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289352 上传时间:2024-03-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前 言 本课程是教育部指定的商业银行金融专业六门主干课程之一,也是金融学专业主要专业课。 本课程修读对象为金融专业本专科生、全院各系辅修本课程的本科学生、高职生。该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的一般理论、商业银行的功能与作用、商业银行制度与组织结构,掌握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经营管理实务,包括: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方法、存款业务的经营与管理、贷款业务的经营与管理、资本经营与管理、中间业务、表外业务、流动性管理、财务报表与业绩分析等。本课程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金融对外开放的要求,注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基本原理和一般实务操作,采取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

2、结合的方法,在系统介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一般理论与实务的同时,紧密联系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前沿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国银行改革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教学大纲目录教学内容 1第一章 总论 1 第二章 商业银行制度2 第三章 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3 第四章 资产负债管理 3第五章 资本金业务 4 第六章 负债业务 5第七章 贷款业务 6 第八章 证券投资业务 7第九章 中间业务 7 第十章 表外业务 8 第十一章 资本金管理 8第十二章 负债成本管理9第十三章 贷款管理 10 第十四章 流动性管理 11第

3、十五章 财务报表与业绩分析 12重点章节 (重要问题) 13 参考书目 14 课时分配 1516天津财经学院系列教学大纲 (2002年修订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教 学 内 容第一章 总 论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商业银行的概念、功能与作用。了解商业银行制度的类型、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容。了解我国设立商业银行的法律规定。内容结构: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商业银行一、商业银行的定义1、从业务范围定义2、从社会功能定义二、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1、 商业银行发展的一般历史(自学)2、 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两种模式三、当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1、 合并与扩张2、 业务全球化3、 金融服务

4、功能扩大4、 同业竞争激烈化5、 网上银行迅速发展6、 银行资产证券化四、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五、中国银行业的变迁(自学)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功能与作用一、商业银行的功能1、金融中介2、支付中介3、信用创造4、金融服务第三节 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分与合一、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界定二、全能银行实现的条件本章重点(重要问题):商业银行 资产证券化 金融中介 支付中介 金融服务 金融创新分业经营 混业经营 资产证券化 第二章 商业银行制度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设立商业银行制度应遵循的一般原则、商业银行制度的类型及特点、主要国家银行制度的差异。内容结构:第一节 商业银行制度的一般原则一、 竞争效率原则

5、二、 适度规模原则三、 安全稳健原则第二节 商业银行制度的类型一、按业务范围划分二、按是否否混业经营划分三、按资本金划分四、按组织形式划分1、单元制2、总分行制3、银行持股公司制第四节 主要国家的商业银行制度(自学)一、美国的商业银行制度二、德国的商业银行制度三、日本的商业银行制度四、中国的商业银行制度本章重点(重要问题):商业银行制度 竞争效率原则 安全稳健原则 适度规模原则分支银行制 银行持股公司制 连锁银行制第三章 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一般构成机制,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创新。内容结构: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设立一、设立商业银行应

6、考虑的因素二、设立商业银行的一般程序三、我国设立商业银行的法律规定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一、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模式1、决策系统2、执行系统3、监督系统二、中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三、中国商业银行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本章重点(重要问题):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 董事会 监事会设立商业银行的一般程序 我国设立商业银行的法律规定第四章 资产负债管理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演变及其内容,我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 内容结构:第一节 资产管理理论与方法一、资产管理理论1、商业放款理论2、转移理论3、预期收入理论二、资产管理方法1、资金汇集法 2、

7、资金配置法 3、管理科学方法 第二节 负债管理理论与方法一、负债管理的动因与意义 二、负债管理的特点 三、负债管理方法第三节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与方法 一、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背景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原理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方法1、流动性管理方法2、利率敏感性管理方法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一、实施背景二、指标体系本章重点(重要问题):商业贷款理论 转移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利率敏感性管理 持续期管理 资金汇集法 第五章 资本金业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资本的一般结构与内容、资本金的功能、不同角度的资本衡量、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我

8、国中央银行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规定。 内容结构: 第一节 银行资本一、银行资本的构成1、银行资本的一般构成2、我国银行资本的构成二、银行资本的功能1、保护功能2、防御功能3、经营功能 第二节 银行资本的衡量 一、银行角度的资本衡量二、政府角度的资本衡量三、银行资本的国际衡量 第三节 我国银行资本的衡量 一、资本定义 二、资本权重的规定本章重点(重要问题)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核心资本 附属资本 资本票据与债券 巴塞尔协议 资本充足率第六章 负债业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负债业务的构成与种类、负债业务的特点,负债业务的营销策略。内容结构: 第一节 存款业务 一、存款业务的特点 二、存款的种类

9、1、交易账户存款2、非交易帐户存款 第二节 非存款借入资金业务 一、非存款借入资金的特点 二、非存款借入资金的渠道 第三节 存款的市场营销一、存款营销的特征二、存款市场细分三、存款营销策略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交易帐户存款 可转让大额存单 自动转账服务帐户 货币市场存款 证券回购 协议 营销渠道 第七章 贷款业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贷款种类、贷款原则和银行放贷的一般程序、主要是贷款业务的特点。内容结构:第一节 贷款种类一、按期限划分二、按保障程度划分三、按对象划分四、按用途划分五、按偿还方式划分第二节 贷款风险分类一、世界主要国和地区贷款风险分类二、我国的贷款风险分类第三节 贷款

10、程序与原则一、贷款政策 二、贷款原则 三、贷款程序 第三节 抵押贷款一、抵押贷款的特征二、抵押贷款的种类三、抵押品四、抵押绿与贷款限额第四节 票据贴现一、票据贴现的特点二、票据贴现的程序第五节 工商业贷款一、普通贷款二、存货贷款三、客账贷款四、我国的工商业贷款第六节 银团贷款一、银团贷款的特征二、银团贷款的种类三、银团贷款的程序第七节 项目融资 一、项目融资的概念 二、项目融资的参与者 三、项目融资的运作 第八节 消费者贷款 一、消费者贷款的分类二、消费者贷款的管理 第九节 国际贸易融资 一、出口贸易融资 二、进口贸易融资本章重点(重要问题):贷款种类与原则、贷款政策 贷款程序、工商业贷款、银

11、团贷款、项目融资、消费者贷款 第八章 证券投资业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银行证券投资的目的和证券投资的方法。内容结构:第一节 证券投资业务概述一、银行投资的特点二、银行投资方式第二节 证券投资组合的构建一、不同投资理念的投资组合策略二、投资组合原理本章重点:(重要问题)证券投资 证券组合 投资收益 投资风险第九章 中间业务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间业务的性质、种类和各自特点,我国中间业务的开展情况。内容结构:第一节 中间业务概述一、中间业务及其特点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区别 第二节 中间业务种类 1、结算业务2、信托业务3、租赁业务4、信用卡业务本章重点(重要问题)中间业

12、务 中间业务鱼鳔外业务的区别 支付结算 金融租赁 信用卡 信托业务第十章 表外业务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表外业务发展的背景、表外业务的种类、表外业务的运作程序、风险与操作。内容结构: 第一节 表外业务概述一、表外业务的概念二、表外业务的背景三、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目的第二节 表外业务的种类 1、担保与承诺业务 2、期货与期权业务 3、互换业务本章重点(重要问题):表外业务 担保与承诺业务、互换业务、备用信用证、贷款承诺、票据发行便利、期货与期权业务 。 第十一章 资本金管理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内源资本和外源资本的概念、资产增长的基本模型、一般模型、资本金管理的方法,会制定资本金计划。内容结构:第一节 内源资本管理一、内源资本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