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31167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6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纲点击思维导图1 .理解人地关系状况及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 .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概念、内涵、原则 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3 .学会分析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地区分布和产生 的原因。本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区协铤彳调卜理环境;问题L %可持续发展L-概念、内涵、原则1LT人心,措1的耳径1循环经济、生态农业、适度消费行为控制、全球合作考点一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基础冲关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基础梳理题;、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阶段人地关系人地关系的表现采集渔猎时代原始的平衡关系依赖与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对抗性明显增强不能正确认

2、识人地关系的不 协调,但已有了科学的萌芽工业革命以来全面呈现不协调, 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 主宰二、直面环境问题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2)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丽一(1)人类向环境索取邈迪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 品的再生速度。 一(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立。37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地域差异问题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表现水资源、土地资源、 rr资源和生物资 源等短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 物多样性减少等大气污染,水污染、 土壤污染、噪声污 染,放射性污染、海 洋污

3、染等地域 差异发达国家更突 出乡村地区、发 展中国家严重城市地区、发达国 家严重形成 成因过度消耗 资源利用资源的方 式不当或过度开 采交通、工业活动和人 类居住地过分密集, 造成污染物集中特别提醒环境问题类型的判断方法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度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三、走向人地协调一一可持续发展1 .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

4、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 .内涵: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 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3 .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1)图中字母F、G H的含义分别是A.资源开发、产品消费、废物排放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C.产品消费、废物排放、产业活动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2)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过度排放污染物超 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物排放资源 开采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 B. C.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人类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中 E表示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资源, F表示生产活动,

5、G表示人 类消费各种产品,H表示人类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第(2)题,E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如果获取资源的速度超 过了资源的再生速度就会产生环境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包括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答案(1)B( 2)C考点精析一、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 造成的。名师点拨准确把握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发展中国 家较发达国家严重,以 生态破坏为主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 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 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 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 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过度消耗资源二、可持续发展

6、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睇整波屣变以波普和提高生褥质 址为目的,与叶费进小相适应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资源短块水资源、土 地资源、矿 产资源、能 源短缺人类对资源的 过度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冉 生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破坏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 化加剧自然植被遭破 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 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 比伦王国消失生物多样 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 境遭到破坏或 过度捕猎等原 因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 数量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污染、 水污染、土 壤污染工业“三废” 和有害人体健 康的农药任意 堆放泰晤士河的悲剧固体废弃 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 大量垃圾任意 堆放街道垃圾的任

7、意堆放噪声污染交通、工厂等建筑工地放射性污 染放射性物质泄 漏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 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 人海洋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 事件、海上石油泄漏环境问题产生于三个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 用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二)主要环境问题社会系统百人口、科技】盗倒不倪要班禅好无数JR, 更要追求质fit、效或、节 能和瞰少度物环境保护 需要依靠经疥度展察提供 必要的资金和技术名师点拨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别(1)发生原因:环境污染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生态破坏可能 是自然因素引发的,如地震、滑坡、台风、洪水、泥石流、雪 灾等,也可能是人为因素诱发的,如过度开垦破坏植被引 发土地荒漠

8、化等。(2)外在表现:环境污染都有明确的污染源、污染物等,但生态破坏可能其发生源头不尽明显。(3)影响: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环境自净或快或慢;生态破坏后 的环境恢复困难、影响深远。(三)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及其成因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原则内容要求公平 性原 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 间、人类与其他生物 种群之间、不同国家 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 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 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濂,并确 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 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 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 性原 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 限的,人类的经济活 动和社会发展必须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力之内人类应做到合理

9、 开发和 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 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 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共同 性原 则名国共同参与经济 发展和环境保护,地 方决策和行动应该 有助于实现全球整 体的协调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 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 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 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 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 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翎调发展与资源和郭境的承 教力相协调.它包括贵源利 用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累实 现可持续发展,苜先要实现 生态的持世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名师点拨1.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 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 重的是“发展”。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

10、,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 要把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 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是一个整体。演练(2014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城市 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 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 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 的集中乡村 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 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 盐碱化、森林减少、水 资源枯竭、物种减少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 过大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 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同学们针

11、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其中符合 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A.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B.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C.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D.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大型商城建设要实现可 持续发展,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增加 建设数量、扩大商城规模均不利于节约土地资源,选项 A B错 误;商城的主要市场是本地,因此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 物是不可取的,选项D错误;立体建设商城,既有利于节约 土地资源,又能扩大商城规模,因此有利于生态可持续发展, 选项C正确。答案C名师点拨如何辨别传统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12、发式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目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 经济的增长就意味 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 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 济的全面发展噌长方式局投入、身消费、低产 出低投入、低污染、局产出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 主要考虑经济利益建立物质文明曲同时,还考 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 生 态文明时问尺度当代人的最大需求强调代际公平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 封封闭式、掠夺武和转 嫁的方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 互补式的发展方式调控手段依靠市场经济手段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演练2013 重庆文综,13(2) , 6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 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

13、知识完成下列要求。答案第(1)题,种植业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会破坏地表土层,从而减少地下水补给量;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会污染水源,防治措施注意针对影响提出。土地价格较低;(2分)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或远离城市密 集区,环境污染小);(2分)劳动力成本低。(2分) 第(2)题,负面影响:削弱了土层的涵养水源能力,对地下 水水源补给能力降低。 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对地下水造 成污染。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 农药化肥使用(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 病虫害技术)。考点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基础梳理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需性L面临的挑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14、I 提高盾负的历史任务,增强、提高人民一面临的挑战1r尬.庞大的人口基数,尤其是短映:人均资源不足,利用率,加剧了紧跳程度深刻 的环 境危 机2,解决的途径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以为中心 向赛延生态破坎范图仍在、程度在提出,1994年3月,国务院也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具体的目惊:创造一个更、 更些_,更_的社会(1)某公司拟在图示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6分)二,中国的可持康发展实践途隹一踊环经济1 .特点:以环境项 为手段,以提高为核心+以 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联源,实现经济活动的些 化从原料开来一生产制造乱工业结场角 一消野使用一废弃物处构调整- - -1 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I对环境的影喃程度环境效益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