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261685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就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终身受益;反之,则将终身受害。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即超早性(人的习惯萌发于初期,从小开始培养,容易形成好习惯)、渐进性(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规定由低到高,逐渐积累,逐渐定型)、反复性(幼儿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常浮现反复,体现不稳定)。而影响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它们以不同侧面、多种渠道复合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教师,应遵循习惯形成的规律,分析多种影响因素,选择对的科学的措施。 1、楷模示范法 楷模示范法是运用正面或背面的楷模为幼儿对的的道

2、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寓浅显的道理于楷模事件之中,为幼儿提供对的的范型,引导幼儿模仿。通俗地讲,就是变化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用有趣的教育措施,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积极、自觉地学习。楷模示范法的楷模可以有如下几种:(1)以教师等成人为楷模,模仿其言行,(其前提是,教师自身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种正面楷模,这样才干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2)以稍大的幼儿为楷模;()同班幼儿互相学习。 2、文学作品法 小朋友文学作品中的儿歌短小精悍,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记,在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我们常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爱好。还可以运用故事、图片、木偶等文艺作品对幼儿进行生

3、活常规教育,唤起幼儿良好的情感,协助幼儿记住常规的规定。 3、游戏法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 (1)教学游戏 例如,“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多种图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图做朋友,并贴在茶杯和毛巾架上,使幼儿不久的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用自己的茶杯和毛巾。 (2)发明性游戏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可以练习穿脱衣服的顺序和措施,练习洗脸、洗手的措施等。 4、音乐法 如何让幼儿迅速整顿又能迅速地安静集中讲评呢?我们可以使用让幼儿听音乐的措施,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懂得要立即开始整顿和集中(注:音乐的节奏感最佳

4、强劲某些),这样,教师就不用再像此前那样 “喊”了,既减轻了教师的承当,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可以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如:摇篮曲),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的休息了。 、行为练习法小精灵小朋友网站目的:强化幼儿对的的道德结识,使幼儿对的的道德行为转化为良好的习惯。 (1)自然生活环境中的行为练习; 例如,在教幼儿叠衣服的措施和顺序后,可以立即组织全班幼儿开展叠衣服比赛,看谁叠得快,叠得整洁。发现不符合规定的现象,教师可以让幼儿反复练习。 (2)特意创设环境中的行为练习; 例如,户外活动后,许多幼儿都脱例如衣服,教师随机创设了一种把脱下来的衣服乱七八

5、糟堆放在一起的情境,引导幼儿观测,从而体验不快乐的情绪,然后去动手收拾整顿,让幼儿体验快乐的情绪,这种对比鲜明的情绪,将促使幼儿自觉地把脱下的衣服整洁地叠放在固定的地方。 行为练习可以渗入到游戏中。例如,手工区给幼儿提供布,来训练幼儿扣纽扣的技能。 、及时补强法 补强法是美国的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森提出的。她觉得,“当一种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成果时,这种行为就会反复浮现。”多伯森觉得,如果要让补强发挥最大作用,就应当在令人满意的成果浮现后的短临时间内提供奖励表扬,如果时间拖的太久,补强的作用会随之淡化、削弱或消失。及时补强法补强的类型: (1)物质 例如:小红花(可以如何运用小红花?) A:“每个

6、孩子都但愿得到小红花。此前在评比小红花时,我总是笼统地规定要各方面体现好,上课发言积极,坐得神气,睡觉乖,吃饭香等等,由于各方面规定太高,但每星期真正能做到的只有少数几种,因此在评比小红花时都快成批斗会了,由于小朋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某个小朋友拿到了小红花,小朋友总能找出她某方面做得不好的地方。由于对于小中班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她们的自控能力还不够好,她们在某些方面做得较好,可总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因此对她们的规定还不能太多。目前,我们一改此前的做法,从此前的规定面面俱到到目前的每星期只定一条规则,每星期发布一条规定,告诉幼儿这星期小红花要找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朋友,只要你在这个星期符合以上的一条就可

7、以得到小红花,然后我将具体规定贴在家长园地上,让家长也一起来督促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行,我发现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增强了,班级常规也越来越好了,当有个别小朋友不遵守规则时,旁边的小朋友就会提示她,因此获得小红花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例如:微笑、亲抚等。 幼儿第一次把衣服扣子扣对了,教师应当立即予以肯定和赞许“你真能干,做得真好,但愿你明天也能这样。” 、随机教育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时时会浮现多种状况,而这些状况中就蕴涵着教育的内容,随机教育的契机最多。因此,教师要善于捕获这些有效的教育时机,虽然实行随机教育。 随机教育的类型有: (1)集体教育例如,四月到七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教师可以运用

8、晨间谈话的机会和幼儿说说有关手足口病的的事。(2)个别教育 例如,有个孩子由于挖鼻子出血了,教师告诉幼儿鼻子的作用以及挖鼻子的危害,告诉幼儿后来鼻子发痒的时候该怎么办。这样教师运用这一状况让幼儿接受了一次很实效的健康教育。 8、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筹划地引导。 生活常规的内容波及健康、社会、语言等领域,因此,教师可将生活常规的内容通过正规的、有目的、有筹划的教育活动付诸实行。以直观生动的措施,让幼儿理解生活常规的内容,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协助幼儿练习巩固,形成动力定型。例如,让幼儿懂得保护牙齿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教师设计健康活动小熊学刷牙,通过故事小熊学刷牙、出示牙齿模型,再进行实际练习,不仅让幼儿明白道理,还掌握对的的刷牙措施。、运用鼓励、协助等手段,加强常规的监督和评价 教师的肯定评价的作用:提高幼儿遵守生活常规的自觉性,教师的协助可以提高幼儿遵守生活常规的行为水平。 同步,教师要对已建立的生活常规进行监督和评价,避免有反复的倾向,坚持一贯、一致的教育。 例如,洗手的习惯 从小班刚如园教师就开始规定,到了大班仍然不能放松规定,做到常常检查、监督。对于个别随便的幼儿要予以个别协助,对坚持规定洗手的幼儿要予以表扬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