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试卷分析范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29612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试卷分析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试卷分析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试卷分析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试卷分析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物理试卷分析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试卷分析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试卷分析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试卷分析范文初中物理试卷分析范文篇一:初中物理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一、试题范围及难度: 这次考试的考查范围是初三物理的前四章,内容包括:内能及内能的利用、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欧姆定律的一部分知识。考查的难度偏简单,因为欧姆定律还没有深入地练习,同时考虑到学生这一段学习可能不太适应,所以我们打算以基础题为主,注重知识过程的考查。题型以概念、物理含义、定性判断、分析推理的题较多,而计算的题较少,同时加强实验的操作、分析能力。 二、考试成绩: 从考试成绩上看,全校468人参加考试,80分以上人数为245人,占总人数的52.35%,及格人数为332人,占总人数的70.94%,不及格人数为1

2、36人,占总人数的29.06%,优秀人数比我们预期的成绩要好,但不及格的人数比我们预期的要多。 三、出错原因 选择题第6题,题目已知验电器A带正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问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发生移动的电荷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有不少学生选的是移动的电荷是正电荷,可见学生对电荷的知识没有完全理解。分析原因:学生对微观粒子的知识刚开始学,不太容易理解,平时也做过这样的习题,可能对错的题学生没有理解好。解决方法:在讲解这部分习题时,再多加一道相似的题,给学生以巩固练习的机会。 选择题第11题,给出一个串联电路中两个电压表的示数,让求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此题50%的学生都出错了。

3、分析原因:此题需要的电学知道较多,包括电路的识别、电压表的识别、串联电路电压的知识,可见学生对电路的知识掌握的不好。同时有些同学没有注意到题目中要求的是R1的电压,有的选成电压表的电压了。解决方法:在对电学习题进行讲解时,要多注意基础题型的扎实训练。同时在基础习题上进行变式训练,使题型逐层深入,带领学生澄清思路、突破难点。同时在平时做题时多注意审题的训练,如可以让学生在平时做题时将关键词画下来,讲题时,让学生由题中的关键词讲起,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关键词的捕捉能力。 授课:XXX选择题第13题,比热容的图像题。本题是借助图像考查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此题45%的学生出错了。分析原因:学生对比热

4、容的概念没有很好的理解,有的概念虽然理解了,但与图像结合到一起又弄不清了。分析原因:学生对图像题有些不熟悉,再加上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得分率不高。解决方法:图像题在物理题中的应用较多,在后面的欧姆定律和电功率中更是题型多变,把握好图像题的分析方法,对平时的作业中的图像题多关注,多让学生讲解,让学生遇到图像题不再犯难,有法可依,思想清晰起来。 实验题38题,利用器材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其中要求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写结论,这是课本上的重点,并且探究的结论在笔记本上写过,但不少学生还是出现了错误。分析原因: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缺乏理解,不知道谁与谁有关系,谁与谁没有关系。解决

5、方法:在平时的讲解中重视对物理量概念的讲解,是物理这门课区别于其它课程的地方,让学生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概念的适用范围,概念的易错点在哪里。 实验题第39题,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出现错误较多的地方是:“从表中计算出三次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其原因是(”和“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这两个问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实验的应变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能暴露出平时在做实验时学生对于实验中的现象缺乏分析。解决方法:在实验中加强一些细节的培养,如误差分析、故障排除等的操作。并且在做题多关注实验题,特别是实验题中的变化习题加以总结,让学生拿到题知识怎样入手,朝

6、哪个方向去思考。 授课:XXX总之,下半学期的内容更加重要也更另难,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改进:(1)加强同头备课,研究对基础题的变式拓展,使学生澄清思想(本文来自:WwW.JiaoshiL 教师 联盟 网:初中物理试卷分析范文);(2)在图像题和实验题以及学生的易错题上下功夫,多总结方法,使学生有法可依;(3)提高效率,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把知识学到手。 初中物理试卷分析范文篇二:初中物理试卷分析 第一次物理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来源及命题范围: 本次试卷出处是大连市以往中考中的模拟试题,及部分省市中考试题,再结合本学期前两章及十三章力和机械的前三节内容重难点进行了适当

7、修改,编排而成,试题按照大连中考格式命题和赋分。力求做到7:2:1。 本次月考命题思路:1、考查学生前两章的学习效果;2、警示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要认真。因此试卷着眼于基础知识,但又强调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做题习惯。 二、试卷反映出的问题: 考试结束后,许多学生说试题很容易,能得高分,但实际上,全校九十分以上人数14人,85分以上53人,80分以上100人。因为我们在批卷时是严格按照中考评分要求处理的,对于细节学生处理不好的,扣分,填空中,专用名词文字错误扣分,字迹无法辨认扣分,计算题:数带错,单位不统一。单位不写全,写错单位扣分,等等。学生丢分严重的是简答题和综合题里的两个小问。 授课:XXX还

8、有丢分原因是:1、概念不牢固:表现在选择题上,干扰选项一出现就分不清,语言表述一改变就不确定。 2、不能准确分析题目要求:同一物理现象有多个考查点,究竟题目考查什么知识点,学生拿到题不认真辨析,总认为是平时练习时考查的知识点。错误较多。 3、解题不规范,分析能力差:表现在计算题,不出现公式依据,直接用导出式,角标不写或写错,解题过程中单位乱带,计算缺乏技巧。 4、简答题答题缺乏方法,习惯不好:像试题看错漏看、没注意到提干变化等现象还不断发生,说明每次考试后考试经验总结不够,不扎实。 5(还有不少学生的计算能力十分薄弱,甚至有不少同学连最基本的物理公式都没有掌握,导致计算题许多学生不得分,从而造

9、成不及格。 三、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初三物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采取如下具体措施加以纠正: 1(重视物理规律的归纳总结,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自己能够总结出相关的物理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真正理解物理规律的含义,从而才会运用物理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2(加强物理计算能力的训练,从最根本的计算方法、步骤、技能讲起,让每一个学生至少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方法,形成最基本的计算技能,在这个基础上再一步一步前进。杜绝还有学生一见计算就置之不理的现象重演。 3(加强典型题目的讲解,例如,简答题的训练,如何要让学生去想到这三分的考点是什么,要求学生对于课堂上讲过的题目,自己做过的题目,一定要掌握,不能在以

10、后考试中让讲过的、做过的题目仍然不会做的现象再次出现。这样,学生整体进步,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授课:XXX4(尽可能的增加平时小测试的次数,考试在很大程度上会反映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被忽视的问题,就增加平时考试这个问题,我说一下物理组现状,初三物理组现在是三个教师,教八个班级物理课,每人每天都是最少三节课,还得写教案,学案,准备实验器材,还得听课,批改作业,各个班级的物理课代表,可能是很愿意和老师沟通,每天早晨都收一堆作业,然后屁颠屁颠的送办公室,老师不批吧还不好,批吧哪有时间,最后只好牺牲中午午休简单批改一下,说实在的,物理组老师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真的很大。在此希望校领导考虑下,能

11、不能解决下实际困难,进一个新的教师。 初中物理试卷分析范文篇三: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抚州市20132014学年度 八年级上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本报告是在崇仁一中、金巢实验学校、资溪职业中学、临川一中、临川七里岗中学等学校的试卷抽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整合而成。 一、试卷结构和试题分值分布 1(试卷结构: 全卷分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实验题、探究题五大题型,共22个小题。 试卷结构如表一 表一 2(各章节分数分配(如表二)。 3 二、试题特点: 1(难度适宜,注重双基 试卷中基础题的题量约占73%,内容包括长度的测量、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声现象、物态变化、生活中的光现象、透镜成像、质量

12、体积和密度等重点知识,知识覆盖面较广,注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试题的起点要求较低,内容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各题型中都体现基础题的考查,基础题分布合理,符合考生的解题心理,有利于考生发挥出水平。 授课:XXX2(将知识与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考查,符合当前学生认知的特点 注重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较多地考查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产以及人类生活方面的联系。如第1、2、3、10、11、12、13、14、15(2)、16、19、小题体现了生活与物理的紧密联系,第4、5、9小题的现代科技发展问题等等,体现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 3(注重物理图表处理能力,注重物理逻辑思

13、维能力的考查 全卷共涉及18幅图1个表格,要求学生能对这些图进行有效的观察、分析、判断、解答或描绘。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图像能力方面较高的要求。 4(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题侧重对探究实验过程中数据分析处理、结果评估的考查。试题没有全面考查探究的完整过程,而是针对探究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如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记录数据、交流评估等环节。试题呈现的探究活动过程不会很复杂,但特别强调考生亲历过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从而避免了学生凭记忆、规律答题。 从试卷的结构上将实验与科学探究题占总分的40%,同时在其它试题题型中还有体现。实验探究试题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尤其突出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14、度与价值观”、知识迁移的能力、实验的体验性等各个层面目标的考查。例如;第18题第三问,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能不能看到反射光,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实验的学生,那根本没法答题,而后一问则考查了实验结论的生成过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不在一个平面呢,按习惯思维不少学生答“不在”,为什么呢,因为F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这些都是对反射定律没完全理解造成的,或者该结论就是教师上课时直接给出来的。 三、答卷分析 1.样本说明: 授课:XXX以崇仁一中八年级学生作为样本 2.数量分析(总分为:100分): (1)最高分:100 (2)最低分:17 (3)平均分:66.18 (4)及格率:64.65,

15、 (5)优秀率(80分以上):34.67, 三.答题中的主要问题 1(双基知识掌握不实 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理解不透,不求甚解,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导致解题时出现判断失误。一些较为明显的失误如下:错误率最高的是第6题,计算反射角和折射角,这是因为学生根本没完全理解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一些学生则胡乱的将一些角度套入反射或折射角的计算中,双如第13题,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造成的是,不少同学没完全理解“色散就是一种折射现象”导致少选B,平时的教学中学生都清楚记得“形成彩色光带”是一种色散现象,而不敢将它选入选项,误选入其它错误选项。 2

16、(审题粗心 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中养成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未看清题意或遗漏了题中的某个条件而失误。如第6题将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83?”看错;第15题第2小题的“检查口腔先拿镜子烧一烧”而不是“为什么要用酒精烧”;第16题单位没统一就直接计算容易出错。很多学生在审题时缺乏耐心和细心,有的学生“丢三落四”,导致失分。又如第19题第 三问,则项坠的密度是多少,出题者意图是考查二个知识“密度计算”和“密度单位换算”,而不少学生认为“这种题做得多了”而没看清后面的单位与前二问的单位不同,导致没乘10。 3.实验探究能力有待提高 授课:XXX如第18题第3小题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20题第4小题的“研究声的利用”实验,失分较多。特别是第22题第5小题中的“用黑色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