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249141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问题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问题教学设计工程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特征,分析思路及解题的方法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这类应用题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题目特点,掌握分析、解答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解答下面应用题1挖一条水渠100米,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列式:100520(米)2挖一条水渠,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全长的几分之几?列式:教师提问:上面这两道题研究的是哪三种的关系?已知什么,求什么?学生回答:上面两道题研究的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的三量关系,已知工作总量和工程时间,求

2、工作效率3挖一条水渠100米,平均每天挖20米,几天可以挖完?列式:100205(天)4挖一条水渠,每天挖全长的,几天可以挖完?列式:(天)师生小结:上面3、4两题研究的是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问题已知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二、探索新知(一)教学例9例9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1教师提问:(1)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怎样分析?怎样解答?30(30103015)6(天)(2)把上题的一段公路完成60千米、90千米、30千米、24千米等如何分析解答?60(60106015)6(天)90(90109015)6(天)24(241024

3、15)6(天)(3)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结果都相同)(4)为什么结果都相同呢?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变了,但数量关系没有变;工作效率是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得到的,所以工作效率是随着工作总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它们的商也就是工作时间不变)(5)去掉具体的数量,你还能解答吗?把这段公路的长看作单位1,甲队每天修这段公路的,乙队每天修这段公路的两队合修,每天可以修这段公路的()列式: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工程问题)3归纳总结4小组讨论:工程问题有什么特点?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工作效率用来表示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5练习(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

4、乙队单独做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几天可以完成?(2)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用12小时,乙单独做用10小时,丙单独做用15小时甲、丙两人合作,多少小时完成?甲、乙、丙三人合作多少小时可以完成?三、巩固练习(一)选择正确的算式一堆货物,甲车单独运4小时可以完成,乙车单独运6小时可以完成,现在由甲、乙两车合运这批货物的,需要多少小时?正确列式是()四、归纳总结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新的分数应用题-工程应用题其解答特点是什么?(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工程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表示)工程应用题还有很多变化,以后我们继续学习五、板书

5、设计工程问题例9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30(30103015)6(天)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天)特点:工作总量:1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教案点评:该教学设计的特点是新旧知识联系紧密,重点突出。复习中,通过应用题条件的变化,准确的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课中,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突出了工程问题独特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探究活动迎接狂欢节活动目的1掌握分数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方法2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联系的认识活动题目鸡爸爸和鸡妈妈

6、为了明天的动物狂欢节,两人计划赶做280面小彩旗发给鸡宝宝们当天快黑的时候,鸡爸爸已做了自己任务的,鸡妈妈已做了自己任务的,这时,他们数了数,还剩下64面小彩旗没有完成,他们准备等吃过饭后,休息片刻来继续完成夜深的时候,鸡爸爸和鸡妈妈终于完成了任务小朋友,你知道鸡爸爸、鸡妈妈他们每人做多少面小彩旗吗?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活动题目2学生分小组讨论3小组汇报解答过程,方法多并且简单的小组为优胜组工程问题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经历工程问题的抽象化过程,进一步感知它的产生。2、复习巩固工程问题的一般解决策略。同时通过联想熟悉的事件解决与此相类似的数学问题,进而进行类比数学思想的渗透。3、在基本解决简单

7、工程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在数学这门学科里,大家最感到头痛的是什么?(解决问题)同学们还知道在这门学科里最有价值的是什么?(解决问题)它能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一、感知工程问题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1、出示课件。上面显示以下习题。1盘柏公路长8千米,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2盘达公路长20千米,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3柏达公路长28千米,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4一段路,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几个题有什么特征,再冷静地思考一下,看谁能最快解答出来?(教师巡视,发现那么没有一个一个解答的同学,只解答一个的同学。然后让这位同学汇报原因,直击中心两队每天的工作量(占总共的几分之几没发生变化)从而得出这一段路的长度可以有多种数量表示,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单位1”来进行解答。对这些学生进行大力表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