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栽培技术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268543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桐子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桐子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桐子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桐子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桐子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桐子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桐子栽培技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叶山桐子GAP标准种植管理简要技术资料山桐子社区2019年6月目录:1、毛叶山桐子发展现状2、毛叶山桐子GAP标准种植示范要点一、栽植前苗木的处理二、整地三、林间管理四、人工造林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五、病虫害防治1、毛叶山桐子项目发展现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植物资源学家李 欣教授,从50年代就开始研究山桐子,曾多次上书原国家林业部、 农业部,建议重视山桐子的种植发展。自2007年起,经过多方研发, 已经完成了高档食用油、生物柴油、亚油酸、亚麻酸、维生春的提 取。目前毛叶山桐子木本油料项目已经被国家作为高度重视的战略项 目:1、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野生油料木本植物(毛叶山桐子)示范

2、 基地建设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四 川师范大学)。2、山桐子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948项目(由江苏省林业科学 研究院梁珍海、蒋泽平主持),名称为“山桐子树种优良种质资源及 培育技术引进”,通过引进了日本种源山桐子,并开展了系统研究, 再山桐子生物学特性、组织培养技术等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3、四川、重庆等地已将山桐子种植与加工项目纳入发改委立项 项目。4、山桐子已被国家列为优质能源树种。5、国家林业局、农业部、财政等部位已于2013年8月共同发 布136号文件明确重点发展毛叶山桐子为木本油料战略项目。6、2014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项目申报指南已经将山桐子列 为重点扶持建

3、设的木本油料示范基地。毛叶山桐子基本特性:毛叶山桐子属大风科山桐子变种,为阔叶乔木,是一种野生的木 本油料植物,其产量高,生长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耐高温低寒。 其主要用途有:(一)健康食品、药用中间体及生物柴油基础原料毛叶山桐子被称为“油果树”、“摇钱树”、“黄金树”、“树上油 库”,其主要特性有:果实含油量高,油品质量高,工业开发价值极 大。栽种34年开始挂果,5070年仍是果实盛产期。盛产期单株 保守估计平均可产鲜果80kg以上。果实中果肉含油率达43.6%,种 子含油率达25%28%,全果含油36%38%。果油的成份构成是生 产食用油和保健品以及生物柴油的上佳原料。一是亚油酸含量高达

4、 60%80%,它是人体的必须品,其缺乏将影响前列腺素合成、精子 生存力、胆固醇转运受阻及线粒体合成等疾病;二是亚麻酸含量高达 2%,而亚麻酸主要的功效是补充了人体必须又不能自身合成的 omegd-3脂肪酸,其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种子渍还对 心血管有明显保健作用,具有抗肿瘤、防治糖尿病、美容、减肥、防 治三高、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免疫力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对高血 压、冠心病等疗效显著,是制造“益寿宁”、“脉通”等的主要原料。(二)树型美观,红果红润艳丽,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毛叶山桐子树高815米(考虑到摘果,观光等需要,可控到5 米左右),树皮光滑,主干通直,枝轮生,主枝分层似塔形

5、,叶大而茂 盛,呈状心形,花黄绿色,锥花序下垂,果穗狭长,呈圆锥状,穗长 1551厘米,每穗结果90300粒,果实鲜红,呈珠串状黄绿花穗, 鲜红果实与宽大绿叶和塔形树影相互辉映,层次分明,十分美观,是 上佳的观赏树种,绿阴护夏红果迎秋可用于改善林相结构、培育特色 森林旅游景观,有“绿荫护夏,红果迎秋”之美誉,是优良的行道及 观赏树种。2、毛叶山桐子GAP标准种植示范要点一、栽植前苗木的处理山桐子造林时间以其落叶后为主,集中选在11月至次年3月 造林,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栽植,提高造林成效。同时为了保持苗木 的水分平衡,在栽植前须对对苗木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地上部分的 处理措施主要有:1、截干(截

6、去苗木的大部分主干,仅栽植带有根系和部分苗干 的苗木);2、去稍和剪除枝叶;3、修根(剪除受伤的根、发育不正常的根以及过长的根);4、醮泥浆(将根系醮上稀稠适度的泥浆。醮泥浆最好是在起苗 后立即进行);5、化学药剂处理以及ABT生根粉的应用。二、整地种植整地净种以行距3.3米、株距3米开大穴(长和宽均为40 厘米,深60厘米)套种以行距4.7米、株距4.7米开打穴,施足底 肥(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钾肥、磷肥、尿素以及微量元素费为宜, 具体用量根据地区土壤特点决定),再填新土,新土厚度以1015公 分为宜(避免肥料伤及苗木根系),然后放苗覆土,边覆土边踩紧土 壤边轻提小苗,让小苗根系充分舒展开,

7、窝的四周略高中间略低,然 后浇足定根水。三、林间管理1、混交和间作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建设和提高收益,连片1000亩 以上林地提倡与其它常绿树种(如杉木、马尾松等)及非易感锈病树种 实施块状混交,鼓励林分郁闭前林间套种、间作非易感锈病寄主绿肥、 中药材、牧草等。2、未挂果(未成林)抚育抚育期为4年,坚持适时抚育,一年三次至五次。第一年主要 是开沟沥水、灌溉、施肥、培土、除草。第二至四年主要为矮化、施 肥、病虫防治。3、松土除草新造山桐子原料林,林地光照充足,杂草灌木容易滋生,如不及 时铲除,不仅消耗山桐子林的水分和养分,而且直接妨碍山桐子生长。 因此,每年在雨季前后除草松土 12次。抚

8、育方式为块状或带状, 分别去除植株周围2尺以内或带内杂草,同时对种植穴松土培土。 除草松土时要注意不操作苗木根系。中耕除草时间应选择在草籽成熟 之前,一般在9月10月进行。2、严禁使用化学药剂除草,如草 甘磷等。4、灌溉林地土壤的水分状况是影响造林成活率及其生长的重要因素。虽 然山桐子抗干旱能力强,但在新造山桐子林的第1年内,如遇久旱 不雨,土壤特别干燥时,应适时进行灌溉。5、排水在低洼的地方要修好排水沟,多雨季节及时排水,增加土壤通气 性,促进林木生长。6、施肥雨季前追肥以氮肥为主,施用量为每株50g,雨季后追肥以复合 肥为主,每株0.3kg左右,随着树体的生长,逐年增加。采用环沟 法或两侧

9、开沟法施肥,沟深20cm左右,肥料距苗干1520cm,避 免烧根。7、补植补造造林后应重视加强造林地管护,确保苗木成活率。造林1年后 成活率低于90%应补植。8、根据山桐子树的用途进行管理以山桐子果实为主的山桐子树控制在5米以内,以便于采摘;以 绿化观赏为主的山桐子树形控制在10米以内。9、果实收获与储藏9.1收获一般在1012月,山桐子果皮由绿色变为红色时即可采摘。要 防止掠青,同时为避免鸟类啄取,也要适时采摘,采摘时要防止对树 体的伤害。9.2 储藏山桐子果实宜在通风阴凉处摊开储藏,忌堆放过厚造成霉变,提 倡随采随用。四、人工造林应特别注意的问题1、锈病是山桐子幼苗、幼林、成林叶片的多发病

10、害,要注意尽 量避免与锈病寄主树种混交或相邻,如海棠,木瓜,山楂,棠梨,贴 梗海棠,梨,桧柏,龙柏,圆柏等。2,毛叶山桐子对立地条件要求不苛刻,适应性强,但是山桐子 特别不耐水淹,要重点考虑排水。五、病虫害防治1、病害1.1根腐病症状:主要发生在山桐子栽种后的第一个春夏季气温升高时,集 中在3-5月,病情轻时植株上部叶片出现萎蔫,但夜间又能恢复, 病情重时造成根部腐烂变黑甚至坏死,叶片脱落,病株枯死。治理方案:造林前对山桐子苗的残根断根进行修剪,并用创可涂 对根部伤口处涂抹;栽前对土壤进行消毒,每平方米使用55%多菌 灵1.5%克,或75%五氯硝基苯3克,翻入土中;如有积水,则在 山桐子植株附

11、近70公分处清沟沥水。造林后如遇发病,采用40% 根腐宁1000倍或80%402乳油1500倍灌根。1.2炭疽病症状:受害叶片上产生坏死病斑,开始较小,后迅速扩展,浅褐 色至暗褐色,形状大多不规则,有时能使叶片大部或全部枯死脱落; 病斑上有时出现不明显轮纹,黑色子实体顺轮纹形成,高湿度下出现 淡红色至桔红色分生孢子堆。常引起叶枯、梢枯、芽枯、花腐、果腐 和枝干溃疡等症状。治理方案:发病时喷施75%的托布津1500倍液,或50%的多 菌灵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洒 一次,连续2至3次。1.3白粉病症状:山桐子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 初期为黄

12、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 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 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秋后病斑上出现黑褐色颗 粒状的闭囊壳。治理方案: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秋冬季节,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修剪后及春季发 芽前喷布35波美度石硫合剂。植株翌春展叶后,每隔半月喷施1 次保护剂,连续三次,巩固预防效果。可供使用的保护剂有:50%硫 悬浮剂500800倍液、45%石硫合剂结晶300倍液、50%退菌特 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代森锰锌400倍 液。1.4锈病症状:病株

13、大量出现锈色孢子堆,病害初起时,在叶片背面产生 桔黄色点状斑,表皮破裂后露出桔黄色粉状物,为夏孢子堆,入秋后, 在叶片正面与夏孢子堆相应处产生棕褐色冬孢子堆,严重发病时,叶 片背面布满黄粉,影响光合作用。发病后蒸腾和呼吸作用加速,光合 作用弱,生长势减弱,叶片提早发黄脱落,或引起枝干肿瘤、果实畸 形等,严重时甚至死苗。治理方案:预防时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0倍、65%代森锌500倍液、敌诱钠200倍液喷雾,每隔15天喷一次; 发病时喷洒1: 1: 125170波尔多液一次,以后用0.30.5波美 度石硫合剂。1.5煤污病症状:病害先在叶片正面沿主脉产生,逐渐覆盖整个叶面,严重

14、 时叶面布满黑色煤尘状物。病菌的菌丝体覆盖叶表,阻塞叶片气孔, 妨碍正常的光合作用。煤污病严重时,浓黑色的霉层盖满全树的成叶 及枝干,阻碍叶片的光合作用,抑制新梢生长,病叶变黄萎,提早落 叶,降低果实产量以及油品质量。治理方案:养护管理上做到适当修剪,清除杂草,改善林地通风 透光条件,增强树势。药剂防治时单用70%百菌清700倍液、敌力 脱20002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喷施。2、虫害2.1白蚁症状:主要以工蚁危害山桐子树皮及浅木质层,以及根部。造成 被害树干外形成大块蚁路,长势衰退。当侵入木质部后,树干枯萎; 采食危害时做泥被和泥线,严重时泥被环绕整个干体周围而形成泥 套。治

15、理方案:清理杂草、朽木和树根,减少白蚁食料。在糖、甘蔗渣、 蕨类植物或松花粉等中加入0.51%的灭幼脲3号、卡死克或抑太 保,制成毒饵,投放于白蚁活动的主路、取食蚁路、泥被、泥线及分 飞孔附近进行诱杀。发现蚁巢后用50%辛硫磷乳油150200倍液,每巢用20kg药液灌巢。2.2蛴螬症状:俗名白地蚕,成虫夜出咬食山桐子叶片成孔洞、缺刻;幼 虫终年在地下活动,在地下咬断幼苗根茎,使幼苗枯死,造成缺苗断 垅,或啃食地下根系,使之生长衰弱,直接影响山桐子树木生长,其 造成的伤口又易遭病菌侵入,易诱发病害。治理方案:在幼虫发生严重,为害重的地块每公顷(10000平方 米)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用90%晶体敌百虫,或用50%西维因 可湿性粉剂1000ml兑水1000kg灌根,可杀死根际附近的幼虫。在 成虫盛发期,对害虫集中的树上,每公顷使用50%辛硫磷乳油或90% 晶体敌百虫10001500ml,兑水12002000kg喷雾,或用20%氤 戊菊酯乳油500ml,兑水12001500kg喷雾。2.3云斑天牛症状:成虫为害新枝皮和嫩叶,幼虫蛀食枝干,造成山桐子生长 势衰退,凋谢乃至死亡。初孵幼虫把山桐子枝干皮层蛀成三角形蛀道, 后蛀入木质部,钻蛀方向不定,在粗大枝干里多斜向上方蛀,在细枝 内则横向蛀至髓部再向下蛀,隔一定距离向外蛀1通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