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通道施工方案(7.1按专家意见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311238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85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络通道施工方案(7.1按专家意见改)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联络通道施工方案(7.1按专家意见改)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联络通道施工方案(7.1按专家意见改)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联络通道施工方案(7.1按专家意见改)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联络通道施工方案(7.1按专家意见改)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络通道施工方案(7.1按专家意见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络通道施工方案(7.1按专家意见改)(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章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2、根据联络通道位置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埋深以及施工条件等,选择合理、可靠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确保联络通道施工安全,减少盾构施工影响和地层的扰动;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工法 ,以确保施工工序和工程质量。3、合理部署,突出重点,组织多工作面平行作业,以确保工期。1.2 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地下工程设计规范GB50157-923、地下铁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6、混凝土质量控

2、制标准GB50164-9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10、根据现场实际考察情况,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水平、资源情况及其他有关规定。第2章工程概况2.1 工程范围、结构形式及主要工程数量概况新华大街站玉带河大街站区间线路北起新华大街北侧、滨河北路以西200m 的规划路环岛路口下的新华大街站,线路出站后下穿新华东街,沿滨河北路西侧的规划道路向东南敷设,到达玉带河东街北侧、 滨河北路西侧的玉带河大街站。设计里程范围: 右 K36+519.650右 K37

3、+733.899,右线隧道长度 1214.249m;左 K36+519.650左 K37+727.526,左线隧道长度 1207.876m。区间于右 K37+110.000 设置号联络通道;于右 K37+697.000 设置盾构始发井,兼做号联络通道,兼做玉带河大街站站端设的1 号迂回风道。本方案为 1 号联络通道施工方案。1 号联络通道基本情况如表2.1.1 所示。表 2.1.1新玉区间 1 号联络通道区间编号中心里程结构用途施工方法新玉1#联络通道K37+110.000联络通道洞内暗挖施工区间工程结构型式新玉区间 1 号联络通道长度为 7.0m,净空尺寸 2.52.8m,外轮廓开挖尺寸 3

4、.63.95m,采用矿山法施工,地面降水并配合洞内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复合式衬砌,初衬采用立格栅挂网喷射混凝土, 二衬采用 C40 模筑混凝土, 初衬与二衬之间设防水层, 材料为 EVA 防水卷材与 400g/m2 的无纺布。2.2 工程地质区间内主要地层性状本标段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工程场地内地势平坦,本合同段在地质构造单元上处于顺义凹陷和大兴隆起, 地貌单元位于北运河河谷及两侧级、 级阶地上,第四纪覆盖层厚度250350m。始发井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为:场地浅表层为厚12m 的填土,其下为第四纪新近沉积层( Q2+3al+pl),沉积的粉土、粘土、砂层,以下为厚度较厚的第四纪全新世冲洪

5、积层( Q4al+pl),为沉积的粘性土、粉土、砂土及卵砾石层,再以下为第四纪晚更新新世冲洪积层( Q3lal+pl ),为沉积的粘性土、粉土、砂卵石互层,并以砂土、卵石土为主。新华大街站玉带河大街站区间隧道洞身下穿的地层主要为:本盾构区间隧道覆土7.114.5m,隧道洞身主要穿过的土层中有细粉砂3 层、粉细砂层、圆砾4 层、粉土 2 层、细中砂层。结构顶板以上土层主要为粉细砂3 层。区间隧道基本在粉细砂、 圆砾 4 层、细中砂层中下穿。区间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勘察报告, 本站基坑存在两层地下水, 地下水类型分别为潜水 (二)和承压水(四)。潜水 (二)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细沙 3 层、细中砂层及圆

6、砾 4 层,水位埋深为 6.09.2m,水位标高为,该层水属于中等强透水层, 连续分布,主要接受降水入渗及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或越流方式排泄;承压水(四)含水层岩性为细中砂层水位埋深为 9.310.5m,水位标高为 10.9611.99m,该层水属于强透水层,连续分布,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区间联络通道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联络通道覆土以上主要为房渣土层、粉土填土2 层、粉细沙 3 层、粉土层,围岩稳定性很差,很难形成自然应力拱,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坍塌,需要及时支护。联络通道开挖范围内为粉细砂3 层。粉细砂 3 层:褐黄色灰色,中密密实,饱和,低压缩

7、性,含云母、石英长石等,局部含中粗砂夹层,偶见圆砾。围岩分级为VI 级,土石可挖性为 I 级。侧壁围岩土体的再自稳能力差,加上潜水(二)的影响,容易发生涌水涌砂和流土等不良现象,极易发生隧道坍塌。联络通道底以下为粉细砂层。联络通道位于现状潜水(二)水位线以下,联络通道施工采取地面降水、洞内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的方式进行施工。联络通道地质纵断面图如图所示。区间联络通道地形、地貌情况1 号联络通道位于在建赵登禹大街下方,南侧为通州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办公楼,水平距离 15.05m,正上方无现状管线,临近有在建 D500 污水(平面投影距离 0.4m)、D1400雨水(平面投影距离4.4m)。1 号

8、联络通道平面图如图所示。图联络通道地质纵断面图图联络通道平面图第3章施工部署3.1 施工安排根据本工程盾构隧道施工进度,安排1 号联络通道在本区间右线贯通后施工。从施工准备开始,按正常情况考虑, 1 号联络通道计划工期如表3.1.1、表 3.1.2。表 3.1.11 号联络通道施工进度指标表项目工作日准备工作1 天降水井施工5 天降水作业15 天注浆加固15 天安装隧道临时钢支撑2 天管片切割2 天通道开挖及临时支护7 天防水层施工3 天结构施工5 天二次注浆及其他3 天清理2 天计划工期合计:60 天表 3.1.21 号联络通道施工工期进度计划表项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1 号联络通道2013-6

9、-12011-7-313.2 总体施工方案联络通道开挖前先设置管片支承钢架,然后破除洞门;根据地质情况采用台阶留核心土法开挖,隧道衬砌用组合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联络通道施工用水、用电从盾构隧道供水、供电管线接入;凿岩、喷混凝土用高压风采用 SP306 移动空压机( 12m3/min)进行供风;进料、出碴运输通过电瓶车来完成。3.3 施工资源配置劳动力需用计划1、注浆人员组织:分两班作业 ,每班人员如表。表注浆班人员安排表班长兼质检员1 人钻工3 人拌浆工人4 人司泵工1 人电工1 人机修工1 人合计: 112=22 人2、联络通道开挖人员组织:开挖及初期支护分两班作业,每班组织如表。表土方开

10、挖班人员安排表班长1 人挖掘支护工8 人喷浆工7 人空压机工1 人合计: 172=34 人3、联络通道结构支护施工人员组织:二衬立模浇筑分两班作业 ,每班组成人员如表 3.3.3。表 3.3.3 结构班人员安排表班长1 人钢筋、模板工人6 人混凝土工3 人材料工1 人焊工2 人电工1 人测量工2 人合计: 162=32 人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械、设备如表。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主要工作序号设备名称数量规格型号性能指标1洞门破除、开挖施工设备1风 镐3G1026L/S2钢筋、混凝土设备1砼切割机111kW2钢筋切断机1GQ40 max44mm3钢筋弯曲机1GW40 max44mm4电焊机4BX5

11、005钢筋调直机2GT/104 10mm6料斗2自制7振动棒2HZ501.5kW8平板振动器2ZB33kW三运输设备1电瓶车12龙门吊140T/12.5T四支护设备1混凝土喷射机1P1-5k-19m3/h2双液泵1KBY50 703注浆泵2BW-2504空压机1SP30612m3/min五测量设备1水准仪1B200.8mm2GY-85 收敛计13钢弦应变计14全站仪1DTM-5501 1+2ppm施工用风、水、电a 施工用水采用区间隧道的主供水管线供水,在主供水管线上设开关,通过 25的橡胶管向通道作业面供水。b 施工用电直接从区间隧道的动力线引入。c 施工用的高压风除喷砼采用 12m3 的空压机供风外,其余均采用 3m3 的电动空压机供风。d 由于通道较短,不进行施工通风,必要时采用鼓风机局部通风。e 由于通道较短,施工废水可自然流排到区间隧道内,通过区间隧道的排水系统排出,必要时采用 1.5m3/h 的潜水泵排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