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非常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257442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非常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非常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非常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非常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非常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非常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3知识点总结(非常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淋巴等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淋巴循环)3细胞外液的成分a. 血浆:水蛋白质(血浆蛋白)无机盐(Na+、Cl- )及血液运送的物质b. 血液运送的物质 营养物质: 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代谢废物: 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 O2、CO2等 激素、抗体、 神经递质、维生素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红蛋白、载体蛋白、过氧

2、化氢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液、尿液c. 组织液,淋巴与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d.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v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v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v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v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v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a. 渗透压:1) 概念: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上占明

3、显优势的是Na+和Cl-),蛋白质的含量有关。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2)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3)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b. 酸碱度1)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2)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例如:H2CO3NaHCO3 和 NaH2PO4/Na2HPO4CO2+H2O H2CO3、 H+ + HCO3- c. 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

4、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5组织水肿(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而导致的)形成原因:营养不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浆蛋白减少 血浆渗透压下降肾小球肾炎 组织水肿过敏反应 组织蛋白增多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淋巴循环受阻,淋巴管堵塞6尿液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二、稳态(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5、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2)实质: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3)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4)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v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v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v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v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v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v 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I:呼吸系统II: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主动运输(小肠内葡萄糖进入血液)重吸

6、收作用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1.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轴突)构成。注: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将感受器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至效应器效应器:运动

7、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4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电镜下结构(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4) 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传导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

8、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 轴突-胞体型类型: 轴突-树突型即: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2) 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内,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氨基酸类、NO6.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感觉、语言、学习)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脑: 脑干:呼吸中枢中枢神经系统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

9、枢 还与生物节律等控制有关。 脊髓: 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7.人脑的高级功能(1)语言功能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2)其他高级功能 :学习与记忆学习: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学习和记忆: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1)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

10、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2)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体有关。3) 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1)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1) 刺激 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部位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 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基本方式反射由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反应概念结构基础神经中枢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11、反射弧分类遗传获得的先天性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生活中学习获得的后天性反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细胞间的传导从兴奋点开始双向传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刺激单向传导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向后一个神经元传导方向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语言中枢 :左半球侧面。S区 :受损患运动性失语症H区:受损患听觉性失语症W区、V区分别与书写与阅读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记忆相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间联系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二、激素的调节(一)激素调节简述1.激素调节的概念:有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区:外分泌腺: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皮脂腺、汗腺、乳腺、肝脏注: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分泌胰液),又是内分泌腺(胰岛)。2.促胰液素的发现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1)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粘膜产生了能引起胰液分泌的化学物质。(2)实验验证过程稀盐酸 混合研磨 提取液 注入 静脉 促进 胰腺分泌胰液 小肠粘膜(3) 结论:假设正确,小肠粘膜分泌的化学物质是促胰液素。3.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分泌部位激素名称本质主要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多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