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考研真题1996年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26596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综合考研真题1996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医综合考研真题1996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医综合考研真题1996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医综合考研真题1996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医综合考研真题1996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综合考研真题1996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综合考研真题1996年(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A.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 A.、B、C、D、E 5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 全身“元气 ”和“水液”运行的通道是:A. 三焦 B. 肺、脾、肾 C. 十二经脉 D. 奇经八脉 E. 以上都不是2. 即至目内眦又至目外眦的经脉是:A. 手少阳三焦经B. 足少阳胆经C. 手太阳小肠经D. 手阳明大肠经E. 足太阳膀胱经3. 奇经八脉中与任脉在咽部相会的经脉是:A. 阳跷脉 B. 督脉 C. 阴维脉 D. 阳维脉 E. 阴跷脉4. 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 为阳邪,其性炎热 B. 为阳邪,其性开泄 C. 为阳邪,伤经耗气D. 为阳邪,易生风动血

2、 E. 为阳邪,其性炎上5. 七情内伤至病,最多见于:A. 心、肺、脾B. 心、肝、脾C. 心、肝、肾D. 心、肺、肝E. 以上都不是6. 寒“从中生 ”的主要机理,是由于:A. 肺气不足,寒饮内停B. 胸阳不振,阴寒内盛C. 恣食生冷,寒从中生D. 脾肾阳虚,阴寒内盛E. 痰湿内阻,从阴化寒7.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的确切病机是:A. 气不摄血 B. 气机逆乱 C. 血随气逆 D. 血随气脱 E. 血随气结8. 脾的阳气失调的病机,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健运无权,气血生化不足 B. 运化失职,津液代谢失常 C. 升举无力,中气下陷D. 受纳失调,消谷善饥 E. 摄血无权,血溢脉外9

3、. 下列不属于瘀血痹阻心脉及心的阳气心虚衰的表现是:A. 心胸憋闷疼痛或暴痛 B. 心悸怔忡或惊恐 C. 心烦失眠多梦D. 肢冷或汗出肢厥E. 脉伏不出10. 经络的哪种病理变化可以致 “厥”?A. 经络气血偏盛偏衰B. 经络气血逆乱C. 经络气血运行不畅D. 经络气血衰竭E. 以上都不是11. 最易导致阴虚阳亢的脏是:A. 肺、脾、肾B. 心、脾、肾C. 心、肝、肾D. 肺、肝、肾E. 肺、脾、肾12. 下列不属于心血亏虚的病理表现是:A. 血脉空虚而见脉细无力 B. 心神失养而神识衰退C. 心阳失敛、阳不如阴、神不守舍而见失眠多梦D. 颜面失于荣养而见面白无华E. 眼目失于濡养而见干涩、昏

4、花13. 金匮要略心典说: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的病机是:A. 气不固津 B. 气随液脱 C. 脾胃气虚 D. 津停气阻 E. 以上都不是14. 实“”的病机最根本的方面是:A. 邪气亢盛 B. 正气旺盛 C. 气血瘀滞 D. 水液蓄积 E. 痰浊阻滞15. 明清时期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载于:A. 金镜录B. 景岳全书C. 辨证录D. 寓意草E. 医学六要16. 根据素问 剌热篇中关于面部的脏腑定位,鼻部属:A.肝 B. 肺C. 心 D. 肾E. 脾17.在五色主病中,青色主:A.寒证 B. 热证C. 虚证D.湿证E水饮18.颈肿眼突,可诊断为:A.肺胀 B. 瘿瘤C. 瘰疬D.痄腮E发颐

5、19.淡白舌的主病是:A.阳虚证 B. 虚热证C. 寒凝证D. 瘀血证E. 气滞证20.颠顶痛属:A.太阳经头痛B. 阳明经头痛C. 少阳经头痛D.少阴经头痛E. 厥阴经头痛21.濡脉的主病是:A.厥证 B. 阴寒症C. 气滞血瘀证D. 湿证E. 表证22.肝气上逆的临床表现有:A.咳嗽 B. 喘息C. 嗳气D.呃逆E眩晕23.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的相同点为:A.脉微 B. 舌胖C. 肢冷 D. 面色苍白E. 汗出24.在六病辨证中,若太阳病不愈,传入太阴,称为:A.合病 B. 直中C. 循经传D.越经传E. 表里传25. 在温病的辨证中,斑疹隐现属于:A. 为分证侯 B. 气分证侯

6、C. 中焦证侯 D. 营分证侯 E. 血分证侯26. 以下哪个脉象的主病为惊?A. 结脉 B. 代脉 C. 促脉 D. 动脉 E. 疾脉27. 肾经不足的临床表现为:A. 畏寒肢冷 B. 健忘耳聋 C. 遗精早泄 D. 遗尿失禁 E. 浮肿28. 证类本草的作者是:A. 陶弘景 B. 苏颂 C. 唐慎微 D. 赵学敏 E. 汪昂29. 下列药物用法哪项是错误的:A. 石斛入汤剂宜先煎B. 钩藤入汤剂不宜久煎C. 雷丸入汤剂宜先煎D. 砂仁入汤剂宜后下E. 附子入汤剂宜久煎30. 专治肝火赤肿痛的药组是:A. 夏枯草、密蒙花B. 龙胆草、赤芍C. 青葙子、决明子D. 石决明、谷精草E. 女贞子、

7、枸杞子31. 天南星的功效是:A. 燥是化痰、降逆止呕B.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C. 燥湿化痰、祛风解毒D. 燥湿化痰、止咳平喘E. 燥湿化痰、清热定惊32. 下列哪味药不属于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反乌同头的药物?A. 半夏 B. 栝蒌 C. 贝母 D. 白蔹 E. 白芨33. 大腹皮的功效是:A. 杀虫下气,利水消肿B.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C. 利水消肿,通便消积D. 下气宽中,利水消肿E. 下气宽中,利水通便34. 即能利尿通淋,又治湿热痹痛的药物是?A. 滑石 B. 通草 C. 木通 D. 地肤子 E. 生苡仁35. 川楝子的归经是:A. 肝、胆、肺、脾经 B. 肝、胆、大肠、小肠经 C. 肝、

8、胆、肾、膀胱经D. 肝、胃、小肠、膀胱经 E. 肝、心、胃、大肠经36. 下列哪味药即能活血又能行气:A. 桃仁 B. 红花 C. 丹参 D. 川芎 E. 五灵脂37. 红花与番红花功效的主要不同点是:A. 红花药力较强 B. 番红花药力较强 C. 红花兼能凉血解毒D. 番红花兼能凉血解毒 E. 番红花药力较强兼能凉血解毒38. 益母草的功效是:A. 活血,利尿,清热,通便B. 活血,利尿,消瘀,散结C. 活血,利尿,清热,解毒D. 活血,利尿,清热,止血E. 以上都不是39. 下列贝类药物,哪味药不具有制酸止痛的作用:A. 瓦楞子B. 海蛤壳C. 石决明D. 牡蛎E. 乌贼骨40. 即能补阳

9、益阴,固精缩尿,明目,又能止泻的药物是:A. 枸杞子B. 覆盆子C. 沙苑子D. 菟丝子 E. 五味子41. 下列哪味药物外用可拔毒去腐:A. 砒石 B. 轻粉 C. 升药 D. 炉甘石 E. 硼砂42. 组成药物中生地、熟地同用的方剂是:A. 天王补心丸 B. 血府逐瘀汤 C. 大补阴丸 D. 炙甘草汤 E. 当归六黄汤43. 组成药物中不含乳香、没药的方剂是:A. 七厘散 B. 小金丹 C. 小活络丹 D. 复元活血汤 E. 活络效灵丹44. 原方特别注名 “不用姜 ”的方剂是:A. 平胃散 B. 二陈汤 C. 定喘汤 D. 苏子降气汤 E. 半夏白术天麻汤45. 医方集解所载木香槟榔丸和

10、原方在组成药物上多:A. 神曲、山楂B. 神曲、麦芽C. 神曲、半夏D. 半夏、连翘E. 三棱、芒硝46. 镇肝熄风汤中重用怀牛膝的主要用意:A. 补益肝肾 B. 活血利尿 C. 祛瘀通经 D. 引血下行 E. 以上都不是47. 痛泻药方中配伍防风的用意是:A. 疏风解表 B. 祛风止痛 C. 祛瘀除湿 D. 散肝疏脾 E. 发散郁火48. 实脾散证的病因病机是:A. 脾阳不足,冷积内结B. 脾胃虚弱,痰食交阻C. 脾虚气滞,饮食停聚D. 脾胃虚弱,饮食不化E. 脾肾阳虚,水气内停49. 虚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者,治宜选用:A. 温胆汤 B. 珍珠母丸 C. 酸枣

11、仁汤 D. 甘麦大枣汤 E. 以上都不是50. 痰热互结,症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舌苔黄腻,脉滑数者,治宜选用:A. 清气化痰丸 B. 贝母瓜萎散 C. 小陷胸汤 D. 泻白散 E. 以上都不是51. 湿热病,邪热内陷心包,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尿赤遍秘者,治宜选用:A. 安宫牛黄丸 B. 紫雪 C. 至宝丹 D. 紫金锭 E. 以上都不是52. 阳明温病,津液不足,大便秘结,或下后二、三日,下证复现,脉沉无力者,治宜选用:A. 增液汤 B. 麻子仁丸 C. 增液承气汤 D. 新加黄龙汤 E. 以上都不适合53. 秋感小寒,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干,胎白脉弦者,治

12、宜选用:A. 加味香苏散 B. 小青龙汤 C. 杏苏散D. 苓甘五味姜辛汤 E. 以上都不适宜54. 外感于寒、内伤于湿,症见恶寒发热,头痛头重,无汗胸闷,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脉浮而细软者,治宜选用:A. 新加香蒿散B. 藿香正气散C. 羌活胜湿汤D. 九味羌活汤E. 以上都不适宜55. 身热面赤,咳吐大量浓血痰,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卧,舌红、苔 黄腻、脉滑数者、治疗应选何方?A. 千金苇茎汤 B. 如意金黄散 C. 加味桔梗汤D. 桔梗杏仁煎 E. 桔梗白散56. 下列哪项不是痢疾与泄泻的鉴别点?A. 有无里急后重 B. 有无因情志不舒诱发 C. 有无排便次数增多D. 有无脓

13、血便 E. 有无腹痛肠鸣57. 我国现存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书是:A. 理虚元鉴 B. 十药神书 C. 赤水玄珠D. 济生方 E. 寿世保元58. 心悸而烦、善惊梦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滑数者、宜选用何方?A. 安神定志丸 B. 朱砂安神丸 C. 黄连温胆汤D. 香砂六君子丸 E. 以上均不是59. 治疗风寒湿痹可以通用的基础方是:A. 防风汤 B. 独活寄生汤 C. 宣痹汤 D. 蠲痹汤 E. 以上均不是60. 患者喘促持续不解、渐而加剧、张口抬肩、鼻煽气促、不能平卧、面青唇紫、心悸烦躁 肢冷汗出、脉浮大无限者、其病机是:A. 肺虚及肾、痰浊壅盛B. 肾气亏损、痰气壅肺C. 肺肾两虚、气失

14、摄纳D. 阳虚水泛、上凌心肺E. 肺气欲竭、心神阳衰61. 身目俱黄而晦暗、胁下癥块、刺痛而拒按、为气滞血淤、湿浊残留所致者、宜在服用逍遥散的同时、 加服下列何方?A. 硝石矾石散B. 鳖甲煎丸C. 桃红四物汤D. 茵陈五苓散E. 茵陈术附汤62. 下列除哪项以外、均为癫证的特点?A. 沉默痴呆 B. 语无伦次 C. 喧扰不宁 D. 静而多喜 E. 精神抑郁63 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口干且苦、舌红少苔、脉弦而数者、宜选用:A. 青皮、陈皮 B. 旋覆花、郁金 C. 延胡索、香附D. 绿萼梅、川楝子 E. 柴胡、枳壳64. 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强调以下何种治法为主?A. 活血化淤 B. 宜痹通阳 C. 豁痰泻浊 D. 温阳散寒 E. 益气温阳65. 吐血过多、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散、在止血同时、应选下列用何方?A.独参汤B.黄土汤 C.四逆汤 D.生脉散 E.归脾汤66. 患者遍身浮肿而光亮、拌胸腹痞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苔黄腻、脉沉数者、宜选用何 方治之?A. 五皮饮合五苓散B. 疏凿饮子C. 猪苓汤D. 五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