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体操自由操规则及动作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28418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男子体操自由操规则及动作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男子体操自由操规则及动作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男子体操自由操规则及动作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男子体操自由操规则及动作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男子体操自由操规则及动作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男子体操自由操规则及动作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男子体操自由操规则及动作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男子】13版 男子体操评分规则 第十章 自由操10.1一套自由体操主要由各种技巧动作结合其它的体操动作如力量,平衡,柔韧动作、手倒立以及舞蹈元素组成,是充分利用整块规定场地完成的韵律协调的动作组合。(场地范围12m*12m)10.2.11.选手须在规定场地内,由并腿静止站立姿势开始动作。成套动作评判从选手第一个脚上移动开始计算。2.选手必须保证所能完成动作安全精确且具有美感。3.完成情况以及成套组合要求:a)成套动作必须在场地内完成。由场地外开始的动作仍能被E组裁判评判,但不会被D组裁判承认。.自由体操完成范围用边线或颜色区分线画出。边界线依然是场地的一部分,选手能踩在线上,但不能越出线外。

2、.选手动作出界情况由两位相对站在场地旁边,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司线员掌控监测。每位司线员监视靠近自己的两条边界线。当有出界情况发生时,司线员必须书面通知器械组官员。D1裁判将根据以下标准从选手最后得分中扣除:- 单脚或单手落在或碰触到界外 扣0.1- 双脚、双手、一手一脚或身体任何其他部分碰触到界外 扣0.3- 动作直接落在界外 扣0.3- 从界线外开始的动作没有难度价值.选手失误出界后,重新回到场地时所进行的移动不扣分。b)自由体操完成时间最长为70s,通过计时员进行核算,没有最少完成时间限制。记时员将在成套动作进行到第60秒时给出可听见提示信号,在最大规定时限70秒时再给一次。计时从选手脚上第

3、一个移动开始,以落地成并腿站立姿态的结束动作为止。如果选手没有遵守规定时间限制,记时员将通知D1裁判,并由其从最终得分中扣除相应分数。c)成套动作需充分利用场地。确切来说,成套要求指选手必须至少到达过场地四个角A、B、C、D各一次。选手可以在同一对角线上连续完成两次技巧串(例如:AC、CA),超过两次连续使用同一对角线的技巧串,无论中间有没有其他动作,都将由E裁扣0.3(成套只扣一次)。d)在做技巧串或技巧动作前,不允许出现两秒或更长时间的停顿。e)在接非技巧类动作前的技巧串或单个技巧动作的落地必须是准确无失误的落地控制状态。在连接期间出现非受控落地状态是不允许的。f)完成鱼跃(diving)

4、或空翻成滚翻(例如:3/2 空翻成前滚翻)时必须有一个双手撑地过程。完成这类动作时不能没有手撑过程或通过手背协助支撑来完成。除了一些特别简单的鱼跃动作外,这类(鱼跃和空翻成滚翻)动作不允许出现在青少年组比赛中,这些动作已在难度表上用圆点做了标注。g)成套必须以一个落地后并腿站立的技巧动作结束。(成滚翻类动作不允许做结束动作)4.关于完整的成套技术失误和扣分表请看第9章以及 Article 9.4和10.310.2.21.动作组别包含:1)非技巧类动作2)向前技巧动作3)向后技巧动作4)侧向技巧动作、后跳转体180成前空翻、前跳转体180成后空翻类动作2.结束动作不能是第一组动作3.关于难度和动

5、作组别相关要求:a)用于连接的技巧动作保留各自独立的动作价值。b)成套中,一个动作只能满足一组特定要求。如果选手以第2、3、4组动作作为结束动作,那么该结束动作只能满足结束动作组的特定要求,选手在成套中必须使用超过一个非结束且相同组别动作用以满足其余特定要求组。除了重复的情况,用于结束串的动作将做为同组动作难度最高的4个动作中的第1个动作被首先选取。4.连接加分信息连接动作至少一个为D组或更高难度价值的空翻则获得0.1连接分,如果两个动作都是D组或更高组别的空翻则获得0.2。连接价值只能在一方取得。D裁将选取最有利于选手的方式计算连接价值。注解:出于连接价值最大化,形成有效连接得两个动作不必全

6、部计入在10个最难动作或是同一组别的最高4个难度动作中。5.附加信息和要求a)不允许3/2周空翻用手撑地后直接翻起。b)选手在成套中最多使用1次空翻成滚翻类动作。空翻成滚翻类动作不可以直接连接任何空翻动作。运动员可以用下面的例子获取内容价值:* 1个空翻成滚翻类动作和-1个非空翻动作成滚翻或-1个非空翻动作成俯撑或-1个空翻动作成俯撑* 1个非空翻动作成滚翻和1个非空翻动作成俯撑* 2个非空翻动作成滚翻或2个非空翻动作成俯撑注意:基于先后顺序,任何附加的滚翻或俯撑类动作不予承认难度,并将算作错误链接依次扣分。c)所有允许使用的以滚翻和俯撑为结束的动作(青少年禁止使用B组以上难度)都已经列在动作

7、难度表中,出于安全因素,不能再发展此类型新动作。d)除非在难度表中特别说明,并腿和分腿全旋动作具有相同的编号和难度。此外,挺身分腿转体动作是被禁止的。e)未出现在难度表中的分腿支撑力量动作是被禁止的。f)由两个力量动作组成的一个动作,两个力量静止动作部分必须要有停顿,如只有一个部分有停顿,则只能算一个较低的难度,如Manna(1s)压上成手倒立(无停顿)=Manna(C组)。g)一套动作最多可以有两个静止力量动作(包括手倒立)和最多两个并腿全旋,分腿全旋,俄式动作基于先后顺序获取内容价值。h)所有并腿或分腿全旋都以俯撑作为开始和结束动作6.对于不被承认动作以及其它与D分相关的信息 ,请看第7章

8、和 Article 7.6.10.3第一组 非技巧类动作1 从手倒立落下成分腿或并腿直角支撑2s A2 锐角支撑2s B3 双腿与地面水平的锐角支撑2s (Manna) C7 从站立起瑞士压上(分腿侧压上)成并腿手倒立2s A8 直臂屈体或屈臂直体后压上成并腿手倒立2s B9 锐角支撑2s,慢起成手倒立2s(可分腿) C10 Manna2s,慢起成手倒立2s(可分腿)D13 俯卧摆动起成手倒立2s A14 由劈叉坐、并腿(分腿)直角支撑或俯撑开始的瑞士压上(分腿侧压上)成手倒立2s B15 Manna2s,后转肩成手倒立 C16 Manna2s,后转肩成手倒立2s D19 手倒立2s A20

9、手倒立落下成日本倒立2s或后翻成日本倒立2s B21 压成(慢起)日本倒立2s C25 分腿水平支撑2s A26 并腿水平支撑2s B27 燕式支撑2s C31 倒立或进入倒立时转体180或360成手倒立 A32 分腿水平支撑2s直臂直体压成手倒立2s B33 并腿水平支撑2s直臂直体压成手倒立2s C34 燕式支撑2s直臂直体压成日本手倒立2s (Alvarino) D37 直角支撑后翻成站立 A44 从倒立开始的前滚翻分腿侧上成并腿手倒立2s B45 从倒立开始的前滚翻并腿后上成手倒立2s C49 后软翻或从后撑单腿起的后摆成手倒立 Menichelli A55 前软翻 A61 纵/横劈叉

10、(需有停顿) A67 任意一种燕式平衡2s(正/侧/仰燕式平衡 前/侧/后扳腿平衡) A68 任意一种燕式平衡转体180,2s(无手辅助) B73 前跳(转体360)成俯撑或前跳(转体90/180)成手倒立 A74 前跳转体720成俯撑 B79 后跳转体180成俯撑 A80 后跳转体540成俯撑 B81 后跳转体900成俯撑 C85 后跳成俯撑 A86 后屈-直跳或后跳转体360成俯撑 (Endo) B91 旋子(蝴蝶跳 Butterfly) A92 旋子360 (Tong Fei) B93 旋子720 C97 背转类动作A103 两次并腿或分腿全旋 A104 并腿或分腿全旋起倒立 B105

11、并腿或分腿全旋起倒立落下成并腿或分腿全旋 (Gogoladze) C106 托马斯全旋起倒立后跳成倒立落下继续托马斯全旋 D110 手倒立落下成并腿或分腿全旋 B115 分腿全旋打滚180度 A116 分腿全旋打滚360度 B117 并腿或分腿全旋打滚360度成手倒立 C122 分腿全旋打滚180度成手倒立 B124 分腿全旋打滚360度成手倒立落下成并腿或分腿全旋 D127 俄式挺身转体360或540 A128 俄式挺身转体720或900 B129 俄式挺身转体1080或更多 (Fedorchenko) C133 后滚翻成手倒立转体180 A134 后滚翻成手倒立跳转360 B139 俯撑分

12、切成仰撑或仰卧 A第二组 向前技巧类动作1 任何形式由肩膀或头起的前翻动作 A7 由肩膀或头起的前翻转体180手倒立或者转体360成后撑 A10 前手翻起的团身前空翻 (Marinich形式)(Morandi)D13 任何形式的前手翻成站立 A14 任何形式的前手翻成俯撑 B15 前手翻起的团身或屈体前空翻成前滚翻 (Marinich) C16 直体Marinich D19 鱼跃前滚翻 A20 鱼跃转体360成前滚翻或者前跳转体360成前手翻 B21 鱼跃转体720成前滚翻 C25 团身/屈体前空翻 A27 团身/屈体前空翻一周半成前滚翻 C28 团身前空翻两周 D29 屈体前空翻两周 E31

13、 挺身前空翻 A34 团身前空翻两周加转180 D35 屈体前空翻两周加转180 E38 直体前空翻 B39 直体前空翻成俯撑 C40 直体前空翻一周半成前滚翻 D44 前空翻转体180 B45 前空翻转体360 C46 前空翻转体720 D47 前空翻转体900 E48 前空翻转体1080 F51 前空翻转体540 C56 团身/屈体前空翻成俯撑 B57 团身/屈体/直体前空翻加转360成俯撑 C58 团身/屈体前空翻一周半加转360成前滚翻 (Van Roon) D59 团身前空翻两周加转360 E第三组 向后技巧类动作1 团身/屈体后空翻 A3 团身后空翻两周 C4 团身后空翻两周加转3

14、60/540 (Tsukahara) D5 团身后空翻两周加转720/900 E6 团身后空翻两周加转1080 (Ri Jong Song) G8 后空翻成劈叉坐 B9 后空翻加转360成劈叉坐 C12 团身后空翻三周 (Ljukin) G13 后手翻 A14 快速后空翻 B15 屈体后空翻两周 C16 屈体后空翻两周加转360/540 D18 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屈体后空翻 (Kolyvanov) F20 直体后空翻 B22 直体后空翻两周 D23 直体后空翻两周加转360/540 E24 直体后空翻两周加转720/900 F26 后空翻转体180 B27 后空翻转体540 C28 后空翻转体900 D29 后空翻转体1260 E32 后空翻转体360 B33 后空翻转体720 C34 后空翻转体1080 D36 后空翻转体1440 F第四组 跳转180的向前或向后空翻动作以及侧向技巧类动作1 后跳转体180成前滚翻 A2 后跳转体540成前滚翻 B3 后跳转体900成前滚翻 C7 后跳转体180成前手翻 A8 后跳转体180成团身/屈体前空翻 B10 后跳转体180成团身前空翻两周 D11 后跳转体180成屈体前空翻两周 E12 后跳转体180成直体前空翻两周 (Tamayo)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