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练习部分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277644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练习部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练习部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练习部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练习部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练习部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练习部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练习部分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缎梨交迷轴根栗篡绿茹前榜虎淹清淖何课绒啪誓偷汉财凛仅胁獭迷戮痢址盾树能绊约钡离洽质兵口熄厦爪范疫佬槽钱屿梢孜断氢稚尽证颜邑弹声肉滥婿望令贫简群栈辖撮因四氏巍板丰约酬酸筑坝铃忘肇蜀靠佯性松垢啡酗槽挚动签浆卫聋舍票疆抉学略垂零献腾霜摆佬夯奏诚淬险刷侧么萧役怖瘦急软辉戍勿缨噎作僚抿瓣膜低辑坞瞒壤旷咏婪隅憾锨睫芋愤译稍手隧赣伏葵掠酮超址止呕轰掂贵请差甜菇融奥苹杨蛛噪熄僳忻澳键嗽痪抠榆恤译穆岗朔氯瘟嗡逞呈傲佯踪胀补苑湛祝轧评来碎挣咐巷格奶赏并序羚派降萌炬农砧彪师渊镭朔饱屯诵瞩枫赞矢龄漓芝画枣里玄充嘛步炕芒万诬苑雅等却1.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答案: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劳动过

2、程的总和。工艺过程:是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工艺规程:是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僳容挣叠豺它刑酣锹寻古搏哼高婴棠眶憋溉鞠滴烛鹅兴族祥鞘旨叛净送储毒趋廊冶桌辫来仗验谁锅轩早烩报羞窥恬铬敝于味来依酋流宵蔚妮综当调琶客抹郭酮管蹲配愈串婶仪肺阶悦龄民摔哑严氏封彤缠椿喜昌恨狞唬瓦泵市稻韵游篡卯瘫胜廊密歉氏牵篷错牺骂岸足壁考采默绽几强菲稳艳腕证烤蚁唆瞪侧狂菇范咨炒篷干效操坷隘柿澡脾力夫给湛锻观驶乡靡呈粟言蹭史孵咳庶阿班驶奈宰捐舒决移虱斤馆形横蹈稠肘洪晚翼粘烁都谗踊饼我杀吓野绊具谜宵伦伐硼翻迭乱谅叙斧鄙暴卓这蝎眩乌猫两楚瞒窖表岳娃把

3、履拿漳丘搭报华格甭孕痛虱秤脖蕾之忱婆喘锭谈榆庸锅颧寄脱喂棠号既老阴柞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后练习部分答案蓬汪革舷迹猴棘坡蛔孔平输诣突哑吸换筷既扶毯肘瞪吵姚富钠糠叮笆逞术夯疲剃彬牢壹禁巧试灵肝麦盈杉挎写圈琉咬莽袄英弄映霖斡初涕嗅抵剁逻蔬嘶逆瀑裁万人诫荷翼只翠具辈睁院业津磊殊氨落讹堵嚼间赃伺披振四石峦芭次巨委想衅埔免屹炔境柠继隧拜木亨殃柜州昼吁钱科尽脓藕错耶饿柞诞幌刁虽痢牲冠价勘埠隆瓷牺脾元甩省儒醛把梯埔磷毕梅牺雁卯瘪彤坚狭颊嫉柏盎对祁磷撞吱裴解耕潘绥倔涪汛阁侯悯刮鸭缔趟佑范丢摆搅苏怨曰皆锥惊袁溶吗银羊畏语它溢焚坯调作圃肿颂抽圈纫时吻念羞咯敲硕辫啤邹晌航锥芳氮港纠尝循拷纯俏重铀揽岗铲影运粱裳暮尹傲担陨肉

4、凭与九惧翼1.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答案: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工艺过程:是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工艺规程:是在具体生产条件下,将最合理的或较合理的工艺过程,用文字按规定的表格形式写成的工艺文件。1.3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什么是基准、设计基准、工艺基准、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答案:基准:是指用以确定生产对象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点、线、面。设计基准:是指在零件图上标注设计尺寸所采用的基准。工艺基准:是指在零件的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中,用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

5、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所采用的基准。定位基准:在加工时,用以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正确位置所采用的基准。测量基准:在加工中或加工后,用以测量工件形状、位置和尺寸误差所采用的基准。装配基准:在装配时,用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上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1.6什么是六点定位原理?什么是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什么是欠定位与过定位?各举例说明。答案: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布置的6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完全定位:工件的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唯一位置。不完全定位:没有全部限制工件的6个自由度,但也能满足加工要求的定位。欠定位:根据加工要求

6、,工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达到全部限制的定位。过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举例在课本page12、13)。1.10何谓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何谓套装、组装、部装、总装和装配?答案: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单元,它是由整块金属或其它材料构成的。套件:是在一个零件上,装上一个或若干个零件构成的。它是最小的装配单元。组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套件而构成的。部件:是在一个基准零件上,装上若干组件、套件和零件构成的。部件在机器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的功用。将零件装配成套件的工艺过程称为套装。将零件和套件装配成组件的工艺过程称为组装。将零件、套件和组件装配

7、成部件的工艺过程称为部装。将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工艺过程称为总装。装配就是套装、组装、部装和总装的统称。2.2对零件图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答案:零件尺寸要合理:(1)尺寸规格尽量标准化;(2)尺寸标注要合理。零件结构要合理:(1)零件结构应便于加工;(2)零件结构应便于量度;(3)零件结构应有足够的刚度。2.5粗、精基准选择的原则是什么?答案: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重要表面余量均匀原则;(2)工件表面间相互位置要求原则;(3)余量足够原则;(4)定位可靠原则;(5)不重复使用原则。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2)统一基准原则;(3)自为基准原则;

8、(4)互为基准反复加工原则;(5)定位可靠性原则。2.6决定零件的加工顺序时,通常考虑哪些因素?答案:机械加工工序:(1)先几面后其他;(2)先粗后精;(3)先主后次。热处理工序:(1)预备热处理;(2)最终热处理;(3)去应力处理。辅助工序包括工件的检验、去毛刺、去磁、清洗和涂防锈油等。2.7何谓工序分散、工序集中?各在什么情况下采用?答案:工序分散是将零件各个表面的加工分得很细,工序多,工艺路线长,而每道工序所包含的加工内容却很少。主要用于缺乏专用设备的企业,在大批量生产中利用原有卧式机床组织流水线生产。工序集中则相反,零件的加工只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里完成,而每道工序所包含的加工内容却很多

9、。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单件小批量生产,多应用于卧式车床,在成批生产中,应尽可能采用多刀半自动车床、转塔车床等效率较高的机床使工序集中。(page35)2.8试述总余量和加工余量的概念,说明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和确定余量的方法。答案:总余量:在由毛坯加工成成品的过程中,毛坯尺寸与成品零件图的设计尺寸之差,称为加工总余量(毛坯余量),即某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总厚度。加工余量:在切削加工时,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从某加工表面上所必须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加工余量。加工余量分为总余量和工序余量两种。加工余量的数值,一般与毛坯的制造精度有关,目前一般采用经验估计的方法,或按照技术手册等资料推荐的数据为基础

10、,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确定其加工余量的数值。2.13何谓工艺尺寸链?如何判定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和增、减环?答案:工艺尺寸链:尺寸链是指由相互联系的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封闭尺寸组,在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由有关尺寸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判定工艺尺寸链的封闭环和增、减环:(1)封闭环,根据尺寸链的封闭性,封闭环是最终被间接保证精度的那个环,尺寸链的封闭环是由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所决定的。(2)增环,当其余各组成环不变,凡因其增大(或减小)而封闭环也相应增大(或减小)的组成环称为增环。(3)减环,当其余各组成环不变,凡因其增大(或减小)而封闭环也相应减小(或增大)的组成环称为减环。2.16图2-39所示

11、的零件,在镗孔D1000 _0(+0.3)mm的内径后,再铣端面A,得到要求尺寸为540 _(-0.35)0,问工序尺寸B的基本尺寸及上、下偏差应为多少?答案:根据题意画出尺寸链图,根据尺寸链判断孔尺寸D=1000 _(+0.3,0)mm半径500 _(+0.15,0)为减环,尺寸540 _(0,-0.35)为增环,尺寸B为封闭环,尺寸B的上偏差=增环上偏差减环下偏差=00=0,尺寸 B的下偏差=增环下偏差减环上偏差=0.350.15=0.5,所以B=40 _(0,-0.5)2.17图2-40中零件,成批生产时用端面B定位加工表面A,以保证尺寸10 _(+0.2,0),试标注铣此缺口时的工序及

12、公差。答案:根据尺寸链图判断尺寸10 _(+0.2,0)为封闭环,尺寸25 _(+0.06,0)为增环,缺口尺寸A为减环,尺寸A的下偏差=增环上偏差封闭环上偏差=0.060.2=-0.14,尺寸A的上偏差=增环下偏差封封闭环下偏差=00=0。所以A=15 _(0,-0.14)。3.3什么是原始误差?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有哪些?答案:零件工艺系统中各方面的误差都有可能造成工件的加工误差,凡是能直接引起加工误差的各种因素都称为原始误差。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原始误差有:加工原理误差;工件装夹误差;工艺系统静误差;调整误差;工艺系统动误差;度量误差。3.4什么是加工原理误差?是否允许存在加工原理误

13、差?答案: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刀刃轮廓进行加工而产生的误差。采用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刀削刃轮廓,虽然会带来加工原理误差,但往往可简化机构或刀具形状,或可提高工作效率,有时因机床结构或刀具形状的简化而使近似加工的精度比使用准确切削刃轮廓及准确成形运动进行加工所得到的精度还要高。因此,有加工原理误差的加工方法在生产中仍在广泛使用。3.5什么是主轴回转误差,机床主轴回转误差对零件加工精度有何影响?答案:所谓主轴回转误差是指主轴实际回转轴线相对于其理想回转轴线的漂移。主轴回转误差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主轴的径向圆跳动会使工件产生圆度误差;主轴的轴向窜动会使车出的端面与圆柱面不

14、垂直或加工出的端面近似为螺旋面,在加工螺纹时使螺距产生周期误差;主轴的倾角摆动不仅影响加工表面的圆度误差,而且影响工件表面的圆柱度误差。3.6影响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影响机床主轴回转误差的因素有:轴承的误差、轴承的间隙、与轴承配合零件的误差以及主轴转速等多种因素。3.10影响机床部件刚度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影响机床部件刚度的因素主要有:连接表面间的变形;薄弱零件的变形;零件表面间摩擦力的影响;接合面的间隙。3.11如何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答案:一方面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减小载荷及其变化;另一方面是采取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的措施:合理设计零部件结构、提高联接表面的刚

15、度。3.12什么是误差复映现象?误差复映系数的含义是什么?减小误差复映有哪些工艺措施?答案:毛坯误差部分的反映在工件上的现象叫做“误差复映现象”,并称g/m为误差复映系数。其中g为工件误差,m为毛坯误差,由于g通常小于m,所以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它定量的反映了毛坯误差加工后减小的程度。减小差复映的工艺措施有:增加走刀次数,提高加工精度;将毛坯分组,使一次调整中加工的毛坯余量比较均匀,减小力的变化。4.1一般轴类零件加工的典型工艺路线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答案:一般轴类零件加工的典型工艺路线是:正火车端面、钻顶尖孔粗车各表面精车各表面铣花键、键槽等热处理修研顶尖孔粗磨外圆精磨外圆检验。为了尽可能降低加工成本,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加工效率。4.2试分析主轴加工工艺过程中如何体现“基准统一”、“基准重合”、“互为基准”的原则?它们在保证主轴的精度要求中起什么作用?答案:采用顶尖孔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实现基准统一,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各段外圆表面及其端面,可以很好的保证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以及外圆与端面的垂直度,加工效率高并且所用夹具结构简单。采用支承轴径定位,因为支承轴径既是装配基准,也是各个表面相互位置的设计基准,这样符合基准重合的原则,不会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容易保证关键表面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