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259308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梅花魂教学设计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沙子镇沙子小学教师郑金良 教学目标: 、认识12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了解课文“前呼后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

2、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呼后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和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与启发点拨相结合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回忆写梅花得诗句导入。 2、揭题板书:梅花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新词 生字学习根据本班实际选择 词语: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2、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语3、生齐读

3、课文,感知全文。4、学生读后汇报所得可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也可自由汇报所获(注:选取代表性的收获激发学生探知欲望,指导自读方法)5、 理清文章脉络 看梅花引起回忆教读唐诗宋词惜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送墨梅图送手绢看墨梅图和手绢想到外祖父眷念祖国 6、根据文章脉络分段本文共分三部分,指导学生把 “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三、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学习说说课

4、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二、 再读课文,理解全文1、生齐读课文2、引导、点拨,教会学生学习 ()、作者离开外祖父的时候,是多大的孩子?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看来,关于外公的记忆,都是作者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 外祖父为什么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时,会落泪? 为什么摆弄古玩,外祖父不在意,弄脏外祖父的墨梅图他就大发脾气? 为什么外祖父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

5、呜”地哭了起来? 为什么在她回国时外祖父把最珍惜的墨梅图送给她? 外祖父讲的那段关于梅花的话的真正意思? 外祖父送她们母女时为什么好像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外祖父的手绢上怎么也绣着梅花? 三、精读课文、感悟情感(出示)、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一颗眷念祖国的心。点拨:回想起记忆中的这一幕幕往事,成年的她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那是一颗怎样的心?(那是一位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一颗眷念祖国的赤子之心啊!) 2、可是从当年这一件件读不懂的事情中,怎么就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呢,读懂后的我是怎样让人心痛的感情呢?那么,请同学们细细

6、读文体会当年的五件事,你们能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吗?我们一会进行交流: (1)、读诗落泪: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情弦

7、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三次落泪: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3)、一次生气: 从墨梅图这件事中感受到,祖父是怎样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他的墨梅图,家人碰都碰不得,小孩子不小心弄脏了,不仅拉下脸来,还训斥孩子的妈妈。他轻轻地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不容有一点玷污。并不是墨梅图价值连城,而是外祖父认为梅花是祖

8、国最有名的花,梅花跟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爱祖国呀! 、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 、“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 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对祖国的眷念。 (4)、赠墨梅图: (出示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

9、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读一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这是梅花的精神,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是爱梅花的精神。)他认为谁具有这样的精神呢?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这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借物喻人。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赞梅花,就

10、是赞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秉性”是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外祖父这段话说了几层意思? (三层意思:开始他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说的是,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四、总结,升华本文通过记叙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眷恋之情,表达了一位华侨老人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了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刚强不屈的品格。谁能说说有关梅花的诗句呢?(让学生背)。 冬夜杂咏梅花 墙角树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毛泽东写的咏梅,好不好? 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当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灿漫时,她在丛中笑。 板书设计: 梅花 魂 看 梅花 想外祖父热爱祖国眷念祖国 教读唐诗宋词 惜墨梅图回忆外祖父与梅花有关 不能回国哭泣 的五件事 赠墨梅图 送手绢看墨梅图和手绢 想到外祖父【精品文档】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