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玻璃成型培训范本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266176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玻璃成型培训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光学玻璃成型培训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光学玻璃成型培训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光学玻璃成型培训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光学玻璃成型培训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学玻璃成型培训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玻璃成型培训范本(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光学玻璃成型方法6.1 DP成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光学玻璃熔炼方式由陶瓷坩埚熔炼向池炉连续熔炼的转变,光学玻璃的成型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DP成型则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DP成型即直接滴料成型,就是根据用户的图纸要求,设计相应的模具,通过剪切机、压机、退火炉等成型工装设备,将从出料管流出的玻璃直接压制成高质量的玻璃产品。从而达到又好又快、高效节能等目的。以下依据成都光明光电股份公司1984年从日本引进的成型设备和工艺为例,介绍DP成型方法。6.1.1成型工装设备简介1、压机a) 压机型号-日本引进的压机分小压机HDPS-8N(S型)和大压机HDPB-8N(B型)两种型号。

2、均为转盘式结构。b) 压机规格-小压机转盘直径650mm, 可生产直径100mm以内的产品。大压机转盘直径920mm,可生产直径150mm以内的产品。转盘上安装有8套模具,其中3个工位可以压型,均由气缸提供压力。c) 传动方式-调速电机电磁离合器复面涡轮减速器主轴扭力限制器转盘。2、剪刀机a) 固定方式-悬挂式。b) 动作方式-单汽缸推动,剪刀臂齿轮联动。c) 剪刀片-工具钢制作,刀刃半径R常用16mm、20mm、30mm等三个规格。3、传输机a) T型传输机-采用网带循环转动,天然气和电阻丝混合加热,可将玻璃从压机传输给C型传输机。b) C型传输机-采用网带循环转动,天然气加热,可将从T型传

3、输机传输来的玻璃传输到退火炉内。4、推进机a) 构成-由上下运动气缸、前后运动气缸和滑动轴承构成。b) 用途-将从C型传输机传输来的玻璃按一定间隔推进到退火炉的网带上。5、退火炉a) 网带的构成与用途-由耐热钢丝绕制而成,可以在退火炉内前后运转,带动玻璃移动并逐步降温。b) 传动机构的构成与用途-由调频电机、变速箱、链条、胶辊构成,主要作用是驱动网带循环运转。c) 加热保温部的构成与用途-由保温板、电炉盘、电阻丝构成,主要作用是保持型料缓慢降温所需要的温度梯度。6、成型模具a) 上模-由球墨铸铁或者耐热钢加工而成,主要作用是确定型料上表面的形状。上模有组合型和单体型两种。b) 下模芯-由球墨铸

4、铁或者耐热钢加工而成,主要作用是确定型料下表面的形状。c) 侧模-由球墨铸铁或者耐热钢加工而成,主要作用是确定型料的直径。6.1.2成型设备安装与调试a) 压机的安装过程:根据玻璃流出量的大小和产品规格选用压机,用叉车将压机运到出料口下方,再用地脚螺钉将压机定位装置固定在地板上,使压机定位;定位装置可以调节压机左右移动。b) 剪刀机安装过程:先将支架用螺栓安装在钢平台的下方,再将剪刀机座悬挂安装到支架上,最后将剪刀臂安装在机座上c) 剪刀机的调试过程:当玻璃的流量和粘度达到设定要求时,开始调试剪刀机,否则易将剪刀片打坏。首先在润滑器中加入适量的冷却液;按顺序安装刀柄和刀片,必须使下刀片的行进方

5、向与工作台的行进方向相同;确定下刀片的位置,通常出料管到下刀片的距离大约在10-15mm之间。d) 剪刀片的调试过程:首先拧松刀片固定螺钉,移动刀片,使流出玻璃处于两刀片刃口的中心,然后拧紧固定螺钉;以下刀片为基准,调节上刀片的水平调节螺钉,使两刀片成为水平;利用剪刀机主轴下端的上下调节螺钉,调节两刀片在垂直方向的啮合深度,使两刀片接触时松紧适度;利用装在剪刀臂的啮合深度调节螺钉,调节两刀片在水平方向的啮合深度,反复手推剪刀臂,使两刀片接触时剪断的滴料符合要求为止。e) 剪刀的速度的调试过程:在控制仪表上,设定剪刀片的动作时间为0.2秒,剪刀冷却时间为0.3秒;将空气压力调整为0.2Mpa;利

6、用速度调节器调节气缸速度,前进时慢一点,后退时快一点。f) 剪刀片的冷却液的调试过程:调整喷管的喷出方向,使喷出的冷却液直接对准刀片刃口部,而不能对着出料管;调整冷却时间控制冷却量;通过调节润滑器流量调节螺钉调节冷却量。g) 压机的调试过程:打开程序电源、动力电源和控制电源;按下“压型机动力起动”按钮,转动频数调整旋钮,设定为50HZ左右;闭合“离合器”开关,按下“送一型”开关,检查转盘是否转了一个工位;按下“手动”开关,检查转盘是否转动;按动“上压型A”、“上压型B”、“下压型A”、“下压型B”的电磁阀,检查各气缸是否按要求动作;按下压机“起动”按钮,转盘间歇式运转;按“非常停止”,转盘应立

7、即停止转动,并发出警报;打开压机操作盘上的“上压型A”、“上压型B”、“下压型A”、“下压型B”,再打开“压型”开关,检查各气缸是否按要求动作;打开控制柜上的“吹风”开关,检查是否按要求吹风;打开模具预热燃烧器的流量调节阀,点上火,再打开控制柜上的“燃烧器”开关,检查是否在转盘停止时火力强,转动时火力弱。h) 模具更换过程: 关掉加热器电源;停止剪切机、压机运转;关掉压机周围燃烧器;使用“送一型”开关,依次取下下模加热器和下模;安装新下模并套上加热器;卸下上模并重新安装新上模;安装热电偶;接通加热器电源,设定温度,准备成型。i) 托模顶杆的调试过程:在压型位置,顶杆处于最低位置,使气缸动作时顶

8、杆轴承与导轨间隙为1-3mm;压型的后一位置,导轨基本与压型处于同一高度,然后逐步升高导轨,以便于取出;在取出位置,使下模芯微微露出模套。 j) 调整导轨应注意的问题:注意沿转盘的转动方向不要有陡的高度上升,特别不能有台阶出现,否则会损坏设备。k) 上模的升温过程:打开控制柜前面板下部的“上型加热电源”开关,由控制柜前面板上部的温度调节器进行温度设定。l) 下模的升温过程:打开滑动变压器的电源开关,进行电压设定;打开控制柜上的“燃烧器”开关,将燃烧器点火。m) 取出装置的调试过程:将90#汽轮机油注入气-油转换器中;打开冷却水控制阀;用减压阀把空气压力设定为0.4MPa;调整气缸速度;打开控制

9、柜上的“拟取出”开关;边观察边调整气缸的动作时间和速度。n) T型传输机的调试过程:接通电源使网带运转,注意驱动辊筒与网带间不打滑;打开加热电源和燃烧器阀门,对网带进行加热;在高温下,再次对辊筒进行调整,使网带不走偏不打滑。 o) C型传输机的调试过程:接通电源使网带运转,注意驱动辊筒与网带间不打滑;打开加热电源和燃烧器阀门,对网带进行加热;在高温下,再次对辊筒进行调整,使网带不走偏不打滑;根据作业指导书设定网带的运转速度 。p) 推进机的调试过程:将90#汽轮机油注入气-油转换器中;手动电磁阀,检查推进机的动作;调整气缸速度;调节上下调节螺钉,使推进杆与倾斜板之间的距离为2-3mm;打开控制

10、柜上的“推进”开关。6.1.3成型工艺过程1、玻璃流出a) 出料管升温,应特别注意通电电流以及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超过,否则将烧断出料管。必要时要用氢氧燃烧器加热出料管,玻璃流出会早一些。因为天然气燃烧会变成二氧化碳或者一氧化碳,对铂金有损害。所以不能用天然气加热出料管。b) 流量测定:玻璃流出后,可以取10秒钟(或者20秒)的玻璃称重量,再计算流量。c) 流出的玻璃的处理方法:刚流出的玻璃比较脏,倒到废玻璃回收箱中。然后,用干净的排料箱接着,准备做回炉料使用。2、成型工艺a) 启动正常压型前各装置应处于以下状态:剪刀机-剪断流出的玻璃;压机-转盘正常转动;模具-升到预定温度;取出装

11、置-进行着取出动作;传输机-网带运行,达到预定的温度;推进机-按规定时间进行动作;退火炉-按工艺升到预定温度。b) 起动正常压型的过程:手动剪刀臂剪断玻璃,同时扳动压机操作板上的手动切换阀,使压机进位;起动剪刀机自动剪料;当装有玻璃的模具转到压型位置时,打开压机操作盘上的“压型”开关,开始压型。 c) 每30分钟取一个压型品,确认重量及中心厚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每小时取一次压型样品(8个工位各一个),按工位顺序摆放于保温板上,待冷却后检查成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并做好纪录。每8小时取条纹样品一件,每24小时取光吸收样品一件,及时放入退火炉中。6.1.4.成型质量问题1、产品常见质量缺陷及产

12、生的原因a) 秃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玻璃没有充满模具,边缘部分局部收缩而形成的圆弧形质量缺陷,称为秃边。b) 秃边产生的原因是-玻璃粘度偏大;模具温度低;汽缸压力小;滴料重量不足;滴料不在中心;下模滑动不良等。c) 飞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型料边缘凸出物,称为飞边。d) 飞边产生的原因是-玻璃粘度偏小;汽缸压力过大;模具间隙过大;轨道位置过高;模芯偏心;下模滑动不良;料滴偏心等。e) 缺边-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型料边缘崩掉一部分的现象,称为缺边。f) 缺边产生的原因是-玻璃粘度小;汽缸压力过大;压型时间过长;出模后碰撞;网带炉温度不合适等。g) 厚度超差-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产品厚度超出允许公差

13、范围,称为厚度超差。h) 厚度超差产生的原因是-出料量波动大;上下表面收缩不均匀等。i) 直径超差-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产品直径超出允许公差范围,称为直径超差。j) 直径超差产生的原因是-模具内径超差;模具磨损等。k) 剪刀印超差-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剪切痕迹过大,深度超过标准允许值,称为剪刀印超差。l) 剪刀印超差产生的原因是-剪刀片啮合不良;剪刀片R偏大;剪刀片冷却过量;剪刀片磨损过大;剪刀片离出料管口太近等。m) 皱纹深度超差-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产品表面皱纹深度超过公差范围,称为皱纹深度超差。n) 皱纹深度超差产生的原因是-玻璃粘度小;下模温度低;压型位置偏后;压型等待时间过长等。o) 裂纹

14、-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表面炸裂,在退火过程中可能进一步增加深度,是质量标准中不允许存在的缺陷。p) 裂纹产生的原因是-模具温度偏低;压力过大;压型时间过长;网带温度偏低;滑槽温度偏低;网带温度低等。q) 表面变形-产品表面形状不符合图纸要求的球面公差范围,称为表面变性,也称为R不良。r) 表面变形产生的原因是-玻璃粘度过小;模具温度过高;压型时间过短;被上模粘起;冷却方法不合理等。s) 折叠-玻璃的两个部分的表面在高温下相互接触粘接的现象,称为折叠。t) 折叠产生的原因是-料柱过长;位置偏心;剪刀片啮合位置不良;剪刀动作过快;转盘旋转速度过快等。2、产品常见质量缺陷的解决方法a) 秃边的解决方法

15、-玻璃粘度偏大时,适当提高出料管下端的温度,减小玻璃粘度;模具温度偏低时,适当提高模具温度;汽缸压力小时,调节相关阀门,提高汽缸压力;滴料重量不足时,适当提高流量,或者延长剪切周期;滴料不在中心时,调节压机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下模滑动不良时,更换下模。b) 飞边的解决方法-玻璃粘度偏小时,适当降低出料管下端的温度,增大玻璃粘度;汽缸压力过大时,调节相关阀门,适当降低汽缸压力;模具间隙大时,更换模具;轨道位置过高时,适当降低轨道位置;模芯偏心或料滴偏心时,调节压机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下模滑动不良,更换下模。c) 缺边的解决方法-玻璃粘度偏小时,适当降低出料管下端的温度,增大玻璃粘度;汽缸压力过大时,调节相关阀门,适当降低汽缸压力;压型时间过长时,减少压型时间;出模后碰撞时,更换第一门上的石棉带;网带炉温度不合适时,适当调节温度。d) 厚度超差的解决方法-出料量波动大时,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