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云海教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251241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云海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云海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云海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云海教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云海教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云海教案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云海教案北师大版 教材分析“云海”,即由许多云组成的像海一样的景象。要观察此种奇观,其立足点应于“云海”之上。本文作者描述的便是她于高山之上所见到的这种奇观。以此为标题,生动而又醒目。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意图,把握本文主旨,积累优美句子。掌握文中所用到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讨论揣摩优美句子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艺术魅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感悟人生书法自我内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累优美句子,掌握文中用到的修辞方法及作用。【教学难点】感悟人生抒发自我内心的思想感情。

2、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唐敏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本单元我们欣赏了各位名家笔下的“日出”“落日”之美,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女作家唐敏笔下的“云海”。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作者简介:唐敏,原籍山东,1954年生于上海,1959年随父母迁居福州。曾当过知青,后相继在福建图书馆、作协福建分会、厦门市文联工作。1979年以来发表了若干散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太姥山妖氛、散文女孩子的花等产生过一定影响,已出版青春缘等散文集,曾多次获国内外文学奖。1990年因小说太姥山妖氛入狱。近年来著作不

3、断,走向和平等作品一再轰动文坛。唐敏与一些作家一起进行着散文创作的新探索:让散文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展示个体对外在世界的独特感知和人的自然性灵。著有远山远水、心中的大自然、诚、青春梦等。2、字词积累:怄气(u)婆娑(p su)懊悔(o)汩汩(g g)霓裳(n chng)纤纤(xin xin)憧憬(chng jng)粗犷(gung)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试着给文章划分一下层次,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第一部分(1-2):“我”喜爱云的原因;第二部分(3-5):形象的写出了云的多姿多彩,流露出作者对云的喜爱之情;第三部分(6-9):记叙了在云海中嬉戏的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第四部

4、分(10):描写了作者对年少生活的回想和向往。2、通读全文思考,年少时我为什么喜欢云?而成年之后却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激情?明确:年少时我是在宁静中度过的,与人交往的很少,有隔世之感。单调、乏味的生活,使我格外关注天气,也因此喜欢上了云,把整个身心都融入到了云海之中。而成年之后晚饱经沧桑,也彻底地融入了世俗,没有了心静,自然也没有了当年爱云的激情了。3、读课文第一部分,怎样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很少,报纸送到高高的山上,读起来也有隔世之感”?明确:作者工作的地方在人迹罕至的山上,整天不与世俗的人打交道,似乎与世隔绝,置身世外,即使读到报纸也似乎与己无关。暗示作者工作地点偏僻,生活单调无味,但作者常

5、年与自然打交道,保持了自然,本色的天性,形成了作者达观、通透的心态。4、品味文章的第二部分,感受唐敏笔下云的独特魅力,看看唐敏特别的心情怎样影响她的感觉,这与刘白羽又有什么不同?明确:详见课本第9页。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1、年少时的“我”为什么喜欢云?而到了成年之后为什么找不到当年赏云、嬉云的那种激情了? “我”的青春是在宁静中度过的,与人的交往很少,有隔世之感。单调无味的生活使“我”爱上了云,把整个身心融入了云海之中。而若干年后的“我”饱经沧桑,已融入了世俗,难得心静,自然就没有了那种赏云、嬉云的激情。2、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如“胖乎乎的云变成晕头晕脑的丝缕状,随后拖长了身体,又瘦又薄地

6、从头上漫过”,“万分懊恼地向远方溜走”这样怎么写有什么好处?用带着孩子气的词语写云彩,把云彩写活了。3、怎样理解“云海汩汩地围着山头,大有海中孤岛的虚幻感”?作者把自己所工作的山比作“孤岛”,而在这种孤寂的环境之下看到多姿多变的云海,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也是作者的期盼,写出了作者渴望美好的生活情感。4、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对云海的怀念。记忆中的云海既真实又虚幻,既平静又丰盈,给人以熟悉的陌生感。作者写了赏云的情景及女孩子们在云中嬉戏的场景,流露出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以及自然与人相知相通的灵性。用对年少时生活的回想与向往来唤醒人们那些最生动、最原始的知觉、唤醒人们去重新发现自然、体会万物、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5、写作手法:(1)感觉独特,作者偏重直觉,善于描绘,充满了女性的细腻、情感化的特点;(2)作者在文章中充分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3)作者语言幽默诙谐。五、课堂总结:本文主要写了作者早年在山区工作时,与同伴们观赏云海的快乐情景,着重描述了云海变幻莫测的景观,以及人们在云海中如入仙境的超然感受。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六、布置作业:1、阅读练习探究;2、词句品味积累;3、字词读写辨识。 教学反思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