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报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265132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课报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课报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课报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观课报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课报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课报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观课感想通过这段时间的观课学习,自己收获了很多的知识,对这几名老师的辛勤付出我真诚的道声感谢,因为他们录的这不单单是一节课这么简单,期间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查找资料,反复的磨课,一遍遍的备课练习,才将最精彩的课堂呈现给我们。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因对王越老师的这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印象深刻,所以来谈谈自己的观课感想。我们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王老师准确地把握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了几个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表

2、面积的认识、表面积的计算、优化练习”等环节的设计张弛有度,环节紧凑,很有实效,整个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王老师引导、提问的语句比较精炼到位,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很充分、学生的主体参与十分的突出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水到渠成。她很合理的运用课堂评价语言,充分照顾了学生的情感。王老师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准确而得体,生动而实效。总之,王老师这节课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面向全体学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引发思考,有效开展合作交流,评价既关注了整个学习过程,又注重了情感、态度及自信心的建立。还有,王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合理,难点的时间分配上,给学生充

3、分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充分的体验,这也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让学生或得必要的教学活动经验的理念。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各环节的层次性和脉络都非常清晰,因此就有了课堂上跌宕起伏,动静分明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王老师的教学体现在对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并且王老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直观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立体图形展开前和展开后的变化。而且是在学生先想象的基础上再给学生演示,有利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最后,通过学生自己比较、

4、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观看王老师及另外几位老师的课之后,我感到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知识以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具体事物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给学生充分观察和实际操作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实践,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这是新大纲中所强调的。王老师正是遵循了新大纲的理念,从生活实际引入,为学生创设了探索新知识的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将抽象的知识变成了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使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对知识的思考与实物模型的演示、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像,建立概念,以动促思。引

5、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和总结出计算长方体的方法,并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机会。让学生在多种算法的交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本节课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热情让大家都能感受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因为它不仅仅让学生学会了一种知识,还让学生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进了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并从活动中形成了数学意识,学会了创造。本节课有许多成功之处。王老师的沉着老练驾驭课堂能力非常强,整体设计井然有序,发现问题纠正及时,在讲授新知识时,是应用观察、预设、猜想,然后结合经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