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三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275600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三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看云识天气教案三篇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2体会谚语这种语言的形式美。二、重点?难点重点: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难点: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三、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进行说的比赛,其中还可以培养观察能力。2听音乐,描述

2、可能出现的画面。3分小组讨论,进行制表。4搜集有关识别天气的谚语,班上交流,并建立一个小天气预报站。四、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的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变化。(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关系的课文-看云识天气。(一)明确目标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2理清如何看云识天气。3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二)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

3、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2)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体裁说明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2读课文,第1段老师范读,第2段全班女生齐读,第3、4两段分别由两名女同学朗读,第5段、第6段分别由两名男生朗读,第7段全班男生齐读。3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4这样分段,体现了

4、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5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1)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2)如何分层?第一句是第一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中间是第二层。(3)第一段中哪些内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这些内容与姿态万千相照应。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这些内容与变化无常相照应。6分组讨论制表,把同学们分成三个组,第一组阅读第3

5、段,讨论并制出晴天云彩简表;第二组阅读第4、5段,讨论并制出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第三组阅读第6段,讨论并制出云彩识天气简表7同学交流如何看云识天气。8由多媒体演示云和天气的变化,并伴随音乐,同学们看着画面进行复述。9再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是什么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分类别。(2)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是什么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打比方。10本文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l)有的像羊

6、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3)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4)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5)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6)隔着云着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分类别:光彩有晕、华、虹、霞。(四)总结、扩展这篇课文紧扣题目进行说明,层次十分清晰:首先说明春云可以识天气。因为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重点,写得详细、缜密,从高层云

7、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雨的云,又从云的形态特点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再说到云的光彩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就是本质。云的种类很多,但说明层次不乱,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助于把春云识天气的事理说清楚。最后画龙点睛,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拟题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阅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即最后一段分组拟题,互作答案。结尾总结全文、点题,同时说明了看云识天气的局限性。(五)布置作业在课外,练习看云识天气。试着根据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

8、果写在教室后墙的黑板上。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筛选信息)。2、积累一些与天气相关的谚语、诗词。3、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分类别等。4、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2、练习快速阅读,概括课文内容要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教学重点:1、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完成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预示的天气情况的表格。2、分析本文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3、掌握本文说明方法及其好处教学难点:1、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教学方法:快速阅读

9、法、观察与联想、图表概括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课前先来猜一个字谜,看谁反应最快。运动会-猜一个字生:云!师:真聪明!现在天气转冷了,我每天在做你们的天气预报员,那么,除了天气预报,古时候的人们还根据什么识别天气变化呢?是的,还可以通过空中飘浮的云彩,那么到底云和天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来解答我刚刚所提出的疑问。二、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完成下面两个任务:(1)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生: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2)用双横线划出各种云的名称,单横线划出云的特点,

10、用波浪线划出它和天气的关系。2、正音正字3、有关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的,找出标明角度变化的语句。明确:两方面-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三、课堂游戏你猜我是谁找出各种云和云上的光彩,然后以一种云或光彩的身分作自我介绍。要求:充分利用文中描写云彩的句子;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对照课文,学生各人自说自讲,或在书上作记号,或写在本子上。先各自预演,后课堂交流。示例:嘿!大家好,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大

11、家知道我是谁吗?-卷云四、理想课文的行文思路。1、图片赏析2、完成全文的结构条理图3、简表归类五、课文研讨思考:(1)文中第段看云识天气的经验一句是揭示云的形态和天气关系,作者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说明了什么?后面的三个语段与它有什么关系?明确:这两个词用在句中具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形是这样,排除了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第段是后面三段的纲。(2)切合文题、揭示云和天气关系的语词是哪一个?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记叙文中,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说明文中,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物,叫做比喻说明法,一般简称为打比方。这句中心句运用的说明手法就是打比方。课文中打比方的运用,使得行文生动活泼,饶有

12、趣味。第段的概述在语言运用上的显著特点是形象生动的比喻的运用,试分析其作用。明确:第段用一连串的比喻把云的万千姿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充分激发了读者的想像。仿照示例造句,从形状入手。(书P81)(3)文章把云分为八类,把光彩分为四种来描述,这种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明确:说明方法:分类别-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方面的异同,将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说明。好处(作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读者更具体、更详尽、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征。六、拓展延伸有关天气的谚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朝有破絮云,午后雷雨临。云交云,雨淋淋。乱云天顶变,风雨定不少。满天飞乱云,雨水下不停。天起扫帚云,三天

13、雨淋淋。篇三【教学目的】1、学习并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事物。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教学重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教学难点】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教学方法】朗读法,列表法。【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释题,并朗读课文补充资料:云和天气有着密切关系,看云可以辨别,推测天气的好坏,这篇说明文是怎样把有关云和天气的气象知识告诉我们的?二、整体感知云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如文中所说的?你能把它读出来吗?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试着填空找出中心句,最基本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是: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领会说明性语言的

14、准确性,用了常常,往往,表示不是绝对化的,是表示一般情况下的如此。三、课文研讨1、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列表:云的种类形状位置天气情况2、讨论如何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谚语:云交云,雨淋淋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棉花云,雨快临天上灰布悬,雨丝定绵绵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山戴帽,大雨到云吃雾下,雾吃云晴试着用科学现象解释你所知道的一两句谚语。四、讨论最后一段作用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3、最后告诉我们局限性作用?五、总结课文,延伸探讨今天需要看云识天气吗?六、布置作业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2、完成练习二。3、课文作业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