间长、总量大,北方降水时间短、总量少,因此我国南方为湿润地区,北方为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是以800 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秦岭淮河一线为界。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分为平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