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297537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南通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南通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南通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南通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通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通市富民增收五大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省第十三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 省委省政府关于聚焦富民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若干意 见,结合南通实际,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切实加快 富民进程,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高水平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制订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以人 为本富民优先、改革创新拓宽渠道、突出重点精准施策、强化保 障托住底线的基本原则,以释放创业富民潜力为重点,以夯实产 业富民基础为根本,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要务,以激励高层次 人才增收为带动,以保障困难群体增收脱贫为底线,全面落实国 家、省及我

2、市已出台的各项富民增收政策,多措并举激发各群体 增收活力,推动富民增收与经济增长互促共进,创造全市人民美 好生活,建成体现高水平要求、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二)主要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到 2020 年,城乡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分别达到 55000 和27000元,居民收入在 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 体之间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确保 2020 年、力争 2019年,年收入 7000 元以下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共建共享的格局 基本形成。二、五大行动计划(一)创业富民行动计划 发挥重点群体创

3、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政策配套、能力培 训、环境营造,着力打造富有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鼓励城乡居 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通过创业致富。到 2020 年,全市地税 部门新增有税申报户 4 万户。(市人社局牵头,市教育局、市委 农办、市农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国土资源局、南通地税 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办等参与)1支持青年大学生创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鼓励 本地高校及职业院校在校学生、毕业生以及通籍学子,以创新引 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高校创办创新创业学院,建设一 批创业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园,扶持青年及大学生优秀创业项 目,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实现创业教育、培训、实践有机结合。 到

4、 2020 年,全市新增青年大学生创业实体 5000 家。2支持通籍返乡人士创业。实施“通籍英才归雁计划”,鼓 励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南通籍人才、企业家、在 外务工人员等返乡创业,采取政策贴息、融资担保、扩大抵押物 质押物范围等激励措施,整合建设 20 个具有区域特色的返乡人 员创业基地,到 2020 年,全市新增返乡人员创业实体 10000 家。3支持科研人员自主创业。落实国家、省关于支持高校、 科研院所、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在职和离职创业的相关 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办或与企业家合作创办科技型企业、科技 服务机构。到 2020年,全市新增科技型创业实体 2000家。4支持海

5、外归国人员创业。制订海外归国人员创业启动支 持办法,每年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 市场前景好,特别是“3+3+N”重点产业领域的创业项目,在创 办启动阶段予以重点支持,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到 2020 年,全 市新增海外归国人员创业实体 250 家。5强化创业载体平台建设。加快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 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鼓励盘活闲臵厂房、商业用房建设 创业基地,到2020年,全市各类众创空间总面积达到 10万平方 米以上,建成市级以上创业孵化基地40 个、创业型乡镇(街道) 50 个。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创业发展平台、电商孵化 基地,促进“互联网+ ”创业发展,

6、到2020 年,全市电子商务交 易额达到 2800 亿元。(二)产业富民行动计划 突出高效、特色发展,着力推进一批产业项目建设,加快产 业转型升级步伐,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就业结构调整和工资收 入水平提升,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引导机制,依法保障工人收 入,实现经济效益与富民效应双提升。到 2020 年,全市新增企 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25 万人,个人所得税有税申报面扩大 到 46% 。(市经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城乡建设局、 南通地税局、市农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市行政 审批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等参与)6大力发展中高端制造业。坚持创新引领、项目推动,做 强做大船舶海

7、工、现代纺织、电子信息以及智能装备、新材料、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3+3”重点产业,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 升级,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延伸, 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到 2020 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 500家,百亿级工业企业达10家、 10 亿级工业企业达 300 家,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到 40 万元 / 人。7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项目投入、企业培育,加快 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环境

8、服务等新兴服务 业态以及数字经济、创意经济、分享经济、新金融等新经济,着 力打造一批在省内外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示范性服务业集聚区 和特色楼宇,促进服务业规模扩大、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到 2020 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50%,营业收入超 50亿元的服务业重点企业达到 20家,营业收入超100亿集聚区 达到10家,市区亿元楼宇、主题楼宇分别达到 25座、50座。8积极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加快推进建筑、家纺、电动工 具、茧丝绸、长寿食品等特色富民产业智能化、集群化发展,充 分挖掘南通脆饼、新中乳腐、颐生酒、白蒲黄酒、王氏保赤丸等 传统品牌优势,推动扎染、刺绣、蓝印花布、红木雕刻等传

9、统民 间工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支持发展“一 镇一业”、“一村一品”,重点培育打造一批市级以上特色小镇。 至 2020 年,制造业营业收入超 50 亿特色富民产业达到 50 个, 营业收入超百亿特色富民产业达到 30 个;建筑业从业人员稳定 在 160 万人;全市驰名商标认定保护总数达 70 件,江苏省著名 商标达 400 件,省名牌达 300 个。9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通过技能提升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加强大学生职业见 习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多层次职业技能终身培训体 系。推进实施“十百万千”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打响“南通工 匠

10、”品牌。到 2020 年,全市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累计 达 10 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 80% ;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 数达 760 人。(三)农民增收行动计划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挖掘现代农业增收潜 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和农村旅游,稳 步推进农村改革,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全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市委农办牵头,市农委、市粮食局、 市旅游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农发局、市人社 局、人行等参与)10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 种养加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沿江精细蔬菜产业带、沿海现代渔 业产业带和一

11、批应时鲜果、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农 产品生产基地,到 2020 年,全市高标准农田占比突破 80%,设 施农、渔业面积占比分别达到 20%和 28%,建成蔬菜园艺 200 万 亩、生态林业300万亩,培植一批产值超 10亿元县域特色产业。11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推进长三角休闲观光农业示范 区建设,全市建成3 个全国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 个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0 个江苏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以及 300 个 休闲观光业经营主体,到 2020 年,休闲观光农业综合经营收入 达到50亿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10个旅游风情小镇,20个 乡村旅游特色村,100 个星级乡村旅游区

12、。研究制订乡村旅游民 宿管理办法,鼓励农民利用闲臵农房和宅基地,发展乡村民宿。1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全托管”、家庭农 场、粮食全产业链联盟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优扶强农业龙头 企业,扩大农民合作社综合社试点,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到 2020 年, 全市家庭农场经营比重达到50%,粮食生产“全托管”服务覆盖面 达到纯作粮食面积的50%以上,农业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80亿 元,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万人。13确权赋能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全面推进以“三权分臵” 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水域滩涂 经营权等入股

13、农业龙头企业试点,完成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 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深入推 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 退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试点。依法保障进城农民 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资产收益权。(四)人才集聚行动计划 深入实施新一轮江海英才计划和产业人才发展行动计划,完 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落实各项创新资助、社保补贴、住房补贴、 成果转化奖励等优惠政策,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形成政企合力, 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收入水平,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到 2020年,全市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数量达到 6.8万 人。(市人才办牵

14、头,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政府国资委、南 通地税局等参与)14高技能人才。健全“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 才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企业首席技师制度,引导企业按照技能等 级合理确定技能人才薪酬水平。加快建立职业资格与职业教育学 历“双证书”制度,对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 (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 待遇。建立高技能人才奖补制度,在人才引进、购租住房、子女 上学等方面予以支持。15科研人员。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完善科研人员工资 水平决定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赋予创新人才和团队更大的人财 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探索建立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薪 酬制度,

15、技术转让(许可)所得的净收入或者作价投资取得的股 份(出资比例)不低于 90%的部分作为成果转化奖励,实施股权 奖励递延纳税政策,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离岗创业、 兼职兼薪。16企业管理人员。落实南通市深化市管企业负责人薪酬 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完善薪酬考核与管理办法,推行职业经理 人任期制,科学确定薪酬水平、激励机制,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 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强化民营 企业家创业激励,鼓励民营企业家扩大投资,参与国企改革,推 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稳妥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 试点。(五)脱贫攻坚行动计划 大力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推动各项惠民政策、惠

16、民项 目、基础工程等最大限度向经济薄弱镇村、低收入人口倾斜,强 化社会保障兜底功能,切实改善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至 2020年, 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 7000 元以上,92 个市级经济薄弱村 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达到 50 万元以上。(市委农办牵头,市委组织 部、市级机关工委、市人社局、市农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 市卫计委、市住房保障局、市残联、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等 参与)17支持创业就业增收脱贫。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到经济薄弱 地区投资兴业,积极开发各类公益性服务项目,开展农村低收入 户劳动力培训,促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鼓励有劳动能力的残疾 人通过劳动增加收入,积极开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在全市建设 100 个残疾人之家,实现 1500 名以上残疾人集中就业。18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脱贫。建立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 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 地托管、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 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