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弧圈球的实战技巧和心得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27560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乒乓球弧圈球的实战技巧和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乒乓球弧圈球的实战技巧和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乒乓球弧圈球的实战技巧和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乒乓球弧圈球的实战技巧和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乒乓球弧圈球的实战技巧和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球弧圈球的实战技巧和心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乒乓球弧圈球的实战技巧和心得 1、弧圈球是一项全身协调发力的技术,要掌握和利用好此技术,必需科学地了解和洞悉它的组成要素,然后使之合而为一。这就是学习法中所说的:先分析,再综合。2、弧圈技术最大的特点是稳,然后是转、快。要做到既稳又转、既稳又快,就必需形成一个稳定的发力机制。弧圈动作的分解和合成1、在腰和上身不转动的情况下,人成预备击球状站立,大臂从贴近身侧带动小臂向上挥舞(尤其注意:这是在一个平面内的挥舞),那么整个手臂所挥舞过的平面能够和地面形成0到90度的多种夹角。(高吊和前冲的区分之一就是球拍前倾角度的不一样)。能够说,这么的大臂带动小臂在一个平面内的挥舞就是弧圈球中整个手臂经过的路线

2、,但还并没有形成内切形的弧线,手臂和拍面还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运行。2、恰如其分的预摆:腰带动右肩左转(通常转过20度左右),右肩稍稍低于左肩,大臂自然贴近身侧,千万别随意或有意向后拉,相对固定手腕,并依据来球特征和自己使用什么样的弧圈(高吊或前冲)控制好球拍的前倾角。此时身体重心在右腿。这么就形成了预摆,要记住:正确而稳定的预摆是弧圈技术动作完整正确和发力稳定的必须前提。3、成预摆后,支撑腿要蹬实。(很多书上说要蹬腿,看了照练,往往过分发力蹬腿,身体被蹬得往上串,造成重心猛地上冲,造成手臂发力过猛,经常拉飘。孔令辉的蹬腿动作极为讲究控制,因此看上去很协调,平衡;而有的球友蹬腿过猛,还没打到球,

3、人已经散了架,那样会稳吗?)因此,要蹬实,保持起动前瞬间的重心稳定,然后,腿蹬实,助腰转、腰带肩、肩带大臂、大臂带小臂,手腕相对固定并控制好球拍的前倾角。更简单地说:腰一转,拍就动。肩、肘、腕三个关节是力的传送点。这个过程,就把两个动作合而为一:腰肩的横向转动和手臂和球拍在一个平面上挥舞相结合,球拍的内切弧线已经基础形成。弧圈技术的内在发力机制1、击球前的匀加速发力腿要蹬实,支持腰匀加速转动,在肩、肘腕关节的带动下,球拍呈一定的前倾角向前上方作匀加速运动迎击来球。2、击球时的忽然变加速发力当球拍撞到球前的一瞬间,小臂借着重心转移的力量,忽然加速内收,(此时腰、肩、大臂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并合适

4、收紧,肘关节依旧保持弧线运动,并成为小臂内收的支点和轴),此时要保持相对固定的手腕和拍形,依据来球,微调球拍前倾角,打磨结合,合适利用中指顶拍的力量。整个身体的感觉是适度绷紧状态。用重心转移的力量击球是弧圈发力稳定的最关键所在。能够用重心转移的力量来击球是很舒适的,有些球友拉不上球反而感觉吃力,就是因为没有用球和拍撞击和摩擦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来抵消部分重心转移和小臂加速内收的力量,从而用身体和手臂硬生生地收住这种力量,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3、击球结束后的还原放松打磨结束,球离拍而去,重心转移和小臂加速内收的部分力量被球卸去,但毕竟是部分而已,因此必需用左腿支撑和收住手臂来缓解剩下的

5、力量,并放松身体、手臂和手腕,调整步伐,呈还原姿势迎击下一来球。弧圈球的发力方向1、向上和向前整个手臂挥舞平面和地面形成的夹角,决定了是向上拉还是向前冲。通常和地面成70到80度角时为向上拉(即高吊弧圈);和地面成40到50度角为向前拉(即前冲弧圈)。但因为很多前冲弧圈是打磨结合的,有了打的撞击力,球脱拍较快(这是相对于纯粹摩擦的前冲弧圈),因此,50到60度的前倾角击球也是可行的。2、向左、向右和向中向左方拉时,在起动时适度向内钩腕;向右方拉时,在起动时适度向外伸腕;向中间拉时,在起动时保持直腕。弧圈击球点和击球时机1、击球点右腰侧上方和腰的距离约一肘半,和身体所在的平面约成45度角处为最好

6、。2、击球时机前冲弧圈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个人认为最好是和网差不多高的下降前期击球为最好。因为此时最适合主动发力打磨,而高点期击球若是拍形控制不好或大力前冲极易打出台。尤其是业余球友,更不提倡在上升期击球,我认为这么的击球风险太大,对方来球下旋强则极易拉下网,下旋弱则极易拉出台。若对方来球不很高,短而转,业余球友去拉上升期,成功率实在太低,还不如在下降前期拉一板中等力量的前冲为妙,因为此刻必定比上升期离球台端线要近,轻易拉上球。对于弧圈,为三句话:腰肩的转动,带动手臂挥舞平面成弧线运动;重心转移带动小臂的挥舞中忽然加速击球;手腕不要乱动,应相对固定,控制好前倾角和方向,中指合适顶拍,打磨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