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服务工作意见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25216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干部服务工作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老干部服务工作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老干部服务工作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老干部服务工作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老干部服务工作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干部服务工作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干部服务工作意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干部服务工作意见 港闸区地处南通市城郊结合部,区内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交错分布,离休干部居住较为分散。近年来离休干部普遍进入高龄期,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空巢”家庭逐年增多,老干部服务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港闸区委老干部局及时调整思路,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了离休干部高龄养老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一、港闸区离休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共有直管离休干部54人(其中行政事业单位4人,企业5人;享受厅级待遇的2人、享受县处级待遇的3人、享受科级的3人)。平均年龄83.12岁(其中7-9岁的有17人,占总数的1%;808岁的有33人,占总数的61%;0岁以上的有4人,占总数的7.4

2、%)。所有离休干部全部享受特护费待遇(其中享受部分护理依赖4人,享受大部分护理依赖26人,享受完全护理依赖4人)。在居住分布上,在崇川区居住的有人,在本区居住的有24人,在外地居住的1人。就全区离休干部服务工作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居住分散、服务工作要求高、老干部需求多元化等特点。 二、港闸区离休干部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切实做好离休干部的各项养老服务工作,区委老干部局针对离休干部的各种具体需求,在传统管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研,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具体待遇,更新工作载体,使老干部高龄养老工作的整体水平取得了较大进步。 、职能明确,层次分明,工作机制渐趋完善。区委成立了老干部

3、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离休干部高龄养老各项管理服务工作,负责对各职能部门高龄养老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区委老干局具体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居委会和老干部自管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网络初步形成。区委领导对离休干部高龄养老工作十分关心,不仅定期听取汇报,而且经常亲自走访、慰问,定期听取离休干部的建议和意见。坚持把长效机制建设作为老干部工作的重点来抓,坚持情况通报会、日常走访、生日祝寿、住院探视、去世送葬等各项制度。结合“情暖桑榆创一流”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区委老干部局在老干部工作人员中广泛开展“四看四心”(即把老干部当功臣看,对待他们有爱心;把老干部当人才看,对他们

4、发挥作用有热心;把老干部当亲人看,对他们的大小事件关心;把老干部当父辈看,对他们常怀孝心)活动,牢固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意识,区委老干局组织人员,对孤寡、空巢、行动不便及长年患病离休干部,定期聊天沟通,提供精神慰藉服务,重点突出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和服务工作的精细化,全方位为离休干部提供高质量的高龄养老服务。针对我区离休干部居住分散、不便集中、有时需要跨区协调的特点,建立了老干部局工作人员24小时手机管理规定、老干部活动日后勤责任制、老干部工作协调制度等规定,将服务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把服务工作的要求延伸到每一个细节,保障了服务工作的质量。 2、抓住关键,攻克难点,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根

5、据“老干部离退休以后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还要略为从优”的原则,建立了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机制,把离休干部的物质待遇落到实处。港闸区将“两费”问题作为老干部工作的首要任务予以解决,确保了“两费”的落实。在活动经费方面,区委、区政府对老干部工作非常关心,在老干部局的业务经费以及相关老干部团体的活动经费上都给予了一定倾斜,财政年度预算,老干经费从未削减,并逐年递增。针对近年来部分离休干部住房补贴发放中存在的政策问题,按照上级要求广泛深入调研,在区委的统一协调下,于去年对区直单位和乡(街道)53名离休干部发放了227万元住房补贴,率先在南通县(市)区落实了离休干部的住房补贴,解决了高龄离休干部的后顾

6、之忧。为使离休干部安度晚年,针对部分离休干部的家庭现实状况,为24名无工作、无固定收入的离休干部配偶办理了医疗保险,使离休干部的保障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 3、明确主题,优化载体,特色活动如火如荼。在深入开展“心系和谐当参谋,促进发展献余热”主题实践活动中,以老干部党支部和老年大学为阵地,采取邀请区领导作形势报告、开办读书班、举办专题讲座、传达有关会议精神、播放辅导录像等形式,动员和组织离休干部力所能及地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改进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充分发挥老干部的示范作用和参谋作用。针对区内老干部文体活动开展较好的情况,以区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为依托,组建了老年门球队、象棋队、舞蹈

7、队、戏曲队,组织离休干部参加各级老干部运动会和各项比赛,举办老干部书画摄影作品展等各种活动,通过各种活动使离休干部的身心得到了放松,体质得到了增强。根据尊重老干部渴望交流、学习的需求,经常组织离休干部进行短途参观学习活动,既保证了活动的安全,也满足了老干部参观学习的需要。根据老干部们的身体状况,组织老干部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威望、经验等优势。目前,有多名离休干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政策宣传员、关心下一代、行业纠风、推动全民健身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期老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良好风貌,涌现出了吴思九等一大批思想政治觉悟高、热心公益的

8、老干部,为弘扬港闸新时期社会新风树立了良好榜样。 三、当前离休干部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离休干部的组织管理较为松散。由于不少离休干部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又因分散居住在港闸和崇川的各个乡(街道)、社区,参加支部活动以及老干部局组织的活动时多有不便,管理、服务上难免存在着一定的松散现象,由于受制于人力、物力所限,有时服务工作主动性有待提高,工作较为被动。同时由于部分离休干部出于观念等种种因素不愿接受社区服务、不愿参加社区活动,使得老干部服务工作与社区服务工作的对接有时不够顺畅。 2、老干部管理服务体制有待改进。由于我区的离休干部历来是由原单位和区委老干部局管理,老干部服务工作的政

9、府部门色彩较为浓厚,与老干部所居住的社区信息交流很少,尤其对社区服务机构以及服务资源的现状掌握有限,不利于发挥社区力量在离休干部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干部服务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专业化老年护理机构的缺乏影响了老干部服务工作的质量。由于受制于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在港闸还没有专业的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的社会机构,在为一些缺少家人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离休干部在开展服务明显感觉老干部服务工作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由于现有社会服务条件所限却又办法不多。如少数生活不能自理的离休干部,以医院为家,整年吃住在病房内,晚年生活质量较差。尽管辖区现有几家托老所,但条件一般,服务

10、也不很周到。 、部分离休干部的养老观念有待转变。一些离休干部担心入住养老机构后,对集体生活适应不了,存在“金窝、银窝不如自己草窝”的想法,不愿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居住环境,由于拒绝接受社会化的服务,影响了自身生活质量的改善。 四、进一步加强离休干部养老工作对策及建议 1、进一步完善离休干部的党内关怀机制。随着离休干部年龄的增大,许多人出行不便,很难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离休干部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政治待遇的形式,创新老干部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的离休党员,可以定期安排专人为他们送资料、送学上门,使老干部始终保持着与组织的

11、联系,及时享受到组织的关怀。 、进一步提高离休干部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平。要尽快建立适合离休干部养老的专业机构,探索老干部保健服务工作的新机制,从老干部的实际困难出发,对年大体弱、长期身患重病、家庭困难较多的老干部,建立老干部关爱工作机制,给予特别关心和照顾。在高龄老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上,坚持特事特办的原则,做到宜宽不宜严,做到从先从优。 3、注重对离休干部的精神关怀。离休干部虽然不在工作岗位,与社区交流较少,但由于其个人文化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对社会信息具有很强的求知欲,这就使得我们老干部服务工作必须将离休干部的信息反馈交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如定期给他们打电话、上门看望;结合老干部党支部活动,定期

12、开展读报、讨论、听报告、拉家常、交流思想、观看录像等活动;对独居、空巢、生活不能自理、家庭负担沉重的离休干部要开展结对帮困服务。老干部活动中心(室)要定期组织他们开展一些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益寿益智的活动,尽可能使他们走出来、动起来、乐起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进一步整合离休干部服务工作的各方面资源。建立区、街道、居委会三级服务网络,动员和组织社区干部、居民积极分子、青年志愿者,深入老干部家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服务需求,建立台帐资料,使老干部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社会上,都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提供所需服务,实现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的服务体系。要通过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科学、协调、高效的老干部服务工作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