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人物形象0530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308616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四人物形象053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四人物形象053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四人物形象053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四人物形象053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四人物形象053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四人物形象05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四人物形象053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四人物形象、课文内容、课文字音字形归纳 第一单元第四册1关汉卿窦娥冤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叟,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是一位多才多艺、风流倜傥甚至有点放荡不羁,亲自参加杂剧演出,谙熟舞台艺术,遭时代遗弃却在艺术上取得极高成就,敢于向黑暗、丑恶宣战,对人民痛苦、不幸给予极大同情,富有旺盛生命力和极强战斗精神的伟大剧作家。窦娥是元代底层善良、孝顺、坚强而走向反抗的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形象代表。恶霸行贿衙门逼民女认罪; 窦娥含悲怨气干云霄飞雪。六月飞雪怨气冲九宵; 三年亢旱正义昭人间。贪官恶霸沆瀣一气弄奸欺民; 老妇弱女相依为

2、命负屈含冤。四册2 曹禺雷雨 周朴园他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他有着当时社会中资本家都有的一面:阴险,狡诈,虚伪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别人的生命。同时又具有封建大家长的专制、自私、冷酷、无情。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正直,善良,但是在周公馆却备受凌辱和压迫。生活磨练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的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她以撕毁5000元支票的举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她的唯一要求是“见见我的萍儿”,表现出她那纯洁崇高的母爱。她终于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蘩漪是五四运动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

3、表。她敢爱敢恨,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当然,她对旧制度的反抗是有一种畸形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在一定意义上她也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而剧本又使她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的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庭院深,锁住几代悲欢离合; 雷雨震,了却两家恩怨情仇。两代人血缘姻缘纠葛遗孽债; 三十年亲情爱情错杂酿悲剧。四幕话剧血缘纠葛针砭封建时弊; 两代男女爱恨混杂展现复杂人性。第四册3 英国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哈姆莱特形象1 、哈姆莱特是古代丹

4、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和他在“威登堡大学”里所受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2 、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像一个思想家那样地思考许多哲学问题,却找不到答案。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 3 、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造成他行动上的延宕。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4 、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

5、原因。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克劳狄斯弑兄夺嫂篡王位害侄儿罪不容诛;哈姆莱特报仇雪耻失爱人死母亲同归于尽。叔父杀父夺母数次设诡计欲置侄儿于死地; 王子含悲忍痛几番想放弃终放决心到心头。第二单元 第四册4柳永词两首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秦楼楚馆,舞女歌伎,是个很资深又很敏感的话题。而奉旨填词的柳三变几乎一生都与之关联。达官显贵,那些“文明儒雅”的正人君子们凭着权势纸醉金迷在秦楼楚馆,醉生梦死在舞女歌伎群中,但他们很难在心底上接受她们,他们的身份地位颜面不容许被她们“玷污”。柳永不怕,也不同。他以善良、真挚的同情心体察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妇女,他放下傲视

6、权贵的“白衣卿相”的架子,以心换心,和舞女歌伎做朋友,以满腔的真情温暖那些冷冰冰的心、滴血的灵魂。在世人泼满污水的地方,柳永看到了看到了权贵崇高面具下的卑鄙,也看到了歌伎“肮脏”身体上高洁。柳永一生杂于青楼酒肆之中,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柳永是一个极富才情,生性自由,通晓音律,渴求功名,仕途坎坷,体恤底层人民,少壮流连于青楼酒肆,晚年穷困潦倒,第一个专业作词的婉约词人。云树怒涛桂子荷花钱塘名胜秀; 钓叟莲娃羌管菱歌江南人情美。分开时泪眼婆娑执手凝噎; 别离后杨柳依依晓风

7、残月第四册5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 “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还有,他发明的“东坡肉”,还是个美食家。苏轼提携后人,有“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苏轼是一位性情率真,天赋极高,豪放旷达,一生仕途

8、蹭蹬,屡次遭贬,在诗词书画散文方面都取得的极高成就的罕见的艺术全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雄赤壁独领风骚; 公瑾醉歌孟德赋诗大丈夫各抒怀抱;儒雅周郎雄姿英发迎小乔拒曹贼; 落魄东坡华鬓早生酹大江叹人生。第四册6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早年投奔耿京义军,阻止金军南侵。次年正月南下晋见宋高宗,南归之后并没有得到重用。又因北方人的身份以及傲岸不屈,刚强独立的个性而遭受排挤与打击。他一生经过了“三仕三已”的曲折仕途,最后怀着复国无望的悲愤心情病逝于铅山故居,享年68岁。 辛弃疾一心报效国家,收复失地,但当权者却畏首畏尾,只想苟且偷安。他一生是悲剧性的,但不是岳飞式的悲

9、剧,也不是袁崇焕式的悲剧。而是猛虎囚于牢笼的悲剧。正是这种悲剧性的人生经历使他有了磅礴的创作激情,将自己的悲愤、抑郁倾泻于词,寻求人生的另一个出口,成就了中国词史上的一座巅峰。辛弃疾是一位文武兼备,见识超群,一生致力于北伐抗击、收复中原却始终没有机会的,富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杰出词人玉簪螺髻风雨树; 红巾翠袖英雄泪。 叹廉颇老英雄遭遇谗人; 忧百姓乐社鼓忘却国耻。季鹰思莼鲈羞见刘郎;符子过金城浩叹树围。(符子是桓温的字)张浚草草北伐兵败符离惜赵括难堪大任;金兵汲汲南侵烽火扬州叹百姓惨遭荼毒。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美芹悲黍;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铁板铜琶。(郭沫若写辛弃疾)第四册7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

10、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宋代著名词人,号易安居士。李词分为前后期,词风婉约。前期多写相思离愁,情感真挚细腻,如醉花阴;后期多写孤寂愁苦,词风哀婉凄苦,如生生慢。 李清照是一位才华卓异,气质高雅,身份尊贵,词风婉约,前半生生活幸福美满,后半生痛苦哀愁的伟大女词人。佳节重阳又添一段新愁; 销魂黄花复增三分凉意。丈夫死亡身心憔悴花开无人摘; 河山沦陷深情凄惨雁过旧时识。纤纤玉指,捏住的恰似万钧之笔; 盈盈小字,浸润的全是伤悲泪水。第三单元 第四册8鲁迅拿来主义鲁迅的那种批判精神。那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超人意志,一种刚毅果敢、临危不惧的勇士精神。面对旧社会,面对专制政府,面对流氓

11、歹徒,面对御用文人,鲁迅敢于斗争,并且是直戳痛处、游刃有余。适当读一点鲁迅的文章,让自己在混沌的现实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鲁迅是一位早年立志学医,中途弃医从文,爱憎分明,敢于战斗,无情揭露批判吃人的礼教和人性的劣根性,深切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闭关媚外皆不可提倡; 占有挑选方才叫拿来。占有宅子不可做孱头昏蛋废物; 拿来精髓须辨别鱼翅鸦片烟枪。第四册9美国 弗洛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母亲是孩子自然世界的故乡;父亲是儿童人类世界的律法。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才是成熟的爱; 你符合我所以我爱你乃为父爱之本。母亲教给儿女良知和爱的能力;父亲培养孩子理智及思的能力。第四册10短文三

12、篇 法国 蒙田热爱生命 虚度光阴耗费精神;热爱生命完善自身。乐于生才不苦于死;耽其业方可丰其果。法国 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有思想录留于世 人生脆弱一滴水一口气足以失掉生命;思想强大可恢弘可精细竟能囊括宇宙。思想成就各人的尊严竖起人生的丰碑;名利束缚自己之才情灰颓灵魂之志气。美国 富尔格姆 信条人生信条并非政府金科玉律; 生活法则只是学园公平分享。分享公平懂礼貌爱收拾养成好习惯;安全健康爱卫生睡午觉拥有好品德。第四单元 第四册11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深入阐述了自己“遭极辱而不

13、自杀”“受极刑而无愠色”的原因。第一,因忤逆君王即使“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看来那时不识时务,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什么气节。即使死去,也不过九牛亡一毛,与蝼蚁死去无异。第二,如果在遭受极辱之后再自杀,别人会认为是畏罪自杀,也不会认为死于气节。 第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一个人的死是轻还是重,要看他因为什么而死。司马迁认为如果自己因为君王的专断或者名节的损毁而选择自杀,那么这种死是轻于鸿毛的。其实,司马迁受辱不死也不是因为顾念妻儿和缺少死的勇气,真正的原因是担心“文采不表于后世”,担心未竟的事业因为自己的死而付诸东流。司马迁之所以对生命与事业的有如此的崇高信念,

14、是因为他发现往昔那些和自己一样遭受磨难而不屈服的人才能名垂青史。西伯姬昌被拘禁创作出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有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司马迁是一位博闻强识(zh),刚正不阿,再遭受极辱的情况下仍发愤完成巨著的伟大史学家、思想家。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思发愤铸成信史照尘寰。(郭沫若写司马迁)蔺相如是一位不畏强权,精忠报国,深明大义、机智勇敢、临危不乱、为人大度,深谋远虑,不计荣辱得失、智勇双全的外交家和政治家廉颇,

15、一位瑕不掩瑜的历史人物,廉颇是中国历史上令人饮敬的著名军事家。令人钦敬的特点有三:一、忠勇,二、爱国,三、勇于改止错误。文相如顾全大局国为先,武廉颇勇改过错和为贵。无足智神勇,怎能完璧归赵护国威;非胸怀坦荡,何言负荆请罪将相和。第四册12班固苏武传班固自幼博览儒学,涉猎百家。父彪病死,留下了遗作后传。班固返乡为父守丧,阅读后传手稿,觉“所续前史未详”,遂生著史之志。公元58年起,着手编撰汉书。公元61年,有人告发班固“私修国史”,皇帝下诏收捕。其弟班超担心其兄受屈而难以自明,骑快马从家乡驰往京城,在汉明帝前申说班固著史之意。明帝奇其才,并任他为兰台令史。此后二十余年,班固“笃志于儒学,以著述为业”。公元89年, 窦宪远征匈奴,班固随行,窦宪大败北单于,命班固撰写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公元92年,窦宪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自杀,洛阳令对班固积有宿怨,罗织罪名下狱。同年死于狱中,年六十一岁。此时所著书,八“表”及“天文志”均未完成。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和帝命其妹班昭就东观藏书阁所存资料,续写固之遗作,然尚未毕便卒。同郡马续,乃昭之门人,博览古今,帝乃召其补成七“表”及“天文志”。苏武 在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