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应急专项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309120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应急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基坑支护应急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基坑支护应急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基坑支护应急专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基坑支护应急专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应急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应急专项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基坑支护专项应急方案江苏。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2012年8月29日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4一、工程简况4二、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4三、编制依据5第二章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5一、基坑支护结构5第三章 施工整体部署6一、总体安排6二、应急救援组织架构6三、目标8第四章 基坑及周边环境变形监测与应急预案8一、基坑监测的目的8二、基坑监测9三、应急预案措施10(一)停电应急措施10(二)基坑降水造成周边建筑物沉降10(三)基坑大幅度变形应急措施11(四)、流沙及管涌的应急处理11(五)汛期基坑积水11四、建立应急管理网络111、应急方案报告程序122、 应急处置方案12第

2、五章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3一、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目标13二、安全施工保证体系13三、安全施工保障措施13四、安全文明措施144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简况拟建。位于。,施工现场与。,建筑物为框架结构,地上5层、地下2层,其中四周为纯地下室。地下室开挖深度为现地面下约9.511.0米,基坑东距。约5米,南距用地红线约7.5米,西距用地红线约2.32.5米,北距。路约。米。工程地质勘察和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均。院。完成。二、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一、工程地质:拟建场地拟建场地所处地貌类型属。漫滩。按揭露的先后顺序将各层地基土岩性特征及分布规律自上分述如下: 层填土:灰褐色黄褐色为主,成分

3、较杂,不均匀,松散为主,表层0.300.80m以近半年来原建筑物拆除未清理的混凝土块和碎砖块等建筑垃圾为主,下部主要由流塑可塑的粉质粘土组成,填龄约1015年。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703.10m;层底埋深:0.703.10m。-1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为主,局部软塑,中(偏高)压缩性,局部为粘土,含氧化铁,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无摇震反应。场区局部缺失,厚度:0.402.30m;层底埋深:1.803.80m。-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局部为软塑流塑粉质粘土,夹少量粉砂薄层,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偏低韧性,无摇震反应。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708.60m;

4、层底埋深:4.4011.10m。-3层粉土:灰色,湿很湿,中密为主,局部稍密,中压缩性,局部砂粒含量较高,摇震反应中等迅速,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粘粒含量中等。场区西南角缺失,厚度:0.707.60m;层底埋深:7.1014.10m。-3-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局部为流塑粉质粘土,夹少量粉砂薄层,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偏低韧性,稍有摇震反应。该层为-3层粉土中的夹层,主要分布于场区东部,厚度:0.501.30m;层底埋深:5.808.60m。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局部为流塑粉质粘土,夹粉土薄层,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偏低韧性,稍有摇震反应。

5、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806.30m;层底埋深:11.7015.80m。层粉砂:青灰色,饱和,稍密为主,局部松散或中密,中压缩性,局部为粉土,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粘粒含量较低。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308.00m;层底埋深:15.3021.50m。层粉砂:青灰色,饱和,中密为主,局部密实,中(偏低)压缩性,局部夹粉土,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除云母碎片外,颗粒磨圆度较好,粘粒含量较低。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709.10m;层底埋深:20.5027.80m。层粉砂:灰色青灰色,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中(偏低)压缩性,局部夹软塑可塑粉质粘土薄层,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

6、石、云母,除云母碎片外,颗粒磨圆度较好,粘粒含量较低中等。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408.40m;层底埋深:25.9029.90m。层粉细砂:灰色青灰色,饱和,密实为主,局部中密,中(偏低)压缩性,局部夹软塑可塑粉质粘土薄层,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除云母碎片外,颗粒磨圆度较好,粘粒含量较低。场区普遍分布,该层未穿透。-1层粉质粘土:灰色,可塑为主,局部软塑,中压缩性,夹粉砂薄层,局部为粉土,稍有光泽,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稍有摇震反应。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层粉细砂中,厚度:0.602.60m,平均1.13m;层底标高:-32.10-24.71m,平均-27.29m;层底埋深:31.9

7、038.90m,平均34.37m。二、水文地质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类型属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自然蒸发和侧向渗流。勘察期间测得初见水位埋深约在0.502.00m之间,稳定水位埋深约在0.302.15m之间。三、编制依据1、南京浦口乐都汇购物中心基坑支护图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南京市深基坑管理细则宁建规【2012】4号3、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宁建规字【2012】3号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5、建筑基础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设部建质【2009】87

8、号)7、南京市建筑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管理实施意见宁建工字【2009】104号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第二章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一、基坑支护结构1、本工程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8.00m,本设计标高采用相对标高。2、基坑坑底标高-13.00m-12.00m,自然地面标高-0.50m,基坑挖深11.50m12.50m。3、根据本基坑的挖深及周边环境,确定本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取1.1。4、综合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求

9、,尽可能避免基坑开挖对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的影响,以“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方便施工”为原则,确定本基坑的支护形式:(1)挡土结构整个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桩加二层圆环钢筋砼支撑支护结构型式。(2)止水帷幕基坑GHJKLA段采用三轴深搅桩8501200套一孔施工法施工,基坑ABCDEFG段采用三轴深搅桩850600套两孔施工法施工形成止水帷幕。第三章 施工整体部署一、总体安排1、专项救援小组各个人员互相配合,深基坑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二、应急救援组织架构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架构为加强本工程安全,并能与建设方、监理及有关承包单位有效协调,对本工程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统一领

10、导救援,将成立如下深基坑救援小组: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表职 务姓名职 称主要职责救援组组长。高工负责指挥协调抢险救援工作副组长。高工协助组长工作副组长。工程师协助组长工作副组长。安全员协助组长工作。组员。高工协助组长工作。组员。高工协助组长工作组员。工程师协助组长工作组员。高工协助组长工作组员。工程师协助组长工作组员。工程师协助组长工作。工程师协助组长工作组员。监测员协助组长工作2、建立现场救援反应机制负责对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对每道工序进行全面监控,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把握施工动态,否决不利于施工质量的一切工序,建立质量管理网络如下: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编制应急预案成立抢险领导小组组建抢险队

11、、救护车配备应急物资、设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订未发生发生3、救援小组成员责任应急救援领导组职责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是项目部的非常设机构。负责本标段施工范围内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布置、实施和监督协调工作。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及善后处理,按照国家、行业和公司、指挥部等上级有关规定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共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安全保卫组、事故救援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专家技术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处理组等八个专业处置组。4、.各救缓组职责: 应急救援办公室 负责人:。主要职责:负责“预案”日常的管理工作,负责重大事故

12、的报告,通知指挥组全体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实施应急救援任务时与其他处置组协调工作,按照经理的命令调动抢险队伍,机械物资及时到位,实施抢险救援工作。 组员 负责人:。主要职责:组织力量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事故救援组 负责人:。主要职责:根据专家技术组的技术建议和事故现场情况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组织抢险力量进行抢险救援。 医疗救护组 负责人:。 主要职责:组织医护人员迅速展开对伤员的急救,有必要时应立即与120急救中心联系,请求增援,并派人在路口等候指引。 后勤保障组 负责人:。主要职责:迅速组织车辆运送抢险队伍及抢险物质,必要时立即切断主电源,并与医

13、疗救护组协作保障所需物品的使用。 事故调查组 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勘察取证,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配合上级调查组工作。 善后处理组 负责人:。主要职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伤亡人员的医疗、抚恤、安置等工作,并于保险公司协调理赔事宜。专家技术组 负责人:。主要职责:对于现场情况准确的评估,做出正确判断,对于现场专业论证各组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争取零事故发生,并按照国家、地方政策、法规和实际要求认真履行自己的责任,不虚假操作,诚信、自律为本,争取取得施工阶段性胜利,圆满完成任务。三、目标1、目标深基坑施工圆满完成任务,

14、无人员、设备损伤,保证施工质量。第四章 基坑及周边环境变形监测与应急预案一、基坑监测的目的施工监测是支护“信息化施工”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支护设计施工受地质、水文环境、天气、荷载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设计方案难以完全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监测,应用信息控制法实施全程跟踪动态设计便显得尤其重要,其监测目的总结如下:1、反馈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动态信息及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影响的各种信息。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确保其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以防不测。2、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比较,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为施工单位确定和调整下一步施工提供依据。3、将现场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业主、监理及设计方,以优化设计,达到工程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二、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