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概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256005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概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补血之概述补血剂针对的血虚证,补血分为直接补血、间接补血两类。中医的补血很多补血方剂实际上从治法角度来说,主要是围绕的是脾肾,人体的生化系统,先天生化系统是肾,后天生化系统是脾肺。由于脾肺,中间这个脾认为后天之本更重视,因为脾往往概括肺,所以脾肾就成为先后天生化的很重要两个系统。肝是调节系统, 心是一种控制系统,总统控制系统。血虚证一般分为心血不足,肝血不足这两个比较突出。心血不足当然可以是心悸,血不涵养心体可以心悸怔忡,不涵养心神可以精神恍惚,血虚也可以导致失眠、健忘。肝血不足,一方面影响到月经方面的问题, 肝血不足,血海空虚,月经量少、延期,甚至于因虚致瘀,产生这种虚性

2、的痛经,或者血瘀。血虚之后,必然影响到肝升发,肝体阴用阳,甚至肝血不能上荣头面,可以出现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那肝血虚得就很明显了。所以血虚分是分为心肝血虚,实际上真正的补血,直接补血有没有用补血药?补肝血,芍药入肝经,像熟地入肝肾,那可以直接补血。但实际上直接用补血药补血在临床上这种用法并不多,用得最多的是间接补血。第一个补气,益气生血用得很多。直接补血往往是以四物汤,当归、芍药熟地、川芎合起来,前三味都涉及到有直接补血作用,而且是四味药全部都入肝经,都能入肝经,所以体现的是补肝血,直接补血,肝藏血嘛。但真正四物汤我们后面讨论起来,养血是一方面作用, 很重要的是养血调血,治疗血虚血滞的。而除

3、了益气补血之外,还要结合补肾也是一个间接补血的,肾精肝血互相转化。精血同源,肝肾同源,所以这又是治疗血虚证的一个方面, 不论是直接补肝血, 还是补肾。包括像熟地,常说的这个熟地,养血作用较好了,都是说它能够滋肾填精补髓,同时也有养血作用,体现精血同源,肝肾同源。并不是专门补肝血。另外补血也采取结合活血药的方法,瘀血阻滞,新血不生,祛瘀能够生新,所以在间接补血方面有这一方面。因此用补血药的同时,往往配合补气,往往肝肾同治,同时要配伍一定的活血药,使补而不滞,同时因虚致瘀,因血虚导致血瘀,能够祛瘀加强生新。补血剂里也适当配行气药,使得这个方补而不滞。因为补血药不少都带有阴柔特点,带有滋腻特点,像地

4、黄,用的时候往往配一点点、小量的砂仁,有的放点陈皮,使它理气化湿、行气化湿,使补血能够补而不滞,所以补血剂的构成有这些特点,或者这些方法。补血之四物汤四物补血基本方 , 营血虚滞急煎尝 , 熟地当归白芍芎 , 补血调经功效强。四物归地芍与芎 , 营血虚滞此方宗 , 妇女经病凭加减 , 临证之时可变通。组成:白芍药、川当归、熟地黄、川芎各等分。功用:补血和血,调经化瘀。主治: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亏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腹痛血下;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跌打损伤,腹内积有瘀血。四物汤,是养血调经的一个基础方, 能够养血调经。从养血来讲,

5、它的证候反映出的病机是血虚血滞。血虚血滞是分开的, 各自孤立的两个概念。临床上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多,因虚致瘀了。所以这个方不是说单纯补血,补血和血,它是补血和血、补血活血两者的结合。所以从表现来看,它主要反映了心肝血虚,侧重在肝藏血不足,这是虚的方面了。那肝血不能上荣于头面,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心悸失眠是肝血不足,不能涵养心神,有心血亏虚的表现。心悸失眠,心悸,血不能涵养心体; 失眠血不能涵养心神。 心体失养,心神失养的表现。唇淡甲枯还是表现在血虚,或者肝血,肝主筋,其华在爪,失去肝血濡养,可以出现口唇淡或者前面说面色无华,都是血虚表现了,甲枯往往是血不养筋, 舌象脉象也反映出一种血虚血滞的状况

6、。所以这个方主治当中围绕营血虚滞, 这是一般的血虚见症。 妇科方面主要涉及到月经,所以说它是调经的基础方。 月经方面体现的一种血海空虚不足,冲任虚损,冲为血海,任主胞胎。那妇科方面如果说阴血不足,冲脉不充,就可以血海空虚,造成月经匮乏,月经量少,甚至于经血无源,造成闭经。那这个冲任不固,造成胎动、下血、漏下。所以血虚之后可以血滞,血滞,那瘀血可以导致出血。血虚之后气必少也,也能反过来加重气虚不固。所以这个是由于血虚之后可以继发引起的,血虚引起血滞, 当然血行不利可以造成月经不调里面夹有血虚夹有血瘀的这种不调,以及不通则痛,偏虚证的这种痛经。这是整个这个病机围绕的不管全身性的心肝血虚,或者妇科血

7、海空虚, 都是一种血虚兼血滞的表现。既然从病机来讲,血虚兼有血滞,那不仅仅要补血还要调血,调有调畅的意思。补血和活血相结合,又叫和血,所以当归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和血之品。当归认为它是和血,因为它既能够补血,它又能够活血。这个方是一种补血方面的基础方,反映出一种基本的配伍结构,在养血方面基本配伍结构。一般认为熟地为君药,这个方子灵活运用,比如熟地用四两,这个芍药用它的一半,当归、川芎再一半,它是灵活的。这个方出在很多书里,它用法不同,但是看起来很多药都可以当君药,当君药量就大,功效侧重点就变化了。所以我们从补血角度的安排君、臣、佐、使,熟地当君药,它补血填精,它既能够补血,甘温,又能填精补髓,精血

8、互相转化,肝肾同治。芍药、当归,共同点都能养血,还都能止痛,在这里芍药能够益阴养血,当归补血活血,那就能够增强熟地的养血作用, 而且使得熟地补血的同时,结合起来以后体现通补, 补而不滞。川芎作为佐药,它不能直接补血,如果血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这个角度它当然,血瘀引起血虚,川芎也用来治疗。 在这里主要,是活血行气,血中之气药。这四个药,当归、川芎,古人认为是血中之气药; 熟地、白芍认为是血中之血药,以补养为主。所以配合起来围绕这个补血功能那是补血活血并用,考虑比较全面。这是一般君、臣、佐药这个基本结构的分析。同时,这个方又是个调经的基础方,月经不调,不外乎比如血虚为主的,血瘀为主的,或者痛经

9、。当归是调经的要药,月经不调可以当归为君药,那它的量就相对大一些。 芍药、川芎作为臣药,因为都能帮助它止痛,帮助它调经止痛。因为熟地养血,作为佐药了。这个方还可以用于活血化瘀,成为活血化瘀的一个基础方里面的主要结构,加上桃仁、红花,桃红四物汤不就是活血化瘀的基础方吗?如果用来作为化瘀的话,川芎可以作君药,当归、芍药可以作臣药,白芍改赤芍。川芎、当归、芍药这是后来用于活血化瘀一种很基本的药物。那熟地考虑活血而不伤新血,量减少,作为一个佐药。这又是一种结构。用于血瘀引起腹痛要止痛,芍药可以作君药,擅长于缓急止痛。当归、川芎增加它止痛作用。那地黄也可以作佐药。所以针对血病的不同情况,汪昂说这个方,四

10、物芍地与归芎, 血家百病此方通。 灵活运用,安排君、臣、佐、使,灵活运用用量。总体以哪方面功效为主,哪个作君药,那它量就应该大,这是方义分析。不是说固定谁作君药。如果用于补血作为基础方,当然熟地作君药。四物汤是四类结合在一起,要灵活运用的,不是固定的。像这个方里利用的地黄、芍药的相配,当归、川芎的相配,这类都是历来的一种配伍基本结构。围绕着养血、活血、止痛、调经这几个方面,它各有特长,要灵活结合运用。这是四物汤的方义分析。从四物汤一个配伍特点来看,当然原方从安排用量来看, 是补血为主的。历代的医籍当中有的四个药就各等分;有的熟地八两,芍药、当归四两,川芎二两,也有这样的,也并不统一。各个时代的

11、医家根据自己的用法在确定用量,但是他都有这样的主次。 所以用于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全方偏温,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因为它配了川芎、当归。现在,比如比较滋腻的熟地,那很多都是用砂仁拌了,本身能够减少它的滋腻的特点。那有时候比如我们习惯开个熟地,里面开上五分砂仁同用,可以减少它的滋腻程度,便于服用久一些。否则熟地为主的方吃一段他就受不了,气滞作胀了。所以要注意是它这个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在运用方面,它以基础的血虚见症为运用基础,也就是说你不管是用来补血,用来调经,她应该有基本的血虚见症,血虚型的。面色无华,头晕心悸,唇甲色淡,舌淡脉细,这类都是常见的心肝血虚最基本的表现。如果有阴虚发热, 血

12、崩气脱这类就不适宜使用了。它实际上这个方还是一种基础方,一种基础结构。这个方的附方:桃红四物。桃红四物汤后来成为了一个活血化瘀的基础方。因为从它的结构加了桃仁、红花以后,全方侧重于活血化瘀了,相对活血力量大了。桃红四物用赤芍,川芎、赤药、桃仁、红花加当归,特别川芎、赤药、桃仁和红花,后世就成为王清任的四大金刚了,王清任一系列的活血化瘀方从产生的机率来讲,川芎、赤药、桃仁、红花最多,他还具体谈了这四个药的一些特点, 这就从桃红四物汤来的。 当然结合当归或者当归尾以后,他这种结构用得很多。也就是说活血化瘀力量很好,效果很确凿。那这个时候,地黄在里面就起到活血不伤血,改为生地以后对于血瘀化热,它不但可以使活血不伤血,有养阴补血作用,而且它还可以清血热。所以桃红四物汤就成为又一个活血化瘀的基础方,这个附方本身又形成一个基础方了,很重要,要重点提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