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材检验细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295389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排水管材检验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给排水管材检验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给排水管材检验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给排水管材检验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给排水管材检验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排水管材检验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排水管材检验细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塑料、铸铁给排水管材检验细则塑料管道:及时、公正地出具有效检验数据。:检测产品几何尺寸的符合性,如壁厚、直径、长度、角度和垂直长等的测量。:GB/T 8806-2008 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四、仪器设备1 . 游标卡尺0150mml度0.01mm0300mmft 度 0.02mm0500mmW 度 0.02mm2 .光学显微镜025mmlW度0.001mm3 .钢直尺0500mml度0.5mm01000mmft 度 0.5mm4 .钢卷尺 07.5m精度1mm5 .直径九尺1555 mm精度0.05mm50300 mm精度0.01mm300600 mm精度0.01mm600900 m

2、m精度0.02mm9001200 mm精度0.01mm6 .壁厚规010mmft度0.01 mm7 .微分筒025mms度0.001mm8 . 直角尺。五、试验步骤测量要求一般要求测量量具的准确度7.3.3 壁厚7.3.3.1 选择量具或仪器以及测量的相关步骤,使结果的准确度在下表3 要求的范围内,除非其他标准另有规定,应使用光学显微镜、壁厚规或微分筒进行测量。7.3.3.2 最大和最小壁厚在选定的被测截面上移动测量量具直至找出最大和最小壁厚,并记录测量值。7.3.3.3 平均壁厚在每个选定的被测截面上,沿环向均匀间隔至少6 点进行壁厚测量。由测量值计算算术平均值,按上表的规定修约并记录结果作

3、为平均壁厚,em7.3.4 直径7.3.4.1 选择量具或仪器以及相关的步骤测量试样在选定截面处的直径(外径或内径), 使结果的准确度在下表4 要求的范围内,除非其他标准另有规定。7.3.4.2 按表 A.2 选择被测截面,测量部件的直径。7.3.4.3 最大和最小直径在选定的每个被测截面上移动测量量具,直至找出直径的极值并记录测量值。7.3.4.4 平均外径平均外径de,m可用以下任意方法测定A)用九尺直接测量;B)按下表5的要求对每个选定截面上沿环向均匀间隔测量的一系列单个值计算算术平均值,按上表4 的规定修约并记录结果作为平均外径de,m7.3.4.5 平均内径使用符合7.3.4.1 的

4、量具,用以下任意方法测定:A)按上表5的规定间隔测量一系列的单个值,对单个测量值计算算术平均值,按表 4的规定修约并记录结果作为平均内径dim;B)用内径九尺直接测量。7.3.4.6 中部直径按 7.3.3 或 7.3.4 测定的未经修约的值,用式(1) 、式(2) 、式(3)任一公式计算中部直径dm:dm=de.m-e m( 1)dm=di,m +em (2)dm=0.5(de,m+di,m) ( 3)式中:de,m 被测截面的平均外径;di,m 被测截面的平均内径;em 被测截面的壁厚按表 4的规定修约后记录结果。注:该方法不适用于热塑性结构壁管材和管件。7.3.5 不圆度根据 7.3.3

5、.4 测定选定截面中直径的极值,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应符合下表6 的要求,按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计算不圆度。7.3.6 管材的长度7.3.6.1 选择测量的量具或仪器和相应的步骤,使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符合下表7 的要求,除非其他标准另有规定7.3.6.2 用规定的量具测量单根管材的总长或有效长度。测定管材的总长时,应在内表面或外表面平行于管材的轴线处进行测量,且至少测量三处,均匀分布在管材的圆周上。当有测量值计算算术平均值时,按上表7 的规定修约并记录结果作为管材的总长。用机械切割并能保证垂直切割的管材可以在一处测量。如存在承口,用管材的总长度减去承口部分的深度(s) ,记录得到的结果作为管材的有效长

6、度。7.3.7 管材和管件的断面垂直度7.3.7.1 选择测量管材和管件端面垂直度的量具或仪器以及相关的步骤,使测量评估的准确度在公称直径0 200mm寸为0.5mm公称直径 200mm寸为1mm除非其它标准另有规定。7.3.7.2 检测步骤a) 按 7.3.4.4 的规定测定部件的外径。将部件放在一个水平的平板上,在部件和平板之间加垫必要的垫块以解决如承口或其他凸起部位等引起的部件轴线与平板表面不平行的问题。按 图 1 所示放置直角尺,使其位于部件的直径处并与部件接触。旋转部件至直角尺与管材端面的间隙为最大是的位置。如果直角尺与端面为一点接触,则测定并记录与该端面对面的另一点到另一点到直角尺

7、间的最大距离L1除其他标准另有规定外,应按式(4)计算不垂直度:(4)7.3.8 弯曲度7.3.8.1 在生产后管材在常温下至少放置24h。试样两端截面应与轴线垂直。7.3.8.2 用精度不小于0.5mm的量具测量,测量线为长度大于试验长度的细线。7.3.8.3 步骤:将试样置于一平面上,使其滚动,当试样与平面呈最大间隙时,标记试样两端与平触点。然后将试样滚动90,使奥妙面向操作者,用卷尺从试样一端贴外壁拉向另一端,测量其长度。在试样两端标记点将测量线沿长度方向水平拉紧,测量线至管壁的最大垂直距离,即弦到弧的最大高度,如下图27.3.8.4 结果处理7.3.9 其它尺寸的测量见标准GB/T 8

8、806-2008六、试验结果七、试验报告管材管件检测1 范围本细则规定了管材、管件检测的取样、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仪器设备、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5836.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5836.2-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0002.2-2003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20221-2006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16800-2008排水用芯层发泡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

9、B/T2480-2000建筑用硬聚氯乙烯(PVC-U)雨落水管材及管件GB/T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8801-2007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坠落试验方法GB/T8802-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GB/T8803-2001注射成型硬质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丙烯月青- 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和丙烯月青-苯乙烯-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ASA)管件 热烘 箱试验方法GB/T 8804.13-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QB/T2803-2006硬质塑料管材弯曲度测量方法GB/T8806-2008

10、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GB/T14152-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GB/T13526-2007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二氯甲烷浸渍试验方法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厅P检测项目参数仪器设备1拉伸屈服强度电子拉力试验机2扁平试验万能机3绚卡软化温度绡卡软化温度测定仪4落锤冲击试验落锤冲击试验机5纵向回缩率烘箱6烘箱试验烘箱7坠落试验低温试验箱8液压试验管材耐压试验机3检 测 项 目参 数 及 仪 器设备要求4接样或抽样4.1 委托检测4.1.1 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4.1.2 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

11、或伴送,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4.1.3 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如试样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4.1.4 检查样品状态,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4.2 抽样检测4.2.1 抽取样品时要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并在抽样单上签章;一旦抽样完毕,立即将样品封装好贴上加盖有本中心公章和受方代表及第三方代签字的封条,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4.2.2 检查抽样单、登台帐是否按要求内容逐填写清楚明确。5 检测前检查5.1 检查检测任务单与样品上否相符。被检样品数量、规格、 尺寸是否符合检测标准要求。检测人员对不符合要求的样

12、品,有权暂时停止检验,写明原因,上报检测室主任等待处理。5.2 检查检测使用的计量器具、仪器设备是否在检定的有效期内。5.3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运转正常。5.4 检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6 取样方法6.1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随机抽取4根,每根切取一个1米长管段。6.2 排水用芯层发泡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随机抽取6根,每根切取一个长度不少于1 米的管段。6.3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随机抽取10只。6.4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材随机抽取4根,每根切取一个1 米长管段。6.5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件随机抽取6只。7 试验方法7.1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

13、为23 2条件下进行。7.2 拉伸屈服强度/MP按GB/T8804.2-200测定7.3 维卡软化温度按GB/T8802-2001 测定。7.4 纵向回缩率按GB/T6671-2001 测定。7.5 落锤冲击性能按GB/T14152-2002测定。7.6 烘箱试验按GB/T8803-2001 测定。7.7 坠落试验按GB8801-88测定。7.8 静夜压试验按GB/6111 测定。8 在检测过程发生异常现象及意外情况的处理办法8.1 异常现象8.1.1 被检样品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与其正常特性不符时。应立即停止试验,检查受检是否影响继续检测的准确性。如有影响。待查明原因后重新试验。8.1.2 检

14、测过程中,设备仪器量值系统出现非材料检测属性的间断,不均匀等异常情况,应停止试验,取下试件,重新核查仪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待确认正确后,方可重新开始。8.1.3 当首次测量超差时,应停止试验查找原因,如属人为误差,应重复试验予以消除,如属设备,仪器误码差,则应立即调整或更换,检测工作方能重新开始。检测所得结果离散过大或与日常检测相差甚远,应对检测的全过程详细检查,若发现有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 消除之后,重新试验,若未发现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则检测结果有效。8.2 意外情况8.2.1 检测过程中如发生停电或非人为的自然事故而造成试验中断,应保护样品,待复恢正常后,如对检测工作无影响,则试验可继续进行,否则检测要重新开始。8.2.2 检验中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应中止试验,保护样品,待排除故障修复后方可继续试验,如继续试验影响质量及结果,试验工作必须重新开始。凡因检测工作失误或其原因, 而造成样品破坏,无法得出完整的检测结果时,所有检测数据应作废,应重新试验,检测 原始数据以重新试验的结果为准,不得将次两次试验数据拼凑在一起。9 检测后的检查9.1 对检测仪器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并记录。9.2 对全部检测数据进行复核,确认无误,方可将试验的试件清理做报废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