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背景下大班开展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278116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题背景下大班开展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主题背景下大班开展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主题背景下大班开展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主题背景下大班开展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主题背景下大班开展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题背景下大班开展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题背景下大班开展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背景下大班开展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内容提纲: 大班幼儿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活动的范畴扩大了,喜欢尝试摸索,有较强的求知欲。为了更好的协助大班幼儿在认知、操作技能,以及情感发展上面,提供更有价值的学习方式,我们将立足于幼儿的认知和生理特点,进行和主题活动内容相匹配的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是大班幼儿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形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大班幼儿在科学、合理、有效的区域活动中,大胆操作、大胆摸索,增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幼儿与她人的合伙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核心词:大班幼儿 主题背景 区域活动一、问题的提出 主题背景下的

2、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的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投放合适的材料,开辟独立的区域,组织与主题有关的活动,让幼儿通过感知、动手操作、摸索以及讨论活动,在教师的指引下加深对主题学习内容的理解,获得某一操作技能的学习方式。这一活动形式深受教师和幼儿的欢迎,教师能通过创设相应的主题背景为幼儿提供更有效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观测发现幼儿的目前热点,有效地进行回应与推动。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有效地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特别对于大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她们正处在特别好体现、爱摸索的阶段,仅有的集体教学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她们对新颖事物的摸索热情,需要成人不断根据幼

3、儿的需要,投放材料、创设情景,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小组的、个别化的学习活动。因此,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目前是大班幼儿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形式。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别,增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开展区域活动顺应了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贯彻纲要所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筹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体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的最有效的活动方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纲要总则中第五条明确论述:“小朋友是活动的主体,小朋友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小朋友才干充足体验自身的存在与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强

4、调小朋友是在与同伴及环境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的,教师必须要给孩子以自我发展的机会。根据大纲的规定在主题学习的背景下,区域活动的开展是协助幼儿达到纲要中所提出的目的的很重要的途径。 然而,由于诸多教师还是存在重教学、轻游戏的观点,也由于区域活动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调节的活动,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思考与精力,目前在大多数的幼儿园开展的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1、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活动形式和主题内容的不匹配。某些主题内容和农村幼儿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导致小朋友对主题内容缺少感性的理解。当开展区域活动时,区域活动的内容,活动形式使幼儿感到比较陌生。因此在操作的过程中比较生疏,

5、难以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悟。由于教材中的主题有个统一的规定,和幼儿的实际距离比较远。 2、区域活动的材料、布局长期不变,根据不同的主题学习内容,开展区域活动时,幼儿对一成不变的区域活动的材料、设施引不起强烈的爱好,难以通过区域活动中器材的操作来获得与主题相匹配的感知。 3、有时区域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不同的区域所呈现的内容有较大的反复性,不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多样的体验。 、小朋友在区域活动中随意性比较强,而教师对幼儿的指引往往缺少针对性,有的教师采用放羊式的方式,重要的学习形式是让幼儿自己去感受,对幼儿的发现漠然处之,缺少必要的引导,使智慧的火花自然泯灭,达不到主题教学规定。 5、有的教师在

6、孩子进行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引,规定孩子这样做,那样做,成果让孩子自主摸索的机会悄然流失,使孩子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活动,使区域活动丧失了应有的价值。 基于上述问题,对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高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教学效率,就显得非常必要。本课题的研究对小朋友的发展有如下几点价值: 1、通过提高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教学效率,使小朋友在模拟的环境中加深对主题学习内容的理解,为幼儿提供相应的生活经验。 2、通过区域活动中小朋友对多种器材的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 3、有效的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能力,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通过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分享合伙、语言表述

7、,获得一种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的措施和对象 (一)、研究的措施 、行动研究法:根据主题学习的规定和区域活动的基本规定,并根据在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在主题背景下实行区域活动的教学措施,并将这些措施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加以实行,根据实行状况的反馈,对这些措施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直至形成能体现主题活动规定的区域活动的有效措施。 2、教育调查法:对大班主题活动下的区域活动实行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问题,作为制定教学措施的根据,并在实行过程中,对幼儿的行为体现、活动状况、组织管理进行观测,作为修改、补充和完善教学措施的根据。 3、案例研究法:对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开展的优秀案例,进

8、行分析,概括出有效的经验。4、文献资料法:学习主题活动背景下区域活动的理论和她人已经形成的有效措施,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借鉴。(二)、研究对象:莺莺艺术幼儿园大1班35名幼儿 三、研究的实行 (一)、主题背景下开展区域活动现状的调查。 、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现状及分析: 通过对区域活动现状的多次观测,并通过和其她教师的交流,获得开展区域活动重要存在如下问题:(1)、成品材料的投放量太大,重要以雪花片、穿线板、拼插板为主,大多是幼儿直接运用,较少挖掘材料的多用性,教师要减少投放量或者让幼儿学会将成品材料替代合理地运用到别的活动中。 ()、自然材料的投放太直接,重要是布、瓶子、稻草、豆子等,教师要进行再

9、加工,在色彩、形状上吸引幼儿的爱好,增强幼儿持续操作的爱好。 (3)、自制材料的投放,重要是投放以纸类、编织类、扣类以及美工活动和操作活动类的材料。材料的运用缺少再发明性和多样性,孩子不爱玩。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学习目的合理地设计活动材料。(4)、乡土材料的投放类型单调,往往以水果、蔬菜、豆类等作物为主,而对其他材料的运用较少,如泥土、藤条、木块、创花、木屑、石头等的运用,既不能充足反映乡土材料的全貌,也不能充足激发小朋友活动的爱好。2、主题区域活动中幼儿参与爱好的现状及分析: 幼儿参与各区域活动的爱好调查表: 区域名称参与人数比例 阅读区% 生活区3625%摸索区5539%表演区2921% 从上

10、表可以看出,幼儿对各区的爱好都比较均衡,但幼儿对阅读区的爱好一般,由于幼儿缺少词汇量的积累,同步投放的书籍类型单一,并且教师缺少相应的阅读指引,从而导致幼儿对阅读的爱好不高。而由于摸索区投放的材料比较丰富、多样,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玩的孩子达到了总人数的39%,摸索区投放的材料操作性强,更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证明了在几种主题区域中操作性强的区域活动更受幼儿欢迎。、教师指引的现状及分析:根据对教师开展主体性区域活动的观测和访谈,发目前活动中教师指引上存在如下某些问题: (1)、教师对幼儿的发现缺少必要的指引,有时指引的措施单调,或者成人化,幼儿难于接受,使智慧的火花不能发出光彩,达不到主题

11、教学规定。 (2)、在孩子进行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引,规定孩子这样做,那样做,成果让孩子自主摸索的机会悄然流失,使孩子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活动,使区域活动丧失了应有的价值。 (3)、教师在指引中缺少必要的启发和引领,导致幼儿的操作长时间停留在本来的水平上,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久而久之,对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活动方式产生厌倦感,使区域活动对主题学习内容不能产生支持作用。 上述问题可以看出教师在把握区域活动的指引性上还是不够的,区域活动的指引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进行指引,但是在指引的过程中要充足发挥小朋友的主体地位,缺少指引或指引过度,都不能导致幼儿较快的成长。因此教师适度把握指引的量对开展区

12、域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二)、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的重要类型。 主题活动对幼儿不同能力的规定,可以通过区域活动中不同功能的区域设立来进行培养。根据功能规定,有如下几种类型的活动:1、感知类活动:根据主题的内容,让小朋友通过看、听,加深对主题学习内容的理解,获得与主题有关的认知。通过图片、音像、图书、实物等资料加深和丰富小朋友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如在“有用的植物”主题活动中,教师在阅读区投放大量师生共同收集的书籍、画报、图片、磁带、碟片等,让小朋友在舒服、放松的环境中可以自由阅读,静心听讲,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对植物的某些形象的感知。 2、动作技能类活动:通过让小朋友对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操作、感知主题的内

13、容,获得与主题学习有关的能力。如在小肌肉或操作区,小朋友有许多机会动手操作和摆弄。如在“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中,让幼儿学习小学生整顿书包,学会看着课程表,根据不同的日期找相应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并进行有序摆放。 3、摸索类活动:教师给小朋友提供积极摸索发明的机会,通过让小朋友观测、实验、积极获得某些新的知识。小朋友探究追寻的多种行为都会得到教师的支持。摸索区的材料重要是大小不同的量杯、碗盆、勺子以及放大镜、天平,体现了摸索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如在开展“水”的主题时,教师投放了温度计、量杯、记录纸、笔等材料,通过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措施来证明水的温度变化。 4、角色游戏类活动:小朋友通过玩平行游戏

14、或者合伙游戏,通过担任不同的游戏角色,根据不同的游戏情节,在活动过程当中体验并理解主题活动的内容和情节。角色游戏的材料具有平等性和多元性的特性。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小朋友交流体现、协作等多方面的社会性能力。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我们的都市”时,小朋友就模仿不同职业的人进行活动。在“医院”里,有护士和医生的外衣、帽子、手套、口罩、听诊器、药箱和多种娃娃;在“娃娃家”里,有适合小朋友的桌椅、炉子、冰箱、镜子、橱柜、扫帚、抹布以及炊具和餐具;在“小舞台”里,有反映不同文化的男士和女士所用的帽子、围巾、提包、鞋子和外套等。 (三)、主题背景下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特点:材料是幼儿区域活动中开展学习的重要载体,不同

15、的材料对幼儿能力的发展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丰富的、有效的材料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爱好,因此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必须具有如下特点:1、投放的材料要与主题学习活动内容相匹配。不同的主题要以相应的材料来加以支撑,这样才可以让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感知,来加深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其中所投放材料的丰富限度可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质量,能使幼儿尽兴尽情地“研究”她们的世界。活动材料投放应当是丰富多彩的,然而,丰富的材料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多则滥,滥则泛。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更多地考虑材料与主题活动目的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根据对幼儿活动的观测,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一般在开展某一区域

16、游戏前,先与幼儿共同探讨,再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爱好及活动目的,投放相应的材料。如:在开展“我自己”这一主题中,幼儿对人体器官非常感爱好。于是,我们就在美工区提供人体模型图,并投放多种材料,让幼儿用不同材料体现人体的内脏器官。在语言区设立了问题墙,让幼儿每人问一种与人体有关的问题。2、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能让小朋友多种感官都可以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多给幼儿看、听、摸、嗅的机会,支持幼儿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双手等多种感官充足感受、体验、探究。在与活动材料积极互相作用中,用多种形式进行摸索,使幼儿的区域活动更加丰富和进一步,以加深幼儿对事物的印象。如在大班主题活动亲亲水世界,幼儿常常手、口、脑并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倒一倒,运用多种感官感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