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295853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准备工序在面板或配线架已经就绪、双绞线已经理线完毕后,方可进行模块端接.在端接前,应准备好工具、模块及模块配套的压线盖.制作标尺使用多余、废弃的双绞线制作两个标准长度的标尺:总长标尺(300mm )和护套标尺(250mm ).制造方法:用钢皮尺测量双绞线的长度,用剪刀剪出指定长度.整理即将端接的双绞线如果是面板端的双绞线,将盘绕在底盒内的双绞线展开,去除底盒内和双绞线上的杂物.如果是配线架端的双绞线, 将穿入模块孔的双绞线从孔中抽出,从配线架上方预留给跳线治理器的空间中穿到配线机柜的正面来.端接工序端接点上的双绞线长度至少应有500mm以上其前端的200mm在端接前剪去,

2、由于 顶端的双绞线中的绞距有可能会松散.1.剪出端接长度自面板平面或配线架平面开始,使用总长标尺与所端接的双绞线比对后,用剪刀贴总长标尺外边沿剪断所端接的双绞线.-可编辑修改-2.重新制作线缆编号双绞线在剪短时,往往将线头附近的线号一起剪去,为此需重新制作线号.由于端接在距线头处 50mm以内,因此线号应放在距线头处 100mm以外,通常 应保存两处.由于这是正式保存的线号,因此根据标准,它应该使用能够保存10年以上的标签材料制作.当然,有些工程中使用号管或干脆使用油性记号笔,也未尝不可.在水平双绞线的护套内, 有一根撕裂带.在用剪刀在护套边沿上垂直剪一个缺口后,可以使用撕裂带斯开护套.由于撕

3、裂带为锦纶丝所制,十分柔软,因此宜用剪刀剪去.-可编辑修改-4. 剪出护套长度自面板平面或配线架平面开始, 使用护套标尺与所端接的双绞线比对后,用剥线根据贴总长标尺外边插入所端接的双绞线后环绕一圈,切断护套层,然后拔下被切下的护套.该位置就是双绞线与模块的交界处.如果1个配线架中所有的双绞线在端接后全部等长,那么就可以做出很漂亮的配线架反面造型.5.剪去十字骨架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使用端接六类带十字骨架的非屏蔽双绞线之前,应贴着护套剪去四对双绞线芯线中间的十字骨架.在剪线时,应注意不得损伤芯线包括铜芯和绝缘层.-可编辑修改-9.将远离护套边沿的两对线卡如打线槽内将双绞线平放在模块中间的走线槽上方注

4、意:是平行于走线槽,不是垂直于走线槽旋转双绞线,使靠近模块走线槽底的两对芯线的颜色与模块上最靠近护套的两对IDC色标一致不可交叉.如果无法做到一致,可将模块掉转180度后再试.7.双绞线放入模块走线槽内在确定双绞线芯线位置后,将双绞线平行放如模块中间的走线槽内,其护套边沿与模块的边沿根本对齐可略深入模块内.8.将靠近护套边沿的两对线卡入打线槽内由于靠近护套的两对打线槽与双绞线底部的两对线平行,因此可以将这两对线自然向外 分,然后根据色谱用手压入打线槽内.注意:尽量不改变芯线原有的绞距.前两对线刚好在护套边,因此根本上不需要考虑绞距.这两对线将远离护套,因此需将 它自然的理直后,放到对应的打线槽

5、旁保持离开护套后的绞距不改变,然后根据色谱用手压入打线槽内.注意: 如果为了保证色谱而被迫改变绞距时,应将芯线多绞一下,而不是 让它散开.10.将8芯线全部打入打线槽内在芯线全部用手压入对应的打线槽后,使用1对打线工具将附带的剪刀启用将每根芯线打入模块的打线槽内,在听到“喀哒声后可以认为芯线已经打到位.此时,附带的 剪刀将芯线的外侧多余局部自动切除.-可编辑修改-11.盖上模块盖在全部端接结束前,将模块的上盖中的线槽缺口对准双绞线的护套边沿,用手指压入模块.此时,双绞线与模块中的走线槽方向平行,如果要将双绞线与模块中的走线槽方向垂直如:配线架中的模块有此要求,那么可以将双绞线弯曲 90度后从上

6、盖中间的线槽中出线.12.双绞线垂直于端接面当模块需安装在配线架或在面板中必须背后出线时,可以在盖上模块盖后,将双 绞线垂直转动90度,让双绞线从模块盖中间的穿线孔中穿出.但应注意双绞线的护套在模 块中的位置仍然保持在原位置.收尾工序在模块端接完毕后,应尽快将模块插入面板或配线架内,以便利用面板或配线架保护模块的端接性能.在面板端,将模块卡入面板的相应卡口内,然后将面板装在底盒上.在配线架端,将模块退回配线架背后,顺势将多余的双绞线理顺不再扭曲后,卡入配线架的相应卡口内.模块端接方法的理论解释众所周知,模块端接处的故障大多是NEXT 近端串扰超标.而近端串扰是指一对线发出的电磁波“串进了另一对

7、线,引起杂波电平过高所致.因此模块端接处要想方法减少 线对对外发出的电磁波,同时也要想方法减少线对接收外界电磁波的水平.模块端接点附近NEXT干扰产生的原因之一根据电子技术中的天线理论,当一对线的两芯分开时, 这一对线的两芯线之间形成了一个磁场,当另一芯线或模块内的芯线印刷线路板上的印刷金属线被“网入磁场时,就会感应到这些不该接收的电磁波,形成了NEXT干扰.这是模块端接处不可防止的现实,但可以减小.方法之一就是:四对线仍然保持绞距,并就近端接.本文建议的端接方法的理论根底在此次介绍的模块端接方法中,由于双绞线平行进入模块的端接处,必然有两对线先端接,其余两对线后端接.那么先端接的两对线由于刚

8、出护套,因此无法形成绞距,因此最理想的方式是让他们就近打在最靠近的端接点上.而远的两对线那么可以保持绞距直至端接点旁在散开,这样四对线内的电磁场始终在各自对绞的芯线之间,因而减少对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同时芯线对绞而产生对电磁波的对消水平也能够充分发挥抗干扰作用.过去的端接工艺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此次使用的是180度KeyStone模块,这已经成为行业中流行的标 准模块结构.在常规端接方法中,双绞线是从四个端接点的中央插入,四个线对向各自的方向分散后端接,尽管散开后的长度都小于标准规定的12.7mm,但由于距离短,四个线对中的绞距全部散开,形成了四个相互干扰的交变电磁场,实际结果是仍然会产生较强的NEXT干扰.两种端接方法经比照试验同一个人、同一根线、同一个模块证实前者可以将NEXT值改善2dB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欣慰的数据.实际上,这种端接方法是向产品质检部门学来的.在学会并看到到比对数据后,再从理论上找原因而得出上述理论依据.-可编辑修改-Welcome ToDownload !欢送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