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课后题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26703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课后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课后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课后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课后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课后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课后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课后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园林课后题及答案一、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 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主 要内容,并认识到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 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 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 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 体说明这个特点的。二、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问题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 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 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 致的深度。(“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 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第 1 页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理解文中内涵较丰富而作者没有详细 解说的词语。1、“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2、“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 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 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 制。3、“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 花墙

3、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 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 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 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 层次了。三、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 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 以及中国石拱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结合实例说说其 作用(设题意图是让学生大致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这 些说明方法如何运用及其作用都不难理解,在找出具体实例 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老师不必过多讲 解。 )本文和中国石拱桥 使用的说明方法有:第 2 页举例

4、子: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 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再用具体例子 做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可信度,又使文章血 肉丰满。作比较: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 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 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通过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打比方: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 而是像一张弓。打比方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列数

5、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 0.8 2米,两端宽9.6第 3 页米,中部略窄,宽9米。(卢沟桥)桥长2 6 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 1.6米。采用列数字的方法,读者可以通过确定的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数字的精确,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引用: 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引用别人的话或有关资料,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四、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1、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 0 0字左 右。设题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运用从课文中获得的一些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 提高园林欣赏水平, 并初步练习写作说明文1、因为正如文中所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所以从文中获得的有关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可以得到第 4 页迁移运用。学生能够领会到的方法,概括地说,是要注意园 林内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 合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