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的教案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293651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的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的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的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的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的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的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的教案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执教者:水亭柏园学校 王建丰学情分析:在7年级上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物质的溶解性,并学习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一些生活经验也让学生对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这些知识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堂课以动手实验为载体,学生对此有较高的热情,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来。教材地位:本课是8年级上第一章第6节。在学完水的浮力后的第一个内容,也是从物理知识向化学知识的过渡。并且为以后的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基础。是一堂与生活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课。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溶液的特征和组成,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了解其他常见

2、的溶剂,并知道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能力是有差异;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等实验的基本操作。二, 情感目标: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自身参与探究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三,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不同物质分散状况的探究,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培养科学探究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重难点分析: 重点: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特征及其区分;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 难点:溶液概念的理解;准确区别悬浊液、乳浊液与溶液。教学器材准备:多媒体课件,高锰酸钾晶体,固体碘、

3、烧杯,水,酒精和玻璃棒。学生学习材料准备:食盐、粉笔灰、水、色拉油、柴油、试管、滴管、药匙、玻璃棒、抹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7年级上册已经初步学习了物质的溶解性,知道了,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不同的液体对物质的溶解的能力也不同。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相关的知识。请大家把书翻到27页,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板书同时投影出课题。板书: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二、新课教学。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教师演示P27 活动高锰酸钾和固体碘的溶解实验。)在表面皿上分别展示高锰酸钾、固体碘,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出示投影,要求学生

4、在观察实验的同时思考以下问题:1、高锰酸钾+水碘+酒精1观察二种物质的颜色和状态2振荡后仔细观察分散在水中和酒精中的微粒(你还能看到二种物质的固体颗粒吗?)3静静放置在桌面上约一分钟,固体与水、酒精出现分层现象了吗?2、怎样才能使固体碘更快的溶解,有哪些方法?3、在实验中:高锰酸钾、固体碘、水和酒精四种物质中,什么物质被溶解?我们把它称为什么?什么物质能够溶解其它物质,我们把它叫什么?(通过投影把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列出。)讲解:1、溶质:象高锰酸钾、固体碘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问:我们把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物质叫什么呢? 溶液。3、溶液:溶质在溶

5、剂中溶解后得到的物质(高锰酸钾溶液、碘酒溶液、食盐水、糖水) 板书: 溶质一、溶液: 溶剂(多媒体展示练习):1、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糖水酒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碘酒溶液2、鱼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里溶解了,它是溶质吗?3、泰山特曲的标签上经常写着 “酒精度:33%”,这说明里面有成分,它是溶质吗?里面的溶剂是。小结:通过练习2、3,我们能得出结论: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投影)4、各种饮料,比如:可口可乐,它里面溶剂是什么?溶质有哪些?强调:通过对上面的4个思考,我们能了解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溶质;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有多种; 溶液颜色不一定是无色的;两种液体互溶时

6、,一般情况下量多者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但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是溶剂。(过渡):教师拿出一瓶农夫果园,问:它属于溶液吗?为什么喝前要摇一摇?不是。有固体颗粒沉在液体里。引导学生分组实验:P28活动,同时把实验单发到各个小组,要求学生边做实验边观察,把现象记录在实验单实验单上。(注意:)1、如何振荡试管? 2、如何用滴管滴加液体? 3、加的液体的量要适量。表格1:(附实验单上,同时投影。)物质名称实验步骤 编号食盐+水粉笔灰+水色拉油+水色拉油+柴油12341振荡后分散在水中的微粒(填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或看不见)2振荡是否浑浊?3静置后是否分层,稳定吗? 通过对上面的表格内容分析,和学生讨论

7、得出以下概念:观察2号试管,现象: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推出: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生活事例:有些药水如“钡餐”服用时需要摇匀,液体会变得混浊不透明,就是悬浊液。还有泥水,血液,长江三角洲 观察3号试管,现象:液体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推出:2、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生活事例:牛奶,放的时间长一些,会出现一层白色油脂,这就是乳浊液。还有吃火锅时锅上面漂浮一层油、肥皂水等。 悬浊液、乳浊液里含有多种物质,我们把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3、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板书:二、悬浊液、乳浊液、混合物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8、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3、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问:1、溶液是不是混合物?2、生活中遇到的混合物还有哪些?(空气、自来水、饮料等)3、比较3号和4号试管,这两只管能说明什么?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能力不相同。4、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他们有什么特点呢?悬浊液、乳浊液特点:放置后会分层。 溶液特点:均一 稳定。板书:4、悬浊液、乳浊液特点:放置后会分层。 溶液特点:均一 稳定。 强调:溶液特点怎么理解。举例:糖水:上部和下部一样甜味,说明均一性。方久部分层,稳定性。5、比较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和联系和学生一起讨论第5个问题,把实验单上表格2填写完整。表

9、格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和联系。(附实验单上,同时投影。)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物质原来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静置后的特征共同点实例 我们知道水是较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中,但也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他们会溶解在其他溶剂里。板书: 三、常用的溶剂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丙酮等,它们都是有机溶剂。引导学生看P29思考。【思考】1、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用汽油洗。2、联系生活,介绍干洗液。干洗店使用一些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将油性污渍洗掉。由于干洗溶剂都是一些致癌物质或具有中度毒性,对人体有害。所以,拿去干洗的衣物要相隔数天才可领回,把残留的干洗溶剂先挥发掉。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

10、课学习,我们知道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性。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了解了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和联系。四、课堂小练: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一种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是指澄清、透明的液体。 D、如果条件不改变,溶液始终不会发生变化。2、溶液中的溶质( )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一定是气体 D、可能是固体、液体或气体3、在20时,20克食盐加到50克水中,结果溶解了18克食盐,那么溶液中有( )克溶质。4、从一杯食盐水的上部去一部分,测得它的密度是A克立方厘米,再从下部取一些,它的密度应该是( )。 A、大于A B、小于A C、 等于A D、不能确定五、作业布置实验单1、组员姓名:2、按要求完成以下实验内容,填写表格。根据表格内容,把少量物质分别放入相应的试管中,振荡后观察,记录现象;然后,静置一会,再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步骤 现象记录 编号食盐加入水中粉笔灰加入水中色拉油加入水中色拉油加入柴油中12341振荡后分散在水中的微粒(填固体小颗粒或小液滴或看不见)2振荡是否浑浊?3静置后是否分层,稳定吗?3、比较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和联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物质原来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静置后的特征共同点实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