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289280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山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山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山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山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市高一年级2012届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科试卷本试卷共 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校、年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并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试室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

2、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卷和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卷、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蜚声(fi) 聒噪(gu) 喑哑(n) 相濡以沫(r) B戏谑 (xu) 坍圮 (p) 剽窃(pio) 滂沱大雨(png) C肖像(xio) 熨帖(yn) 倔强(ju) 亘古不变 (gn) D呜咽(yn) 鞭笞(ch) 亵渎(xi) 分道扬镳(bio)2、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承蒙读者 ,我一定会努力创作,用最好的作品回报大家。到孙中山故居游玩的朋友都要通过一道用铁栏

3、杆来 秩序的大门。这家上市公司违规暗中操纵股价的行为被 出来后,迅速引起轩然大波。A错爱 维护 揭示 B偏爱 维持 揭示 C错爱 维持 揭露 D偏爱 维护 揭露3、下列语段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记得地震当天我赶到灾区时,所到之处都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充满惊恐、悲痛的气氛。地震后第12天,我就说:“过三年再来,一个新的汶川会拔地而起。”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人民艰苦奋斗,广大建设者顽强拼搏,灾区面貌发生了白云苍狗般的变化,用大家的话来讲,是脱胎换骨的巨变。A残垣断壁 B满目疮痍 C白云苍狗 D脱胎换骨4、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

4、的一句是( )A整个广东1236个镇承接新农保工作,需在镇、县一级增加社保工作人员约2400人,每年运行维护费用约1.5亿左右。B韩国政府昨日通过了国家体育促进法的修正法案,提高了对操纵体育比赛的惩罚力度C宋元是山水画经典作品迭出的时期,自然也是山水画大师接踵而出。D英拉对中国船员在湄公河遇害感到悲痛,表示泰国政府一定会查明案情,将凶手绳之以法。二、本大题8小题,共28分。(一)阅读项脊轩志选段,完成5-6题。(4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

5、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吾妻来归 嫁过来B吾妻归宁 回娘家C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修葺D其制稍异于前 制度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其后六年 其制稍异于前 B余既为此志 为赋以吊屈原C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乃不知有汉D然自后余多在外 何为其然也(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崇明老人记 (清)陆陇其崇明县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

6、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卜居于县治之西,列肆共五间:伯开花布店,仲开布庄,叔开腌腊,季开南北杂货。四铺并列,其中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曰:“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曰:“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餐为率,如早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早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昭穆坐定,以次称觞献寿。率以为常。老人夫妇至今犹无恙其长子年七十七岁余子皆颁白孙与曾孙约共二十余人崇明总兵刘兆以联表

7、其门曰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洵不诬也。因援笔记之,以告世之为人子者。 (原文有删节)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鬻子以自给 鬻:卖。B方得侍奉颜色 颜色:脸色,面容,这里代指老人。C乃以一餐为率 率:标准。D洵不诬也 洵:大概。8、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因援笔记之 或因寄所托B卜居于县治之西 为出入之所C四子尽为富家奴 以告世之为人子者D以次称觞献寿 乃以一餐为率9、用/给下列文字断句(3分)老人夫妇至今犹无恙其长子年七十七岁余子皆颁白孙与曾孙约共二十余人崇明总兵刘兆以联表其门曰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10、翻译选文中划横线

8、的句子。(第1句2分,第2句3分,共5分) (1)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 (2)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译文: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师 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1)请简析诗中的瀑布形象。(3分) (2)有人说本诗富有哲理,请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分析。(3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任选3小题作答,多选则按前3小题计分,每空1分,共6分) (1) ,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离骚)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归园田居)

9、 (3)使负栋之柱, , ,多于机上之工女。(阿房宫赋) (4) ,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三、本大题5小题,共16分。(一)阅读秦牧菱角的喜剧选段,完成1315题。(8分)菱角有无角、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的,如果加上个别变异者,说不定偶然还有几个一个角和五个角的。但即使如此,“菱角家族”还应该算是最简单不过的。生物学书籍告诉我们,像蝗虫、蝴蝶这一类昆虫,都各各有两千种左右。区别于其它的生物,它们有许多的“同”,因此它们构成一个家族,然而在“同”中它们又有许多的“异”。在不知道底细的人看来,它们都“差不多”,但是在专门研究它们的人的眼睛下,它们却原来有这么多的不同。复杂性、

10、多样性,总是贯串于一切事物之间。是不是只有生物界有这种情形呢?不!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多样性。搞化学的人告诉我们,碳水化合物有几千种。搞物理的人告诉我们,同一种元素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有千奇百怪的形态。医生会告诉我们,人的体质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有些患“过敏症”的人喝一杯咖啡就要死要活,有些人装一肚子咖啡却仍旧可以酣然大睡。有些人牙齿不够一般人的二十八枚,个别的人却可以长出三十六枚。我的天!复杂性、多样性的事物原是这样无往不在的。面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这种复杂性、多样性,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的聪明人并不会茫然失措。因为它们既然有一般性,那就有规律可寻。掌握了一般性之后,再努力去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这就可

11、以使认识达到比较精确的地步了。我们寻常所说的“认识事物深刻”,事实上就是认识事物的规律之后再高度掌握它的复杂性之谓。有一次我在田里跟一群农民一起劳动。突然天上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大多数的农民都说一定要下大雨了,但有一个农民笑嘻嘻说绝对没有雨。过不了一会,果然又是丽日当空,一点雨意也没有了。大家问那农民这是什么道理。他说那个时候吹那种风就不会有雨,而且昆虫的活动他看来也没有异样。其他的农民只掌握一个“黑云”的条件,这农民却掌握了“黑云、风势、昆虫动态”等等条件,他除一般性之外更掌握了特殊性、复杂性,因此他胜利了。只知道一般道理,不掌握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常常是我们做事摔筋斗的原因。有些好种子,

12、对甲地是良种,但是在乙地的土壤、风力等等条件下,却变成劣种。有些地方山洞可以养猪,但另一些地方山洞养猪却总是失败,原因是泥质、湿度等等不同的缘故。不掌握具体条件,就一定要倒霉。这真是灵验极了的事情。广泛地吸取古今中外人们艰苦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学理论、学文化),深入实践、多方听取意见,肯定自己有所不知随时随处努力求知,不止掌握事物的一般性还掌握它的特殊性,这一切是多么重要呵!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真像是讲究“君臣佐使”的中药方似的,抽出一味就不成其为好药了。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这“捞什子”简单绝对化的思想方法,常常把人害得好苦呵! 13“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真像是讲究君臣佐使的中药方似的,抽出一味就不成其为好药了”这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