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三轮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还原模型突破非匀强电场选择题(李龙军)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296659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还原模型突破非匀强电场选择题(李龙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还原模型突破非匀强电场选择题(李龙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还原模型突破非匀强电场选择题(李龙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还原模型突破非匀强电场选择题(李龙军)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还原模型突破非匀强电场选择题(李龙军)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三轮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还原模型突破非匀强电场选择题(李龙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三轮复习课教学设计案例-还原模型突破非匀强电场选择题(李龙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物理三轮复习教学设计案例还原模型突破非匀强电场选择题(长沙市长郡中学 高三物理 李龙军)【教材分析】1、 电场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内容,历年高考对电场的考查一直是个焦点。2、 非匀强电场的内容既是重点,更是难点。3、 近年高考试题对非匀强电场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点电荷(单个和多个)、线电荷和面电荷。【学情分析】1、 我校学生整体层次较高,要求在高考中要尽量少丢分,然而很多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模型总结应用能力其实并不强,而且不善于思考,还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2、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要均等,要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3、 本节课是方法的探究归纳

2、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当然也要结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上课前告诉学生上课的内容,学生会将结论记住,在课堂上机械的,剧本式的配合老师,没有深入的思考,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没有要求学生预习。4、 面对新现象,新问题,没有唯一固定的答案,学生有浓厚的探究欲望,为其思维的发散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本节内容,数学运算,物理理论要求不高,适当地又降低了学习难度,选择探究式教学是最佳的途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通过对几个典型例题的探究分析,找到几种还原模型处理非匀强电场选择题的方法,并会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灵活运用。b)通过对同一个问题中可能涉及的多种

3、模型和方法进行反复对比分析,找到最佳方法,培养学生总结模型和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a)复习单个、多个点电荷的相关知识,提炼相关模型。b)经典例题分析,学生自己找方法。c)归纳总结,提升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热情: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逐步积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参与:养成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交流:在自由开放平等的探究交流空间,能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友好评价,和谐相处。【重点难点】重点:非匀强电场的几种典型模型。难点:模型的迁移应用。【设计思想】本节课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思考,备教材,备学生,

4、备教法,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让学生设计,营造一个“安全”的教学环境,广开言路,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引导共振。【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单个点电荷模型特点: 2.等量异种点电荷模型特点: 3.等量同种点电荷模型特点: 二、典例探究:(一)单个点电荷的电场例1.在直角坐标系Oxyz中有一四面体OABC,其顶点坐标如图所示。在原点O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平面ABC构成一个等势面C若将试探电荷+q自A点沿+x轴方向移动,其电势能增加D若在A、B、C三点放置三个点电荷,-Q所受电场力的合力可能为零(二)等量异种点电荷

5、的电场例2.如图所示,真空中M、N处放置两等量异种电荷,a、b、c为电场中的三点,实线PQ为M、N连线的中垂线,a、b两点关于MN对称,a、c两点关于PQ对称,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移动到c点时,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定正确的是AM点处放置的是负电荷Ba点的场强与c点的场强完全相同Ca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D若将该试探电荷沿直线由a点移动到b点,则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三)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例3.两个等量同种电荷固定于光滑水平面上,其连线中垂线上有A、B、C三点,如图所示。一个电量为2C,质量为1kg的小物块从C点静止释放,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B点处为整条图线切

6、线斜率最大的位置(图中标出了该切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E=2V/mB 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C 由C点到A点的过程中,电势逐渐升高D AB两点的电势差UAB=-5V四、多个电荷的电场例4.如图所示,AB为均匀带有电荷量为+Q的细棒,C为AB棒附近的一点,CB垂直于AB。AB棒上电荷形成的电场中C点的电势为0,0可以等效成AB棒上电荷集中于AB上某点P处、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在C点的电势。若PC的距离为r,由点电荷电势的知识可知0=k。若某点处在多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则电势为每一个点电荷在该点所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根据题中

7、提供的知识与方法,我们可将AB棒均分成两段,并看成两个点电荷,就可以求得AC连线中点处的电势为A0 B0C20 D40例5.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三角形abc,顶点a、b、c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所示,D点为正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E、 G、H点分别为ab、ac、bc的中点,F点为E点关于c 电荷的对称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D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为零B.E、F两点的电场强度等大反向、电势相等C.E、G、H三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D.若释放c电荷,c电荷将一直做加速运动例6.静电场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0和d

8、为已知量。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以x=0为中心,沿x轴方向做周期性运动。已知该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其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为A(0A0,故A项错误;当x=0时,此时要求的场强为O点的场强,由对称性可知EO=0,对于C项而言,x=0时E为一定值,故C项错误。当x时E0,而D项中E4k故D项错误;所以正确选项只能为B。6、(2010福建高考)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两圆环的圆心O1和O2相距为2a,连线的中点为O,轴

9、线上的A点在O点右侧与O点相距为r(ra)。是分析判断下列关于A点处电场强度大小E的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正确的是 KS*5U.C#OABCD【答案】D KS*5U.C#【解析】当时,点位于圆心O处,可以把O1、O2两个带电圆环均等效成两个位于圆心处的点电荷,根据场强的叠加容易知道,此时总场强E=0,将r=0代入各选项,排除AB选项;当r=a时,A点位于圆心O2处,带电圆环O2由于对称性在A点的电场为0,根据微元法可以求得此时的总场强为,将r=a代入CD选项可以排除C。7、(2009江苏高考)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在轴上分布如图所示,轴上两点B、C点电场强度在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