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道德成分分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296111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教师道德成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教师道德成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教师道德成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教师道德成分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教师道德成分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教师道德成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教师道德成分分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教师道德成分分析摘要:高中教师道德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其内容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关于教师道德成分的理论研究对未来实践十分关键,本文主要以高中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教师道德的主要成分及其结构。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佳木斯第一中学三个学年的教师进行调查,运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高中教师的道德主要包括七种成分。七种成分包括:基本素养、个人修养、信仰、责任意识、对党的态度、职业素养及学习素养。了解高中教师的道德成分及结构不仅能够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而且能够为教师的甄别、选拔、评价、培训、招聘等提供理论依据,具有科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教师道德

2、的理论研究,将有助于今后有关高中教师道德工作的开展。关键词:高中教师;道德;成分分析前言: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高中教师道德成分的探析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教育方面的实践性提供依据,也为高中教师道德的评价指标做出补充,以及为教师的道德培训提供依据,具有科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另外,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做到“为人师表”,青年期是建立自我同一感的关键期,高中时期正是形成道德观的一个关键时期。“人像手提包一样,他也得在人格市场赶时髦,因此他还得注意市

3、场上究竟需要哪种人格?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一般来说是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过程创收的,家庭教育则作些补充。”参考文献1(德)埃里希弗罗姆.陈学明译.寻找自我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91.2 韩玉.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J.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4):4.1可见为消除师源性的消极影响,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十分关键。然而,道德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哪些,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关于道德的理论研究却是最基础和必要的。本文的研究是通过对高中教师的问卷调查,以及运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高中教师的道德成分包括那些层面,进而得出结论,以期对未来的理论研究有所帮

4、助。1 研究综述1.1 研究背景不可否认,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道德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是处于中心位置的。“道德建设”问题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科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道德建设也应随之而不断更新,赋予其新的含义,做到与时俱进。我国有“礼仪之邦”之称,关于道德更是历史悠久,道德是社会生活中制约人们行为的一种手段,它使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性,是对法律的一种补充,适用的范围更广,更被人们所了解。自古至今,中国关于道德理论不断在发展,从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的德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圣为贤的道德理想,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

5、辱观,可见道德一直都受到重视。在西方,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昆体良、夸美纽斯、第斯多惠、杜威、巴莱格等,在前苏联国家,克鲁普斯卡娅、凯洛夫、苏霍姆林斯基等都非常注重教师道德的研究,他们的师德思想对教师教育产生重大影响。21.2 问题的提出过去的一些研究,多数集中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德育在教学中的运用,师德失范现象以及道德的未来发展趋向等。师德建设的研究中存在着概念混乱、内容偏颇、方法单一和理论深度不够等问题,未来师德建设研究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由教化本位向内生本位转化和研究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 3 李清雁.师德建设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8):35-36.3师

6、德建设需要基础理论研究的支持,可见对有关教师道德成分的理论研究是很有必要的。1.3 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 假设教师道德所包含的众多内容可以归为几个层面,这几个层面是教师道德的主要内容,且各个层面都有一定相关,对这些主要层面进行考察,便可得出教师的道德水平,也可以为教师道德评价标准及道德测试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选择定量研究中的问卷法,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4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13. 5 张奇.SPSS for Window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应用M.北京

7、大学出版社,2009:300-301.4问卷法是根据道德方面所包含的内容,尽可能多的编制试题,对被试进行初测,去掉不合适的题目,并对信效度进行检验,达到标准的才可以施策。发放问卷,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2 问卷调查方式与要求 本文数据来源于佳木斯第一中学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学年的教师。将编好的问卷发给各个学年的教师,问卷答案以五个选项为主,部分题目有六个选项,实施不记名作答,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选择其中一个最符合自己的选项,题目并无正确答案。投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5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44份,问卷有效率为96%。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包括:人格的

8、独立性、自主决策与判断、遵守社会规范、诚实守信、良知、爱国爱家爱校、责任意识、职业觉知等多方面内容,共38道题目。注意在问卷的编制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编制试题,在初测过程中,除去有歧义的题目和信效度不高的题目,有时题目可以保证信度很高但效度却不尽如意,则该题目也不可使用,信度是效度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对于收上来的问卷,如果被试所有题目都选择一个选项,或多数题目空缺,没有按照要求答题的,此问卷应作废,不可拿来充数。问卷发放的整个过程要求严谨、实事求是。在处理数据时,应实事求是的分析、计算,对于缺失值应进行合理的处理,不可随意填写,更不可随意更改、删除数据,使数据向着自己研究的方向靠拢。3 问卷的编

9、制3.1 数据赋值原则由问卷发放所得结果并不具有统计效力,需要将这些称名数据转化为等距或等比数据。本文采用领导者评分法,即专家根据问卷的题目以及选项,根据内心的“道德标准”给每个题项打分,评分标准:给分范围19分,最低分为1分,最高9分,可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如图1所示:选择5名领导者对题项进行打分,取其平均数作为最后选项的最终得分,并将整理的被试选项替换为专家的评分,此时数据变成了可以运算的等距数据,具有统计效力。将所得数据整理并导入到SPSS17.0软件中分析,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以期得出教师道德的主要成分。195社会普通人的道德水准低于普通人的道德水准高于普通人

10、的道德水准图1:评分标准3.2 数据删减原则对问卷调查得出的等距数据,运用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因子分析的意义,按照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对问卷试题进行删减:(1)删除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共因子上具有接近载荷的题目,(这里采用的删除标准是因子负荷的数值为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同)。(2)某个公共因子下只有一个题目,这样的题目要删除。(3)删除在公共因子上的最大负荷小于0.35,共同度小于0.4的题目。删减题目后对剩下数据继续做主成分因子分析,如此循环往复,多次进行,直到满足以上原则。54 数据统计结果4.1 统计结果问卷剩下19道题目,数据满足要求,输入SPSS17.0软件中,得到

11、以下结论:表1 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680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Approx. Chi-Square507.952Df171Sig.000由表1KMO值大于0.6,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结果的卡方值达到了显著水平,即P0.001,表明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因子分析。图2 碎石图图2为公共因子碎石图,横坐标为公共因子的序号,纵坐标为各因子对应的特征值。根据Cattell倡导的碎石图检验法,前七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故应提取七个因子。表2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12、Component1234567十六.773三十五.641三十六.607.479十五.520-.373二十四.518.472二十二.702二十一.631二十.629二十六.813三.392.458二十八.849三十二.835七.785三十一.680十四.830二十五.499.570十一.366.686一-.620十二.587表2输出的结果为旋转后的原始变量与各公共因子之间的相关矩阵,按系数由大到小排列。结论:由表4可以看出题目的分布,因子一包括15 16 35 36 24题,因子二包括20 21 22题,因子三包括26 3题,因子四包括28 32题,因子五包括7 31题,因子六包括14 25题

13、,因子七包括1 11 12题,共计19道题目。4.2 公共因子的命名公共因子的命名,根据公共因子命名原则,对这七个因子分别进行命名,如下所示:因子一 信仰(爱校、爱社会、爱国家)因子二 对党的态度(认同、捍卫、理解)因子三 学习素养(学习倦怠、理性精神)因子四 职业素养(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对职业的兴趣)因子五 责任意识(保护意识、生态意识、义务的承担、言行一致、责任感 )因子六 基本素养(自主决策、人格独立)因子七 个人修养(诚实、良知)4.3 问卷信度分析将保留的19个项目的数据输入SPSS17.0中,进行信度(内部一致性)分析,如下:表3 总量表信度分析表Cronbachs AlphaN

14、 of Items.73223表3采用信度系数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显示,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732,一致性较高。4.4 公共因子的分析4.4.1 信仰信仰是一个人内心的认定与灵魂的持守,是一种持久的心理状态与精神追求,它不是对某种观念和意识的简单接受,而是一种道德操守在一个人灵魂深处的内化,体现出人生价值在人行为上的可靠落实。“信仰是一个人的基本态度,是渗透在他全部体验中的性格特征,信仰能使人毫无幻想地面对现实,并依靠信仰而生活”。 6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三联书店,1988:184.6教师信仰是教师在教育生活中的一种激励性、超越性、永久性力量,是教师实现自己理想的内在要求,是教师面对教育活动中的艰难困苦、失败挫折重新树立信心的精神动力。教师信仰是教师由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凝聚性的力量,它可以把无数的被时间和事件切割的生命碎片凝聚为一个新的整体,就像画家把各种不同的色彩凝聚为一幅美丽的图画,音乐家把各种不同的音符凝聚为一首壮丽的交响乐。 7 孙丽娟.论教师信仰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8,(5):1.7教师信仰作为一种道德约束力、一种群体凝聚力、一种终极关怀,对教师的职业操守、专业发展、个体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教师信仰是教师道德的必要因子之一。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