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小重阳节的传说50字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303107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的小重阳节的传说5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重阳节的小重阳节的传说5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重阳节的小重阳节的传说5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重阳节的小重阳节的传说5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重阳节的小重阳节的传说5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阳节的小重阳节的传说5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阳节的小重阳节的传说50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阳节的小小说重阳节的小说传说50字 九九重阳节就要到了,又是一年赏菊饮酒的日子,以下是xx整理的重阳节的小小说,欢迎参考阅读!篇一:重阳节的小说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她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突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十二个月全部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探询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她就决定前往造访。谁知她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有一天,她忽炙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停地向她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突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停地

2、向桓景点头。就这么,桓景跟着白鸽,最终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突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瞇瞇的对她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她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她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快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故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桓景回到故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家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她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周围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

3、口,说是能够避瘟疫。安排妥当后,她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突然抬头看见人群全部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多个回合,瘟魔斗她不过,转身就跑。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今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大家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篇二:重阳节的小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瘟神,只要她一出现,村里的人就会病倒,老百姓受尽了折磨。有一位少年叫景恒,瘟神夺走了她全部亲人的生命。她立誓要学习法术,战胜瘟神。她

4、四处寻访名师,不畏路途的遥远和艰险,在仙鹤的指导下,最终找到了终南山上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她一学就是十年,最终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神又要出来作恶,你的本事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和一把斩妖剑,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了周围的一座山上,让大家把茱萸叶插在身上,每人喝一盅菊花酒,自己则持酒仗剑,准备治魔。快看,瘟神杀气腾腾地往村子这边来,可是村子里一个人也没有,瘟神正纳闷呢,突然一阵茱萸香和菊花酒气扑鼻而来,熏得她头晕脑涨。抬头一看,村民们全部躲在山上呢,气得

5、瘟神哇哇叫着冲上山来。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多个回合就把瘟神刺死剑下。滚滚黑气退却了,老百姓欢呼雀跃,在山顶上庆贺胜利。今后,九月初九登高的活动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篇三:染布缸神传说传说民间有一对青年夫妻,因受哥嫂的欺压逃出故乡,在一个芦荡里搭起了草房遮风避雨,并就地种粮糊口,日子过得很艰苦。一天她俩在田里干活,突然走来两个衣裳破旧的人,一个眉粗眼大,持着个破烂袋,一个是面目清秀,腰里挂着个宝葫芦,开口就要讨饭吃。这对夫妻二话没说把准备自己吃的两只黄面笼糕给了她们,自己饿着肚子。这俩人快乐地边吃边唱:我有一棵草,染衣蓝如宝,穿得化化烂,颜色仍然好。边走边撒下很多小草。冬去春来,这里长

6、满了很多草,锄也锄不掉,夫妻俩以为奇怪,丈夫突然想起这草是去年那两个人撒下的,听她们唱着说,能够染色,然后夫妻俩割下草,沤在两只大缸里,第二天缸中水变蓝了,但染不上色,心想这下可上了当。没过几天,晚上刮起了大风,刚睡下,门外有些人敲门,说要借一宿。这对夫妻便起床开门点上油灯一看,是去年讨饭的,看她们可怜就把客人留下来,安排她们睡在大缸上并铺了玉米秕子和稻草,用刷墙多出的一袋石灰粉垫在草下做枕头。小夫妻安排好,准备去睡觉。客人说今天我讨了点菜,另一个说我葫芦里还有点酒,我们一起喝,说着就拿起酒喝上了,说来也怪,葫芦里有倒不尽的酒,一会儿大家全部喝醉了。午夜里她们酒性发作,把吃的酒菜全部吐进缸里,

7、并把当枕头的石灰袋也滑到缸中,早晨两个人用木棍一搅,挟起破袋和葫芦就跑了。第二天一早,夫妻俩发觉缸水变黄了以为奇怪,便把白布浸在缸里试染,拿出后很快布由黄变成蓝色。丈夫便追上那两人,问了个明白,她们说这种草名叫蓝草,加上适量的石灰和酒就能染色。今后夫妻俩就开起了染坊,生意越做越大。事后她们才知道原来那两个人是染仙梅福和葛洪,她们专教穷人染色,使各地的老百姓穿上色牢、漂亮的青蓝布衣。梅、葛两仙创造的用灰酒发酵使蓝靛还原的方法,在各地广为传授,后人便将梅、葛二位师傅尊为染布的祖师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域染坊内全部挂上梅、葛二仙纸祃。在湖南、湖北地域每十二个月九月初九重阳节染坊内全部要祭奠梅、葛仙

8、翁,祭奠时除放上梅葛二仙纸祃外,还要放上观音、财神、家堂的板印纸码及酒菜等,供奉结束后祭品一起烧化,染坊内的师傅及帮手聚集一起开怀畅饮,祝福染布缸神常伴,请求染仙保佑,明年染出的布品质好、色度牢,故旧时的民间染坊常见墙壁上贴有缸水调和、缸中出金等吉祥词幅。篇四:骊山传说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全部很勤劳,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因为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全部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她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她们上山后,半山腰忽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她家,把她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谷全部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何让她全家九月九登高。这事传开后,大家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