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项目风险管理制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25012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款项目风险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借款项目风险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借款项目风险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借款项目风险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借款项目风险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借款项目风险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款项目风险管理制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借款项目风险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贷款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切实化解和消化贷款风险,提高贷款质量, 保证信贷资产安全 ,建立以贷款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信贷管理体制,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简称银监会, 下同 )关于贷款风险管理的有关规定 ,结合贷款业务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贷款风险管理的基本任务: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各项政策措施 ,建立和完善适应公司贷款业务特点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贷款风险全程管理, 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各类贷款风险,降低不良贷款 ,提高贷款质量。第三条 贷款风险管理原则。贷款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 )贷款风险管理

2、一般原则与贷款业务实际相结合;(二 )实行贷款按风险性质和历史成因分类管理;(三 )坚持贷款风险管理权责相结合;(四 )坚持把封闭管理措施纳入风险管理。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办理的各项贷款。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二章贷款风险划分-可编辑修改 -_第五条贷款风险。 贷款风险是指在贷款业务运营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致使贷款无法按期收回本息,银行可能遭受资金损失。按照风险的划分原则,结合贷款业务实际,贷款风险主要划分为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操作风险。第六条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实施宏观调控、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市场等政策和特定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 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借款

3、人因执行政策出现不能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第七条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根据借款人自身经营需要发放的贷款,借款人因经营管理、市场变化、灾害和道德因素等原因的影响,不能或不愿意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其义务,出现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风险。第八条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公司内部控制及治理机制失效以及信息技术系统失效等可能造成的贷款风险。主要包括公司内控制度和治理机制缺陷及内部员工操作失误、违反操作规程、信贷决策超越权和道德因素等造成贷款不能按期收回或损失的风险。第三章贷款风险预测第九条贷款风险预测。 贷款风险预测是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贷款的各种风险因素、 风险性质及风险程度进行识别和测

4、定。贷款风险预测是贷前调查、审查的重要内容。风险预测结果是贷款是否发放、贷款期限确定、发放额度控制、贷款方式选择的基本依据。-可编辑修改 -_第十条政策风险预测。 主要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政策性资金来源的落实与承诺保证情况、 贷款利息补贴和挂账贷款本金消化资金的到位情况为依据,对贷款的政策风险进行预测。第十一条经营风险预测。应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分别按照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风险性质及程度进行识别和预测。(一 )定性分析预测。主要是通过对借款人内部各有关因素以及与借款人贷款偿还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和现象的不确定性分析,预测贷款风险。定性分析预测主要包括对借款人法人代表素质、经营管理水平、

5、内部控制能力、信誉程度和发展前景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 特定行业或地区的经济政策、经济环境、市场供求变化、价格震荡等情况;各种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或诉讼、疫情等突发事件影响的分析。(二 )定量分析预测。 主要是依据借款人的财务指标和经营指标,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 预测借款人经营风险主要采用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定、贷款项目评估、 贷款风险度计量以及贷款风险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定主要是根据借款人财务指标设置评价指标 ,将评价指标划为不同分值,根据分值划分信用等级,根据信用等级识别贷款风险程度。 贷款项目评估主要是通过对借款人财务指标和投资估算、筹资成本

6、、 项目效益测算和不确定性分析等量化指标评估,综合评价项目贷款风险。贷款风险度计量主要是通过设置贷款风险权重 ,计量贷款风险程度,量化贷款风险。贷款风险敏感性分析是指对贷款风险的主要或关键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行量化分析,测定和判断其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可编辑修改 -_第十二条操作风险预测。主要依据贷款行是否具有较强的风险决策能力;员工是否具备所承担职责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执行信贷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能力;风险管理是否覆盖贷款操作的各个环节;是否具有完善的信息管理手段等。第四章贷款风险预警第十三条贷款风险预警是指在贷款操作和监管过程中,根据事前设置的风险控制指标变化所发出的警示性信号,分析预

7、报贷款风险发生和变化情况,提示贷款行要及时采取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贷款风险预警包括微观预警和宏观预警。微观预警是根据各种风险预警信号, 及时判断单个借款人或单笔贷款的风险程度和风险性质。宏观预警是在微观预警的基础上, 通过对贷款风险分类监测,依据贷款组合风险分析,综合评价贷款质量状况,判断全行或地区或行业的贷款风险程度 (宏观预警详见第七章)。第十四条政策风险预警。 主要通过政策风险信号反映。政策风险信号一般包括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政策、财政金融政策、农业政策、其他特定行业政策、信贷政策、汇率和利率政策等的调整、变动。其中,国家和地方政府与公司贷款密切相关政策调整、政策性资金来源的落实和承诺保证

8、变动、贷款利息补贴和挂账贷款本金消化资金的到位异动,应当作为当前政策风险预警的主要信号和监测的重点。通过对各种政策风险信号进行识别、分析,及时发现危及贷款本息按期偿还的风险苗头,提前对政策风险预警做出反映。第十五条经营风险预警。 主要通过财务预警信号、市场预警信号、 行为预警信号和其他预警信号反映。-可编辑修改 -_(一 )财务预警信号。财务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各项财务指标如流动性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收回率、现金流量等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变动。(二 )市场预警信号。主要通过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信号进行综合反映。市场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所处行业或地区的宏观政策、特定行

9、业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等发生改变,可能对行业经济周期和市场发展前景产生不利变化;市场供求关系、产品价格发生持续性或大幅度的波动 ;贷款上限和贷款支持价格上限面临挑战;地区和行业信用环境以及整体经济环境恶化等。(三 )行为预警信号。 行为预警信号一般包括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存在违约记录,提供虚假资料套取贷款,违规开立存款账户,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借款人贷款展期次数增加,借款人法人代表的变动,法人代表及其财务、会计人员发生违规违纪行为,主要股东或关联企业发生较大调整 ,改制改组不规范,担保物品价值下降或担保撤销,借款人未经银行同意对外提供担保等。(四 )其他预警信号。主要是可能发生各种影响借款人经

10、营水平的重大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第十六条操作风险预警。 主要通过银行内部操作风险信号反映。操作风险信号一般包括贷款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信贷岗位责任不明确、信贷档案不规范、客户信息资料不全面以及信贷管理内控机制不完善等; 对不符合贷款基本条件的借款人发放贷款、不按规定办理贷款担保、 不按规定用途或超权限发放贷款;贷款“三查”或审贷分离操作不规范、 信贷监管制度不落实、信贷信息资料缺乏、借款合同要素不全、信贷文本遗失或失效、数据统计失真、风险预测失误以及其他违反贷款管理制度的各种违规操作行为和工作失误等。-可编辑修改 -_第十七条建立和健全贷款风险预警系统。要建立微观风险预警与宏观风险预警相一致的预警体系。要运用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客户信息系统、 行业或行情信息分析系统、信贷监管系统 ,特别是粮棉库存监管系统等信息,对贷款运营各环节和各种状态下的风险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识别、反馈,对影响贷款安全的主要风险信号进行前瞻性判断,并制订处置方案,落实各环节的责任,提出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预防性和补救性措施。第五章贷款风险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