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28048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读书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宗旨: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高尚。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气氛,学校决定举行首届校园读书节,意在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让每一位师生全部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让每一位师生在读书活动中沐浴文化的恩泽,接收传统的洗礼,享受阅读的愉快。二、活动目标:1、经过活动,激发师生读书热情,使师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2、使广大师生借优异诗文诵读的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3、经过活动,大力推进书香班级,书香校园建设,彰显我校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三、活动专题:文化桥小、书香校园四、活动口号:和书同行

2、,收获桥小满园书香读好书、习美德、立良行汲取知识力量,建设美好凤桥开卷有益,为生命加钙补锌腹有诗书气自华和经典为友,为精神打底;和博览同行,为人生奠基。五、活动组织:校长室、教导处、大队部六、活动时间:10月16日11月20日(其中老师活动时间延至期末结束)七、活动安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启阶段(10月16日10月23日)1、营造书香浓郁的读书气氛。做好环境布署,写好条幅,出好班级黑板板,布署好校园和教室,让整个校园充满浓烈的书香味。2、读书节开幕式(国旗下讲话)3、发放“读书卡”4、调查学生拥有图书和阅读的情况,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班班有图书角,并取好名称(富有童趣、有班级个性等),

3、各班级要推选好图书管理员。5、作好学校图书发放借阅的准备。第二阶段:活动阶段(10月24日11月13日)1、好书推介。打印“小学少儿读书推荐书目”。分发到各班主任,有选择地介绍给学生。各班到图书管理员处领取图书(定时交换)时间:10月27日前完成2、读书征文活动。中高年级参加,在每人最少读一篇好书的基础上,写一篇读后感,先在各班进行交流评选,再各班按人数的1/10上交评选展出(请各班同时上交电子文稿,以备打印装订)时间:在11月5日前完成3、美文诗歌诵读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开展,要讨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演出,时间56分钟,选择好的文章诗歌,利用早读时间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诵习惯,感受语言文字的韵

4、律美,意情美,各年级将作秀节目标照片及dv带资料上传学校,到时学校将举行校际比赛。(其中一二年级放宽要求,仅诵背诗歌)时间:各年级组在11月7日前完成,大队部在11月10日举行决赛。4、建立好书“交换站”。各班负责组建同学间的“好书交换站”,落实具体实施方法,并定时举行“好书交换看”活动,努力争取加大好书阅读效率,一月不少于二次,常年坚持,逐步在年级间开放,开展换一本好书,交一个书友,长一点知识活动。5、跳蚤书市义卖活动。为了处理同学之间库存书籍浪费的问题,我们将在校内操场举行两次跳蚤书市义卖活动,每班布署13个书籍“门市”,统一制作标签,由学生自己自主谈价砍价,学习交易(注意教育学生用卖书的

5、钱再去买书,不要购置零食)时间:10月26日和11月5日,如雨顺延。6、自制书签活动。由各班主任进行自制书签的动员及指导。让学生明确制作要求:书签努力争取设计新奇,富有创意,装贴精美,并附以意蕴深远的求知明言或座右铭,融趣味性,教育性,实用性于一体。学生完成书签的制作,学校进行书签的展览。每班上交五张。时间:11月10前完成7、年级层面专题活动。活动对象重点阅读活动安排一、二年级成语、寓言小说成语积累大闯关(成语接龙、巧填成语、词义配对、比赛等)、小说擂台赛、朗诵比赛、三、四年级历史人物小说、典故、掌故名人名句(诗词、名言、座右铭等)擂台赛、小说擂台赛、朗诵比赛五、六年级历史类小说书本剧演出、演讲比赛、小说擂台、读书笔记展、朗诵比赛第三阶段:评选阶段(11月1411月20日)1、“读书卡”交流,评选“优异读书卡”。2、读书征文比赛,评选“读书明星”。3、书香班级验收评选(方法另定)。4、读书结果展。各班进行,年级交流,内容可含:读后感、读书卡、读书小报、成语绘画、诗歌画、个人(班级)作文集、剪报、书签、摘抄精华、读书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