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语教学模式加快素质教育步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274238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小语教学模式加快素质教育步伐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构建小语教学模式加快素质教育步伐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构建小语教学模式加快素质教育步伐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构建小语教学模式加快素质教育步伐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构建小语教学模式加快素质教育步伐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小语教学模式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小语教学模式加快素质教育步伐(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构建小语教学模式加快素质教育步伐当前,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各科教学如何实 施素质教育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 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小语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 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在实施 素质教育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广大小 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 径在课堂。但由于种种原因,陈腐的教学思想和落 后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就小 学语文而言,课

2、堂教学仍存在“满堂灌”、“满堂练” 及重讲轻练,重结果轻过程,重死记硬背轻应用的 诸多弊端。结果造成学生智力发展缓慢、 能力低下, 教学效率低。语文素质教育失去了它的光彩。如何 改变这一现状呢?几年来,我们实验并研究的学科 课堂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一、学习新大纲,把握新大纲的精神 教学大纲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它是教师进行 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是使教学工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作顺利进行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构 建学科教学模式的依据。因此,必须把

3、握好教学大 纲的精神。为了使教学模式遵循科学性、针对性、 操作性的原则,龙口市小语模式研究组对教学大纲 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研究和分析。大家一致认为, 新的教学大纲具有以下特色。1. 新大纲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需要,着眼于全 民素质的提高。义务教育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使之适应未来 社会的需要作为目的;把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 面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打好基础为根本任务。小学 语文作为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通过语 文教学来培养和提高民族素质,为学生打好思想品 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新大纲就是着眼于民族素质 的培养,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切切实实做好了打 基础的工作。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在提高中华民族的

4、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切实 转变教学思想,变着眼于淘汰为着眼于合格,变面 向部分学生为面向全体学生。2. 新大纲明确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要求。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大纲”里说具有两 性:一是工具性,二是思想性。这对于防止语文教 学的左右摇摆,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在提高民族素质 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进行这门学科 的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 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要认真贯彻教育方针,促进 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3. 吸收教学改革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 高。新大纲总结历史经验,有意识

5、地将比较成功的 新鲜经验加以吸收。这些经验主要有: (1)正确处 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关系的经验。 ( 2)传授 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结合的经验。 (3)语 文教学整体改革的经验,要把小学语文作为一个整 体来看待、来研究。 (4)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经验。上述教改的新经验,对端正教学思想,改进语 文教学,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教 学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钻研新教材,明确新教材的特点 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 神,以及义务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目标进行 编写。新教材根据

6、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认识事物 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教 学内容,形成总体构想。全套教材分低、中、高三 个阶段体现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三次循环。第一阶段 是一、二年级,着重进行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 说、阅读、写话的训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为中、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初步基础。第二阶段是三 年级,这一阶段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着重进 行“段”的训练。就阅读说,要加强段的理解;就 作文说,要加强片断练习,逐步过渡到“篇”的训 练。第三阶段是四、五年级,着重进行“篇”的训练,就阅读 说,要加强条理、层次的理解;就作文说,要重视 布局谋篇的训练。中、高年级的听说训练不单独设 课,结合

7、读写穿插安排,互相促进,互相渗透。在 听说读写训练中,合理安排观察、思维、想像等训 练,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总之,全套教材既注意 纵向联系,又注意横向联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训 练整体。具体地说,新教材具有以下特性:1. 课文体现时代精神,重视课文的思想性。 新教材所选课文知识面宽,思想性强,联系儿 童生活,富有时代精神,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加 强思想教育。课文语言规范,形式活泼,有感染力2. 有计划地安排训练重点,体现语文基本功训 练的综合性。教材训练项目的编排,是依据学生阅读顺序, 作文的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从 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进行重点排列的。中年级以 段的训练为重点,高

8、年级以篇的训练为重点,注意 前后衔接。为了体现读写结合的综合性,读和写的 项目交叉编排,一组读,一组写,以便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观察、思维、想像等训练穿插安排在读 写项目之中,以体现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结合。3. 着眼于自学能力的培养,课文类型体现学习 的主动性。课文安排了两类课文。讲读课文供教师讲解。 讲解的着眼点在于引导学生领会基本功训练的重点、 课文的难点,使学生自觉地获得读写知识。阅读课 文,教师的责任在于指导。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自觉地巩固从讲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本 功,理解字词句,读懂课文。从讲读到阅读,教师 讲解的成分要有所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要有所增 加,体现自学能

9、力培养的过程。4. 以训练项目为中心组织课文, 形成训练阶梯, 体现训练过程的科学性。小语教材,低年级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起始阶 段,处于萌芽状态,课文组织多从内容方面考虑。 中高年级系统安排了训练项目,课文便以项目为核 心来组织,形成一个训练组。训练组的结构分四层: 第一层导读,第二层课例,第三层读写例话,第四 层基础训练。从导读到基础训练,体现了从实践到 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过程,也体现了训练的整体性。 这样一组一组的编排,前后衔接,形成阶梯式的螺 旋上升,使语文基本功训练更具科学性。5. 系统安排听说训练,重视语言训练的实践性。 听说训练是语文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语 教材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系

10、统安排了听说训练。低年 级将听说内容编入课本之中,以便与读写配合,相 互促进。低年级听说训练形式多样,内容生动。中 高年级在低年级的基础上作了系统安排, 自成系列, 体现在基础训练之中。训练形式多样,内容多注重 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社会交际的本领, 以适应日后社会生活的需要。当前,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各科教学如何实 施素质教育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门课题。 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小语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 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在实施 素质教育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广大小 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知道,

11、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 径在课堂。但由于种种原因,陈腐的教学思想和落 后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就小 学语文而言,课堂教学仍存在“满堂灌”、“满堂练” 及重讲轻练,重结果轻过程,重死记硬背轻应用的 诸多弊端。结果造成学生智力发展缓慢、 能力低下, 教学效率低。语文素质教育失去了它的光彩。如何 改变这一现状呢?几年来,我们实验并研究的学科 课堂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一、学习新大纲,把握新大纲的精神 教学大纲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它是教师进行 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是使教学工 作顺利进行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12、,也是构 建学科教学模式的依据。因此,必须把握好教学大 纲的精神。为了使教学模式遵循科学性、针对性、 操作性的原则,龙口市小语模式研究组对教学大纲 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研究和分析。大家一致认为, 新的教学大纲具有以下特色。1. 新大纲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需要,着眼于全 民素质的提高。义务教育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使之适应未来 社会的需要作为目的;把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 面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打好基础为根本任务。小学 语文作为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通过语 文教学来培养和提高民族素质,为学生打好思想品 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新大纲就是着眼于民族素质 的培养,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切切实实做好了打 基

13、础的工作。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在提高中华民族的 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切实 转变教学思想,变着眼于淘汰为着眼于合格,变面 向部分学生为面向全体学生。2. 新大纲明确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要求。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大纲”里说具有两 性:一是工具性,二是思想性。这对于防止语文教 学的左右摇摆,充分发挥小学语文在提高民族素质 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进行这门学科 的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 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要认真贯彻教育方针,促进 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3. 吸收教学改革经验,促进教学

14、质量的稳步提 高。新大纲总结历史经验,有意识地将比较成功的 新鲜经验加以吸收。这些经验主要有: (1)正确处 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关系的经验。 ( 2)传授 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结合的经验。 (3)语 文教学整体改革的经验,要把小学语文作为一个整 体来看待、来研究。 (4)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经验。上述教改的新经验,对端正教学思想,改进语 文教学,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大面积提高教 学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钻研新教材,明确新教材的特点 新编小学语文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 神,以及义务教育要

15、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目标进行 编写。新教材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认识事物 的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教 学内容,形成总体构想。全套教材分低、中、高三 个阶段体现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三次循环。第一阶段 是一、二年级,着重进行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 说、阅读、写话的训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为中、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初步基础。第二阶段是三 年级,这一阶段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着重进 行“段”的训练。就阅读说,要加强段的理解;就 作文说,要加强片断练习,逐步过渡到“篇”的训 练。第三阶段是四、五年级,着重进行“篇”的训练,就阅读 说,要加强条理、层次的理解;就作文说,要重视 布局谋篇的

16、训练。中、高年级的听说训练不单独设 课,结合读写穿插安排,互相促进,互相渗透。在 听说读写训练中,合理安排观察、思维、想像等训 练,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总之,全套教材既注意 纵向联系,又注意横向联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训 练整体。具体地说,新教材具有以下特性:1. 课文体现时代精神,重视课文的思想性。新教材所选课文知识面宽,思想性强,联系儿 童生活,富有时代精神,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加 强思想教育。课文语言规范,形式活泼,有感染力2. 有计划地安排训练重点,体现语文基本功训 练的综合性。教材训练项目的编排,是依据学生阅读顺序, 作文的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从 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进行重点排列的。中年级以 段的训练为重点,高年级以篇的训练为重点,注意 前后衔接。为了体现读写结合的综合性,读和写的 项目交叉编排,一组读,一组写,以便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观察、思维、想像等训练穿插安排在读 写项目之中,以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