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毕业论文护理学本科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310553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大毕业论文护理学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交大毕业论文护理学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交大毕业论文护理学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交大毕业论文护理学本科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交大毕业论文护理学本科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大毕业论文护理学本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大毕业论文护理学本科(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申请人:冯珍珍学科专业:护理学指导教师:吕慧丽2015年06月. z.-网络教育学院毕 业 设 计 (论 文) 任 务 书专业班级层次*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年月 日起至年 月 日止三、毕业设计论文根本要求:指导教师: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议书指导教师评语: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辩论小组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辩论小组成员毕业设计论文辩论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z.-论文题目:浅谈术中病人低体温对术后恢复的影响学科专业:护理学申请人:冯珍珍指导教师:吕慧丽摘要机体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温调

2、节中枢保持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可使体温恒定在370.2,当手术中体温降至36以下时称为低体温。低体温易致心脏病、血凝病、抵抗力降低、伤口愈合缓慢1等不良后果,加强围术期体温监测,积极防治低体温,对病人术后恢复和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意义重大。 关 键 词:低体温 围手术期 麻醉 手术环境 防护措施论文类型:理论研究论文类型包括:a.理论研究,b.应用根底,c.应用研究,d.研究报告,e.软件开发,f.设计报告,g.案例分析,h.调研报告,i.其它。目 录摘要I目 录II1 绪论12 围术期低体温形成机制13 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13.1 麻醉因素13.2 环境因素33.3 机体散热因素33.4 输

3、液输血的因素33.5 年龄因素33.6 手术因素33.7 自身因素44 术期低体温并发症44.1 增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54.2 降低机体免疫力54.3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54.4 延长术后恢复时间54.5 对病人寒战的影响54.6 其它55 防护措施65.1 覆盖物65.2 室温65.3 输入加温的液体65.4 心理护理75.5 电热毯的应用75.6 减少因消毒液蒸发带走的热量75.7 输入复温的库血、液体75.8 呼吸道的加温75.9 防止体腔热量散失8致谢1参考文献2附 录3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声明5. z.-1 绪论正常情况下,人体可以通过体温调节系统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维持

4、体温恒定在370.2,麻醉状态下患者的体温可以随环境温度而改变,围手术期内患者的核心体温低于36称为围术期低体温。在手术过程中可以从鼻腔温度、肛温或者血温等方面监测患者体温。随着医疗技术的开展,越来越多复杂手术在临床开展,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有文献报道,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2。手术病人在围术期发生体温降低,这来源于麻醉引起的体温调节紊乱以及手术室的寒冷环境。围手术期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一般将中心体温34-36称为轻度低体温,在实施外科手术的病人中50%-70%可发生轻度低体温1。低体温可影响凝血功能、药物代谢、肾脏功能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术后并发症

5、的发生率,对手术病人的危害较大。现对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低体温对机体的危害及预防低体温发生方法和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2 围术期低体温形成机制核心温度是最重要的体温。体温调节反响80由核心体温决定,许多低体温并发症也主要由其决定。两个因素决定核心体温降低的程度:(1麻醉本身。麻醉药会抑制体温调节性血管收缩,将血管收缩的阈值降低2-4。(2核心与外周组织的温差。外周组织温由病人所处的环境麻醉过程中由于麻醉药物或方法抑制体温调节和(或)患者暴露于寒冷的环境而常发生低体温,在施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50%一70%发生低体温I),围术期低体温会对患者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维持手术中体温正常是降低围

6、术期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温度和血管舒缩状态决定。 低体温是麻醉及手术导致的最常见体温失调,3 围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3.1 麻醉因素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于体温调节的影响机制不同。1. 半身麻醉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时,体热再分布是导致围术期低体温的主要原因。神经阻滞抑制正常局部温度调节反响,体温迅速通过传导的方式由中央室向外周室分布,运动神经阻滞减少肌肉运动和*力导致产热减少,散热增加。2. 全身麻醉时,人体对温度的调节功能受到抑制,氧耗量和产热量显著降低,核心温度也降低,热量从机体核心向外周转移,主要是热量散失超过代谢产热。此时的热量散失主要来自皮肤的辐射和对流作用。另外麻醉药对体温调节中枢的改变,全身

7、麻醉降低体温调节反响阈值,且麻醉药多能直接扩*血管以及肌肉松弛药对寒战反响抑制。麻醉方法: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通过对中枢及外周神经的双重影响而削弱了机体对体温的调节作用。麻醉药:麻醉药可使外周血管舒*而增加辐射、传导及蒸发散热。麻醉药潜在的抗交感反响会阻止低温的反响,同时肌肉松弛阻碍产热,降低肌*力并消除寒颤反响将加重热量丧失,低温环境环境温度较高,体温略高,反之体温略低。如环境温度太低,则可造成体温过低。麻醉因素药物可改变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麻醉药物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影响传人路径的活动并扩*血管,增加散热,降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因而导致体温降低。全麻药不但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

8、而且还干扰机体随环境变化的体液转移反响;肌松药使骨骼肌麻醉,丧失增加肌*力的产热反响。麻醉对体温的影响正常中心温度为36.5-37. 5t,中心温度在34-36为轻度低体温(2O常规的保温措施下,有一半的患者术中的中心体温低于369C,有1/3低于35r,而未保温者术后初期体温多在34左右(3)O麻醉对体温调节系统的抑制是导致围术期低体温的最主要原因。全麻对体温的影响全麻期间低体温具有特征性的“三阶段模式,即再发布期一线性期一平台期,每一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病因学根底。全麻诱导引起的血管扩*对中心温度的调节作用是术中血管收缩的3倍,麻醉诱导后末梢血管扩*,身体热量向低于正常温度梯度的末梢活动,产生

9、热量再分布;在全麻诱导后lh的中心温度下降主要是归因于再分布性低温,诱导后2-3 h的中心温度缓慢降低,可能由于热量丧失超过代谢产热所致;麻醉诱导后3一4h后,中心温度通常到达一个稳定阶段,这是由于中心温度到达闭值范围的下限,触发机体血管收缩的主动也在不断减少阁。对肥胖者而言,体热的散失较体热的再分布更重要。椎管内麻醉对体温的影响椎管内麻醉能降低外周和中枢的体温调节作用,椎管内麻醉使阻滞区血管扩*导致热足丧失,产热减少,同时温感觉传人阻滞使中枢体温调节抑制。椎管内麻醉与全麻导致中心温度降低的过程相类似,椎管内麻醉时,由于外周血管收缩作用消弱,使该类患者不能重建中心体温平衡。由于椎管内麻醉从外周

10、阻断了下肢的体温调节性血管收缩,故不能到达主动平台,体温持续下降,这是椎管内麻醉与全麻的主要区别。椎管内麻醉时体温与阻滞平面及年龄呈负相关,如一组研究中,腰麻平面每增加一个节段,核心温度低0. 1590,年龄每增加1岁,中心温度下降0.390。对于短小手术,椎管内麻醉对体温的负面影响可能不甚明显,而椎管内麻醉下行大手术的患者,极有可能出现严重低温。复合麻醉对体温的影响复合麻醉同时从中枢和外周抑制体温调节机制,较单纯全麻或单纯硬膜外麻醉更早出现再分布低体温,线性期体温下降速度也更快。此外,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都可降低血管收缩的闭值,椎管内/全身联合麻醉期间触发血管收缩的中心温度较单纯全身麻醉约低

11、19C。一旦触发,单纯全身麻醉期间血管收缩作用可引起中心温度平台期现象,但管内/全身联合麻醉时则不会出现该平台期。3.2 环境因素Morris证实,假设手术室的室温低于21时,病人往往出现体温过低3。近年来,随着无菌技术的开展,手术室的空气消毒越来越多的采用净化空气层流设备,通常情况下手术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224。由此可见,层流手术室的常规温度和室内空气快速对流的两个因素,会增加病人机体的散热,更容易导致病人体温下降。大量的冲洗在施行胸(腹)腔大手术时,体内脏器及切口直接暴露于环境温度下,术中用大量的未加温的盐水冲洗体腔,导致机体热量散失;并且覆盖在病人身体上的被单在冲洗时浸湿,近一步导致热

12、量散失。3.3 机体散热因素使用挥发性消毒液消毒,消毒液的蒸发要吸收和带走大量热量,使体温下降迅速。手术时间长,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肠管、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使水分从手术中蒸发,都是重要的散热原因4。 另外,术中反复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病人身体上的覆盖巾局部被冲洗水浸透,亦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5。 3.4 输液输血的因素大量快速输注冷晶体或库血通过传导与蒸发可使体温下降。大量输液输血由于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需要通过静脉通道大量的输入库血和液体,可达每分钟100200m1,假设加压可达500-600m1。大量的,快速的冷液体进入病人体内,更加导致了身体的不适。3.5 年龄因

13、素年龄是影响体温的另一因素,青春期正值发育旺盛期,体温控制不太稳定;老年人因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率低导致体温偏低,同时,老年人对温度变化敏感度差。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体温易随室温下降。如1岁婴儿常温下手术1小时体温可下降0.5;手术2小时以上可下降3-4 e3.6 手术因素手术时间长、体表暴露面积大、手术切口大、肠管或腹膜及胸腔内容物暴露时间长、水分在手术中蒸发量大,都是重要散热源。同时术中反复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愚者身体覆盖巾局部被冲洗水浸透,尽管加盖单巾仍不可防止地导致机体热量的散失。大量J决速输注冷晶体或库血可使体温下降。据观察,在室温下输入1u4冷冻库血或1 L冷

14、晶体液可使体温下降0.25。有报道,500 ml库存血在5-10 min被输入人体会使体温降低0. 5 -1。因此.大量输入未复温的液体或血液可明显降低机体温度。此外,假设患者在术中低体温会使麻醉药和肌松剂的代谢和排泄时间延长,并使挥发性麻醉药的组织溶解性提高,从而延长麻醉恢复时间。此外,术中低体温可抑制胶原沉积并延长分解代谢作用,从而导致伤口愈合不良。3.7 自身因素病人紧*、恐惧、害怕等情绪波动,使血液重新分配,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术中易致低体温。病人术前禁食8h左右,如果自身体质较差,会对冷刺激敏感性增强,导致抵抗力减弱,手术引发的冷刺激易引起体温下降6。自身因素强烈的情绪反响会造成生

15、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导致体温发生变化。情绪冲动时,体温上升;情绪低落时体温下降。病人因精神因素、恐惧、紧*、害怕等情绪披动,使血液重新分配,影响回心血量和微循环,术中易致低体温。血液系统的改变体温下降可出现多方面的血液系统异常,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凝血障碍,导致极差的预后。低体温王要是通过对凝血酶和血小板的影响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改变轻度低温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和血液粘稠度升高,会增加心脏做功J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代谢紊乱低温可降低代谢率和氧的供应,体温每降低1,约降低机体需氧量7%。尽管低体温时人体可通过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对氧的需求,但低体温引起的氧传送功能的下降可导致机体严重缺氧,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其明显,轻度出现意识错乱,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